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菊英:將餐飲改革進行到底
發布時間:2010-05-07 10:04:23
|
作者: 徐斌姬
人物資料
沈菊英,1952年出生,1993年從湖州化工總廠機修分廠辭職后,創辦湖州師專方便食品總匯。目前她是正方集團董事長,其集團包括湖州正方食品有限公司、上海物茂展覽展示服務有限公司等多個股東公司。
5月25日,湖州人對熟悉的正方千張包子快餐店有了全新認識。這一天,是全市6家“正方”連鎖店裝潢后重新開業的日子。紅白兩色的靚麗外觀、獨具匠心的店堂布置、暖人心脾的微笑服務、多種口味的營業搭配,每一個變化都讓精于美食的湖州人驚喜不已。
看著顧客滿意的神情,最開心的莫過于“正方”的當家人沈菊英。觀念一轉天地寬,“正方”的變化則緣于她不久前的北京之行。今年3月4日,全國兩會開幕,新華社特邀一批全國的創業先進人物進行訪談,沈菊英就名列其中。到北京后,通過與新華社領導層的交流和對先進快餐業的考察,沈菊英深感“正方”現有的餐飲模式已不能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老店新開的念頭讓她豁然開朗。
回到湖州后,沈菊英開始著手她的改革計劃。不僅門面要改,管理、服務、食品質量等都要跟上,而沒有高級人才的支撐,這一切都只是泡影。但事實上,快餐業很難吸引高級人才,沈菊英只好向身邊人求助。她的一雙兒女均為碩士生,兒子在上海有自己的公司,女婿為博士生,是英國一家公司的董事長。要他們放棄自己的事業來“正方”屈就,于情理也說不過去。但兒女們太了解這位倔強的“老媽”了。1983年至1985年,“老媽”動過5次大手術,體重一度降到35公斤。1993年,“老媽”遞交了辭職報告。在沒有積蓄,孩子還在上學,廠里又收回了房子、煤氣的窘況下開出了第一家“正方”千張包子快餐店,并一步一個腳印發展至今天的7家連鎖店。兒子將上海的公司托人管理,女婿也從英國趕回來了,他們成了“正方”的第一批高級人才,國外快餐業的先進理念和管理模式被融入到“正方”的改革中。
一個半月的時間,給“正方”帶來了三重新變化。首先是外部環境變了,其潔凈雅致能與肯德基、麥當勞等洋快餐相媲美。其次是內部制度嚴了。中國快餐業要在食品行業創出名牌就必須向洋快餐學習管理上的長處,而這對于正方這個以下崗職工為主的團隊來說,按制度辦事尤為重要。沈菊英現在正在編寫的《正方手冊》中就從餐飲品種規定、消費者定位,到食品的監測標準、營養分析以及對加盟店的要求和義務做了詳細的闡釋,她要把自己的經營理念用制度固定下來。此外,快餐的口感和質量也有了較大提升。每一款都是根據中國人的特點,突出安全、衛生、營養、健康,并不斷改進老品種,引進新品種,在求新求變中發展。
沈菊英很早就說過:要像日本‘八百伴’的創始人阿信那樣,從小事做起,發展自己的事業。她告訴記者:“一個人的理想可以很遠大,但必須從實際做起。”她的心很高,要把“正方”打造成全國性的中式快餐品牌,但現在她只是一心一意立足湖州,只有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她相信目標才會越來越近。(據《湖州日報》)
沈菊英,1952年出生,1993年從湖州化工總廠機修分廠辭職后,創辦湖州師專方便食品總匯。目前她是正方集團董事長,其集團包括湖州正方食品有限公司、上海物茂展覽展示服務有限公司等多個股東公司。
5月25日,湖州人對熟悉的正方千張包子快餐店有了全新認識。這一天,是全市6家“正方”連鎖店裝潢后重新開業的日子。紅白兩色的靚麗外觀、獨具匠心的店堂布置、暖人心脾的微笑服務、多種口味的營業搭配,每一個變化都讓精于美食的湖州人驚喜不已。
看著顧客滿意的神情,最開心的莫過于“正方”的當家人沈菊英。觀念一轉天地寬,“正方”的變化則緣于她不久前的北京之行。今年3月4日,全國兩會開幕,新華社特邀一批全國的創業先進人物進行訪談,沈菊英就名列其中。到北京后,通過與新華社領導層的交流和對先進快餐業的考察,沈菊英深感“正方”現有的餐飲模式已不能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老店新開的念頭讓她豁然開朗。
回到湖州后,沈菊英開始著手她的改革計劃。不僅門面要改,管理、服務、食品質量等都要跟上,而沒有高級人才的支撐,這一切都只是泡影。但事實上,快餐業很難吸引高級人才,沈菊英只好向身邊人求助。她的一雙兒女均為碩士生,兒子在上海有自己的公司,女婿為博士生,是英國一家公司的董事長。要他們放棄自己的事業來“正方”屈就,于情理也說不過去。但兒女們太了解這位倔強的“老媽”了。1983年至1985年,“老媽”動過5次大手術,體重一度降到35公斤。1993年,“老媽”遞交了辭職報告。在沒有積蓄,孩子還在上學,廠里又收回了房子、煤氣的窘況下開出了第一家“正方”千張包子快餐店,并一步一個腳印發展至今天的7家連鎖店。兒子將上海的公司托人管理,女婿也從英國趕回來了,他們成了“正方”的第一批高級人才,國外快餐業的先進理念和管理模式被融入到“正方”的改革中。
一個半月的時間,給“正方”帶來了三重新變化。首先是外部環境變了,其潔凈雅致能與肯德基、麥當勞等洋快餐相媲美。其次是內部制度嚴了。中國快餐業要在食品行業創出名牌就必須向洋快餐學習管理上的長處,而這對于正方這個以下崗職工為主的團隊來說,按制度辦事尤為重要。沈菊英現在正在編寫的《正方手冊》中就從餐飲品種規定、消費者定位,到食品的監測標準、營養分析以及對加盟店的要求和義務做了詳細的闡釋,她要把自己的經營理念用制度固定下來。此外,快餐的口感和質量也有了較大提升。每一款都是根據中國人的特點,突出安全、衛生、營養、健康,并不斷改進老品種,引進新品種,在求新求變中發展。
沈菊英很早就說過:要像日本‘八百伴’的創始人阿信那樣,從小事做起,發展自己的事業。她告訴記者:“一個人的理想可以很遠大,但必須從實際做起。”她的心很高,要把“正方”打造成全國性的中式快餐品牌,但現在她只是一心一意立足湖州,只有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她相信目標才會越來越近。(據《湖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