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冰心在玉壺
——記湖州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徐友寧
發布時間:2010-05-12 12:21:58
|
作者: 李 鈺
他是湖州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的副院長、總工程師,肩負著行政領導責任;他又是專業設計人員,設計過許多優秀作品,得過建設部綜合金獎、規劃設計金獎、省錢江杯獎、市規劃設計獎,大約平均一年有一個得獎作品;他還是民建湖州市委會副主委,由于出色的會務工作,曾被評為民建全國優秀會員。但對他來說,“人民代表”也許是最能體現出他“真我”風采、人格魅力的一種身份。他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我是人民的代表,我必須代表人民說話。”
重任在肩自從容
他是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的副院長、總工程師。行政上他是主要領導人之一,上到院務決策,下到職工家事,一樣也不能少管;而作為總工程師,設計院里所有出去的圖紙都必須經他審核簽字才能放行,其責任之大旁人無可比擬。同時,他還要承擔起對年輕設計人員的傳、幫、帶重任。扶持年輕人成長是一項需要傾注大量心血的工作,既要有耐心,還要有熱心,更要有責任心。畢竟,設計是一項嚴謹而縝密、出不得半點紕漏的工作。徐友寧身為總工程師,責無旁貸。
他又是專業設計人員。既是專業,當然要有出色的設計作品。從他那長長的一串得獎作品中,可見他精于專業、為湖州市建設工作嘔心瀝血的作風:1989年,湖州飛英小學教學樓工程,獲浙江省教委和建設廳優秀設計三等獎;1990年,湖州市中醫院綜合樓—設備工程,獲湖州市優秀設計獎;1992年,湖州市鳳凰小區詳細規劃,獲建設部綜合銀獎、規劃設計三等獎。他以平均一年一個得獎作品的出色成績,詮釋著自己作為一個優秀工程設計人員的獨特風采。尤其是湖州市馬軍巷住宅小區的規劃設計,既充溢著江南建筑的婉約古韻,又彰顯出城市現代建筑的開拓創新,成為江南民居的經典之作,1997年,該規劃設計獲建設部綜合金獎、規劃設計二等獎;馬軍巷住宅室外配套工程,獲湖州市科技進步三等獎。接著,湖州市射中村新農村規劃設計,又獲1999年浙江省錢江杯獎;2001年,湖州市碧浪湖居民區詳細規劃,獲建設部規劃設計金獎。另外,他主持并參與的重大項目湖州市飛英公園(設備工程部分),獲省規劃設計二等獎,湖州市東白魚潭小區(室外配套工程)獲建設部金獎。
因為出色的業績,1992年,徐友寧被評為湖州市勞動模范。
因為豐富的專業經驗,2004年,徐友寧被推薦為浙江省建設廳專家組的成員。
他還是一個兼職審計員,主持基建預決算的審核工作。1988年以來,審計項目總金額達3億多元,核減工作量3000余萬元,為國家和集體節省了千萬元以上的費用。
另外,他還撰寫了不少的專業論文,如《湖州市東苕溪導流港水源可行性論證》在全省給排水學會年會上發表,《提高小區品位,造福湖州人民》一文被列入《馬軍巷小區規劃論文資料集》。他還參加了《湖州市“十五”期間基礎設施發展綱要》的編制工作。
徐友寧是刻苦自學成才的。17歲參加工作時,他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如果甘于平庸,也許他一直就是個普通工人。但他是一個有目標、有毅力的人,通過刻苦自學,他掌握了給排水、工程電器以及建筑經濟等專業知識。他花五年半的時間拿到了同濟大學工程測量專業(函授)本科畢業證書,并取得了工學學士學位;又花三年時間,在中央黨校經濟管理系(函授)本科畢業。一個初中文化程度的人,既要在專業上深造,又要在學業上得到社會的承認,這條自學之路走得多么艱辛!他有著非常重的課題研究任務和大量的社會活動,不可能坐在課堂里安安靜靜地讀書,所有學業的完成都在于利用那有限的閑暇和馬不停蹄的社會活動之間的空隙。別人出差,可以在車上打個盹,但是徐友寧卻得掏出隨身帶著的英語卡片,“兩三小時的車程,我可以背上兩三課的單詞啊”。
徐友寧還是民建湖州市委會副主委。會里的許多重要活動要他領導參與,每年市里面大大小小的不少會議也要他參加,尤其是作為民主黨派人士,要參與各種視察、調研、執法檢查活動等,更占用他不少的時間。
因為出色的會務工作,2001年,徐友寧被評為民建全國優秀會員。
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但是,徐友寧硬是爭分奪秒,用24小時創造出36小時、48小時的功效。
他的角色很多,責任很重,他讓自己不停地、陀螺似地轉著。然而,他又把責任當作是一種信任,把工作當作是一種喜悅,毫無怨言,迎接別人的仍然是一臉燦爛的笑容。
說真話,獻一片赤誠之心
“人民代表”是人民賦予徐友寧行使代表人民利益和權力的神圣職責,也是最能體現出他“真我”風采、人格魅力的一項工作。
徐友寧是湖州市第三屆人大代表、浙江省第九屆人大代表、湖州市第五屆人大代表、湖州市第五屆人大常委。他說:
