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參政議政的水平?如何在新形勢下更好地學習黨史、會史,從中吸取智慧和力量?如何拓寬視野,找到建言獻策的抓手和契入點?懷著共同的意愿,4月17日下午,民建省直七支部和浙江科技學院支部在浙江科技學院開展學習交流活動。本次活動得到了省委會領導和浙江科技學院領導的大力支持,民建省委會專職副主委計勇強、科技學院校黨委副書記符寧平、校組織部統戰部副部長徐丹鳳、民建省委會組織部同志受邀參加了本次活動。省直七支部主委張穎,浙江科技學院支部主委董穎聯合主持了本次活動。
首先符寧平書記代表浙江科技學院作了執情洋溢的歡迎致詞,介紹了這所融入了浙大血脈、德國學脈、浙江地脈的高校的相關情況。計勇強主委則對本次活動提出了期待,希望大家通過活動能夠有所收獲。
學習交流活動,主要分成四個環節。一是共同學習文件。七支部宣傳委員馮驁帶領大家一起學習《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加深了大家對統戰工作的理解。二是開展支部建設的交流。省直七支部和浙江科技學院支部的上一屆主委張秀君和許友生,各自介紹了自己所屬支部的歷史沿革和自身建設情況,增進了雙方的認識。三是一起讀民建會史。當音樂響起,七支部代表趙克輝朗讀民建會史微課堂第12課《解放前夕民建轉入地下斗爭》,渾厚的男中音響起,立即把大家帶入了意境。隨后,七支部與科技學院支部會員集體朗讀民建會史微課堂第7課《民建發起成立》,在音樂聲中大家仿佛又回到了民建創立的年代,在抗日戰爭勝利之后,民建先賢們克服各種阻力,盼望國家走上和平統一、獨立富強、民主自由的道路,經過24次會議完成了相關籌備工作,1945年12月16日,一個新的政黨出現在中國的政治舞臺上。四是參政議政經驗研討交流,這是本次活動的重頭戲。省委會組織部樓冰和大家交流了他對參政議政、實地調研等問題的感悟,鼓勵會員在履職能力建設年中積極參政議政,獻言獻策,推動支部自身建設上新臺階。科技學院擁有深厚的中德交流背景,在科技興國,實業報國的多個應用學科和專業領域有豐富的積淀。郭俊輝談到關于停車難問題的解決之道,他介紹了日本在中心城市如何解決停車難問題,增加了大家對此領域的關注。張治國認為高校會員議政應結合學校支部的特點,從教學科研的實踐出發,將相關學科的前沿知識與國家大政方針進行深度挖掘,凝煉主題,提出建議。省直七支部會員大多數都是企業界和金融界人士,有豐富的企業經營和金融從業經驗。沈崢在發言中認為,基層支部要積極吸收有才華有情懷有積極性的人才加入支部。要加強對省委會課題和社會熱點、民生問題的關注。支部可以建立季度的議政課題相互通報交流機制,提高會員參政議政積極性。戴知君認為要充分利用高校與企業跨界互補,撰寫有深度、高質量的參政議政成果,讓建言獻策更有深度和可落地性,我們要相互啟發,保持敏稅度,突出亮點,做實挖深,以點帶面,讓更多的會員參與到參政議政工作中來。
參政議政經驗交流的最后,計勇強副主委作了總結。他指出,在新的形勢下,我們民建會員要不斷努力,提高自己的參政議政水平。一要努力做個有思想的人,做黨的好幫手好參謀,緊跟黨的步伐,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做出自己的貢獻。二要做個有能力的人,我們干好工作離不開個人的能力。必須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參政議政、民主監督、政治協商、社會服務等領域展現自己的風采,為民建爭光。三要做個有作為的人,有為才有位,不斷在各自的領域積累,做出成績才能獲得大家的認可。四要做個有組織的人,基層組織是民建大廈的基石,基層組織會員是民建不可多得的財富。期待大家不斷前進,提出更多有創意有質量的建言獻策。
一張一弛,文武之道。議政經驗交流結束后,會員們一起參觀了浙江科技學院文化建設和中德合作館,在綠草如菌的球場上體驗了木球友誼比賽帶來的輕松和快樂。大家呼吸著校園清新的空氣,遠眺青山白云,近觀綠水飛瀑,都不禁心曠神怡。有會員情不自禁賦小詩一首以紀念本次活動:小和山下風箏揚,竹林搖曳茶葉香。春風拂面精神振,民建聯誼情正濃。同桌議政創新績,草地揮桿賽木球。共飲一杯明前茶,跨界交流最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