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題記
芳菲四月,春意正濃。2017年4月22日,正值“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民建浙江省直四支部和浙江工商大學支部共同組織會員代表驅車往復千里赴青田,探訪章乃器先生故里,尋覓先賢足跡,領略千年文化的厚重和生機。這是繼4月1日兩個支部在杭州孔廟舉辦的“緬懷先輩,不忘初心” 章乃器先生清明追思會之后又一次重要活動。會員們在認真品讀學習章乃器先生一生光輝歷程的基礎上,親臨其故里,探尋其成長足跡,傾聽其感人故事,受益匪淺,收獲良多。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精讀了承載著章乃器先生輝煌一生的“有字之書”后,不禁讓人驚嘆章乃器先生的淵博學識與豐富閱歷,心生意猶未盡之感。于是便有了此次青田之行,感悟“無字之書”博大精深的奧秘,體會“天地之書”、“山水之書”、“歷史之書”的無窮魅力。 本次活動由民建浙江工商大學支部和民建浙江省直四支部共同組織,民建浙江省委會辦公室主任鐘紅華等參加本次活動?;顒拥玫角嗵锟h政府和章乃器研究會以及章乃器先生家鄉東源鎮的人民政府領導的熱烈歡迎和大力支持。
章乃器先生家鄉——浙江青田縣是一座承載千年文化的江南小城,是一片充滿傳奇的熱土,歷來就有“石雕之鄉”、“華僑之鄉”、“名人之鄉”的美譽。群山聳立,江溪縱橫,風光迤邐,是國家級生態自然保護區。首先我們隨青田方副縣長來到青田石雕博物館,充分感受石雕震撼的美感和魅力,深切體會石文化的博大和厚重。然后驅車直奔活動主題——章乃器先生的故里。我們在章乃器文化廣場聆聽了縣政協常委、章乃器研究會副會長孫先生對章乃器先生的生平介紹,孫會長從“書香門第、求學與就業、‘七君子事件’、改革財政、籌建新政協、中央任職、公正結論”七個方面對章乃器先生進行了全面總結回顧。章乃器先生出生名門望族,父親留學日本,曾任富陽、遂昌警察局長,大哥章培為參加過辛亥革命的愛國人士;而弟章秋陽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犧牲時年僅40歲。 民建創始人章乃器先生畢業于浙江甲種商業學校(現浙江工商大學),他是一名政治活動家、經濟學家、實業家和收藏家,救國會“七君子”之一。他為人正直,才華橫溢,富有愛國理想和實干精神。他的一生經歷了許多坎坷曲折的苦難,有時拘于歷史的局限,有時誤于率直的性格,但他始終懷著一顆赤熱的愛國之心,保持著中國知識分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傳統氣節。建國后,他曾任中央人民政府糧食部部長,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央副主任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任委員等,他是中國共產黨的諍友和摯友,是新中國經濟建設的重要參謀和智囊,為新中國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是一位特立獨行先知先覺的愛國先輩,更是多才多藝,多種身份,多重貢獻的奇人!
為更進一步了解章乃器先生成長足跡,我們來到了他的故居,雖然在經歷了多年的風吹雨打后,舊宅已看不出當年的境況,但他親自種下的兩棵小樹,現在已長成參天大樹,歷經風霜雨雪的洗禮,雖早已無人施肥,樹干也已空,看上去好像枯萎,但它不多的樹枝,從樹頂旁逸斜出,直沖云霄,枝繁葉茂,頑強地向上生長著,正如章乃器先生的執著與堅韌,它象征著章乃器先生的不屈的精神,看到它就會想起章乃器先生的人格和品質。值得一提的是:在東源紀念周恩來同志建造的紀念牌,給章乃器先生故里增添了濃重的歷史文化氛圍,周總理抗戰為義學——東源小學題寫的“中華民族的新希望”的標語,更是成了激勵東源人發憤圖強的動力源泉。
結束了章乃器先生故居探訪后,我們來到了東源鎮人民政府會議室,會員們同青田縣政府、章乃器研究會對鎮政府就創建章乃器文化產業園區進行了座談研討,在聽取園區設計規劃的報告后,大家進行了熱烈深入討論,并提出了許多建設性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方副縣長和研究會孫副會長分別發了言,真誠希望在座的民建會員和專家教授為打造章乃器主題文化產業園區提供智力和資金的支持。錢院長接過話題說:“我們有這方面的專業人才,規劃設計可以提供幫助。”黃煒主任談了自己的看法:“創建章乃器文化園,一定要找準產業園的定位,要體現和挖掘章乃器的人文特色和價值,打造出別人沒有的、獨一無二的品牌。”民建浙江省委辦公室鐘主任發言:“作為民建人,為章乃器文化園建設我們責無旁貸,這是民建精神傳承和發展,一定要請專家來規劃和有識之士來合作,把它打造成全國民建會員學習和活動的基地和樣板。”最后,青田縣方副縣長總結:“今年是章乃器誕生120年,要開辦一些活動,如章乃器歷史圖片展,希望得到民建省委支持。關于文化園區建設,現在已經開始行動了,如征地,規劃等,與章乃器文化廣場連接。希望大家利用自身優勢,宣傳和聯系,多開展活動,擴大其影響,提高知名度。”
我們品讀了章乃器先生的“無字之書”后,接著來到了同為青田人的民國將領陳誠故居,感受他的愛國情懷,更深入地了解東源的紅色文化及名人文化。
最后,我們來到了甌江之畔的石門洞景區,這里留下了元末明初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的劉伯溫在此讀書期間大量的歷史文物遺跡和膾炙人口的故事及傳說。這位才能卓越、名垂千史的一代偉人為家鄉青田留下了一筆豐厚的文化遺產,“千讀百溫”,恩澤后來人。
行走一天,穿越千年。賞“奇石”、 品“奇人”、 讀“奇書”?;貋砺飞?,會員們對這次來青田之行,感觸頗多。會員們深刻地感受到了青田古今人文歷史這本“無字之書”的魅力,這些實實在在的沉淀在歷史風塵中的人事物加深了我們對青田章乃器、陳誠、劉基三位先賢的全面認識。特別是對民建創始人之一章乃器先生的成長軌跡和成才之路有了前所未有的體會。民建浙江省委辦公室主任鐘紅華感慨地說:“今天,我們讀了青田這么多名人的‘無字之書’,回去以后,我們要取之精華,為我所用”。 民建浙江工商大學支部主任錢水土院長說:“青田有聞名遐邇的奇石,也有這么多影響深遠的奇人,這是青田的驕傲,也是我們浙江的驕傲。我們民建會員,一定要把這次活動讀到的東西帶回去,把他們的愛國情懷和敬業精神等,帶到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之中”。 大家紛紛表示此次活動內容緊湊,收獲滿滿。 走讀青田讓大家開拓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品名人之言,取智慧之果,重溫歷史,對話先賢。回顧這一天看到的、聽得到,要說得很多,心中似有千言萬語,一言以蔽之,正如民建浙江省直四支部主任黃煒所說,“青田章乃器等古今名人,值得現代人來好好閱讀和品味,對我們國家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我們要不忘初心,發揮我們自身優勢,立足本職,建言獻策,服務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