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民建浙江省直屬綜合六支部與民建黃巖區總支三支部在杭州舉行聯誼活動。
上午,兩支部來到位于人工智能小鎮的杭州未來科技創新研究院與浙江民建企業未來科技城創新中心進行座談交流。座談開始前,民建會員、書畫家陸其山贈送了其創作的兩幅書法作品。作品體現了民建浙江省直綜合六支部與黃巖總支三支部間的深厚友誼以及創新進取的精神。
會上,民建浙江省委會原專職副主委、杭州未來科技城創新研究院院長郭吉豐為前來考察的各支部會員介紹杭州未來科技創新研究院的發展歷程、組成結構。
“目前,未來科技城總共有超過兩萬家創新企業,約40萬人口,員工平均年齡32歲,人工智能小鎮員工平均年齡為28歲。稅收方面,去年未來科技城坐落的杭州市余杭區的稅收為850億元,財政收入在浙江省名列前茅。”郭吉豐如是介紹。
隨后,創新研究院戰略合作部部長王劍就研究院的建設背景、研究架構及具體項目作深入講解。
民建浙江省委會成立浙江民建企業未來科技城創新中心旨在更好地服務于浙江省創新型省份建設,培育創新型企業和創新型會員企業家。杭州未來科技城創新研究院和浙江民建企業未來科技城創新中心以智能制造為中心,瞄準“產業+互聯網”的數字經濟和新制造,具有孵化、加速、產業化和投資等功能。
據悉,創新研究院以”打造人才高地”為目標,有三大主要研究方向:人工智能與大數據 、智能制造與機器人、新財料與高端裝備。研究院有較完備的人才保障政策:高端人才不僅能獲得購房補助,而且也在子女就學、就醫體檢、交通出行等方面有諸多便利。針對三種不同的企業,研究院也制定了不同的孵化政策。初創期企業一般由創新研究院推薦,通過未來科技城評審后入駐。研究院可提供房租補貼以及設備、研發經費的補助。對于成長期企業,研究院則更側重于引進業內具有明顯競爭優勢和示范帶動效應的人工智能相關項目。
目前,創新研究院與民建創新中心以智能制造為主要方向,已初步形成了創新生態圈。截止2020年6月底,研究院建立了1個研究所和2個產業中心;引進超過20項項目,其中兩個項目產值過億;引進高層次人才20余人,其中省干等申報B類人才3人。
王劍詳細講解了研究院不同的創新項目及發展進程,諸如智能個人防護裝備研發中心、復合材料超聲加工技術研究室等,均引起了會員們的強烈興趣。
分享結束后,個別會員就相關問題與郭吉豐、王劍等進行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