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民豐收節,于2018年設立,時間為每年農歷“秋分。中共 “19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將極大調動起億萬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提升億萬農民的榮譽感、幸福感、獲得感。舉辦“中國農民豐收節”可以展示農村改革發展的巨大成就。
9月21日下午,在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和中秋節前夕,杭州淳安縣千島湖鎮富澤村的鄉村文化禮堂正在舉行“公望大講堂”(富澤站)講座。面對著民族盛裝的村兩委班子、全體黨員和村民代表,主講人民建浙江省直四支部主委黃煒,就八八戰略再深化,改革開放再出發的畬鄉實踐,寄語保護傳統與時俱進,發揮特色因地制宜:唱響“山歌”,念好“水經” …… 富澤畬鄉,同時今后將按需為村民提供”時事與政治、產業與技術,文化與健康“等方面的宣講。位于錢塘江上游富澤村是千島湖鎮最偏遠的一個行政村之一,也是全縣唯一的少數民族畬族村。是典型的山區、庫區、邊區村。村級集體經濟少產業支撐也相對薄弱。在積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但苦于缺少人才和基礎,后勁不足。為此,一直致力于“三農“服務的民建浙江省直屬四支部在實地考察后,決定與中共錢江晚報支部結對,優勢互補、整合資源、攜手共建,助力畬鄉富澤奔小康。此次講座也是“慶農民豐收節迎八月中秋節”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
鄉村是中國文化文明發展之根,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值得一提的是,“公望大講堂”是民建省直第四支部特為助力“鄉村振興”開設的提供智力智慧的“加油站”。 2016年在省委會領導下,民建浙江省直四支部與時俱進,獨具慧眼,首次與中共富陽區黃公望村委簽約結對共建單位,同心共建社會主義新農村。幾年來,民建浙江省直四支部充分利用會內外人才、智力等資源優勢,在黃公望村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活動,通過學習、座談、調研等,開展文化、教育、健康和經濟扶助等服務,助力黃公望村的發展建設,得到了黃公望村廣大村民的好評和贊譽。隨著十九大鄉村振興戰略和“八八戰略”再深化,民建浙江省直四支部又與中共黃公望村委共同設立【公望大講堂】(鄉村振興),充分利用這一平臺,定期安排統戰人士、專家學者等圍繞鄉村振興的方方面面進行輔導、講解和座談,在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等方面開展宣傳、學習和交流,從思想、理念和行動上同心聚力,同頻共振,全方位服務鄉村振興! 9月15日,民建省直四支部按期走進黃公望村文化禮堂,會員葉菊英研究員為全體黨員開展【公望大講堂】 “農村養老與鄉村振興”講座。百善孝為先。現代農村首要問題是人口老齡化嚴重,農村養老也是目前鄉村振興的短板和難點,特別強調要宣傳弘揚傳統的孝道文化和黃公望精神,把黃公望活到老學到老努力到老的精神轉化為村民整體素質的大提升,使黃公望精神代代相傳;共同描繪黃公望村發展新藍圖,充分利用黃公望隱居地深厚的人文歷史和自然生態優勢,打造自己的品牌,推進黃公望村不斷全面向前發展,打造現代“富春山居圖”,做鄉村振興的領頭雁!
追溯民建省直第四支部助力“三農”服務歷程,不得不說杭州蕭山區衙前鎮鳳凰村。從2013年起,,民建浙江省直四支部多次前往全國紅色農民運動發祥地的杭州市蕭山區衙前鎮,探訪紅色之衙前,感悟紅色農運精神,不忘初心,同心筑夢。在全國“文明村”鳳凰村,開展學習、座談、調研等活動。"敢為人先,永不滿足 "的農運精神,詮釋著拼搏與進取,果敢與無畏,這同時也是浙江精神乃至民族精神的體現。人杰地靈是它的底色,和諧開放是它的氣概,務實創新是它的武器,鳳凰村的發展為世人創造了一個紅色典型!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后,9月26日,民建省直第四支部再一次踏上這片紅色土地,在農民運動紀念館為鳳凰村全體黨員作“大健康引領金鳳凰”講座。主講人首先從黨旗上的那把鐮刀談起,重溫紅色傳承、感悟鄉村振興;繼而從“八八”戰略再深化改革開放再出發,深入解讀綠色發展理念;著重倡導“大健康引領金鳳凰”,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和環節,健康引領發展,建設健康鳳凰,創造金色未來!勇立潮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