“從當代表的第一天起,我就下定決心,要不辜負人民群眾對我的期望,通過自己的工作,替人民說話,為人民辦事,當一名稱職的代表,為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而履行好神圣職責,行使好代表權利。”
他的性格、他的責任心決定了他不會有話不說,更不會說假話空話。他不怕得罪人,只怕失了代表的職。而說真話、實話,是需要一種莫大勇氣的。
一次,他參加市政府召開的確定湖州市引水工程的聽證會。會上對落實市區飲用水源有三個不同的解決方案。從專業上講,三個方案都可以考慮,但徐友寧聽了報告人的詳細介紹后,覺得其中“建設遠距離大型引水工程”的方案顯然存在許多不合理的因素:一是沒有結合湖州實際,其中還隱藏著“水權”問題,一旦矛盾激化,供水就成大問題;二是經濟上不合理,實施這一方案路途遙遠,途中要打通一條近30公里的引水隧道,投資要近8億元之多;三是供水的安全性不能保證。最主要的是采用這一方案,會給人民群眾帶來較大的經濟負擔。而主持會議的領導卻正好傾向這一方案。怎么辦?徐友寧覺得,不講,對不起自己一顆重科學的良心,對不起人大代表的神圣職責,也對不起民主黨派參政議政的歷史責任,肯定會內疚一輩子。思量過后,他把自己的觀點毫無保留地說了個徹底,一組組數據,一條條理由,從理論的高度到實際操作的可能,闡述得淋漓盡致。他的發言贏得了參加會議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贊許。
會后,徐友寧還專門向市長做了一次詳細的匯報,從項目的重要性到項目具體規劃思路,講得明明白白。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至誠至真終于深深打動了領導的心,經過會內會外的努力,那個被領導看好的方案終于放棄,基本上采納了徐友寧的建議,形成一個更為科學、合理的方案。市區供水項目現已正式立項。
徐友寧很推崇原統戰部一位老領導的一句話:“民主黨派至少不要講假話,違心的話更不應該講。”
所以,他堅持不說假話、違心話。不管面前是省領導還是市領導,不管領導愿聽還是不愿聽,他一定要把自己的真心話說出來。
有段時間市里有些領導想著地方上的水泥廠能創造GDP,要上水泥生產,徐友寧在會議上竭力反對。他的理由是:用96度電,400公斤水,1噸多的石料,加上大量的煤和運輸費,排出那么多的二氧化硫,結果做出一噸水泥,只有214元。所得所失,顯而易見。徐友寧認為,不管領導愿不愿意聽,他都不能不說,作為一個代表,他不能有辱使命。
當然,徐友寧更多的是因為建議被采納并看到了實際的結果而感到快樂。
一次是關于湖州?靖鄣氖榪N侍狻W?20世紀70年代以來,湖州?靖凼榪9ぷ鞅冉現禿螅蟠笮⌒〉??靖酆喲菜歡繼Ц吡耍購槔栽趾Φ姆⑸悠搗薄J【漚烊舜笫保煊涯判戳艘桓齬賾諍??盡⑻痢⒑郵榪N侍獾囊榘福×斕擠淺V厥櫻思赴僂蛟迅蕕乃棵牛龐糜??靖鄣氖榪!?
還有一次,徐友寧參加省人大常委會對《監獄法》的執法檢查。在南湖監獄,看到公安干警工作任務繁重,而居住條件很差,特別是不少參加過渡江戰役的老干警,離休后仍住在非常簡陋的平房內,徐友寧感慨萬千。他馬上約了同行的幾位省代表一起去找司法廳的主要領導,又找了分管這條線的省領導,要求改善干警的生活待遇。最終,在徐友寧等代表的奔走呼吁下,省里批下400萬元,在南湖林場建造住房。在住房設計施工過程中,徐友寧多次到現場,參與規劃和設計。當看到100多套住房竣工,老同志和監獄干警們的住房條件和工作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徐友寧和代表們感到了一種莫大的歡欣。
因為徐友寧說真話的勇氣和負責任的敬業態度,每次省、市人代會期間,記者們都樂于采訪他。而徐友寧也不負記者們所望,每次都是有備而來。每年開人代會做的準備工作,不是一個月,而是一年。看到報刊上有什么好文章,他都剪好存好。比如江河的水位、環保的質量、弱勢群眾的呼聲……他都時時關心。他還與其他代表一起走訪普通群眾、了解基層情況。等到開會時,肚里有貨,采訪就有話題了。
為民眾,傾一腔真愛之情
讓自己的生命為他人開一朵花,為他人燦爛一片心地,增加一縷溫馨,就是提高自己的生存質量;用自己的心為他人做圃,給他人吐一地綠陰,染一片色彩,就是給自己的人生喝彩。多年來,徐友寧始終把關心和幫助普通百姓和弱勢群體作為自己應盡的義務與職責。
市區有好幾個交叉路口,時常發生交通事故,群眾意見很大。徐友寧多次去實地察看,發現有的路口連紅綠燈都未安裝,有的路口紅綠燈管制時間不合理,還有的路口是重要的國道線,車流量大,車速又特別快,嚴重影響附近居民的正常出行。掌握基本情況后,徐友寧主動和交警聯系,提出改進的意見和建議。交警支隊立即組織力量對沒有紅綠燈的路口進行安裝,調整了管制時間,設立了各種標志牌,在居民上下班高峰時段,派出交警值勤,維持秩序,確保了道口的安全,消除了交通安全隱患。
有一次,徐友寧生病住院,看到有相當一部分農民病人因缺錢而睡在病區的走廊里。有一位農村老太太因為病重,住不起醫院,家人只好把她拉回家等死。徐友寧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所能做的就是盡可能地幫這些困難的病友跑跑腿,把他們的要求,比如要求配一些低價的藥品、住院標準降低點等轉達給醫生。徐友寧覺得,農民能享受到我們現在改革的成果還是非常有限的。農村合作醫療發展不快,農民看不起病,缺醫少藥。還有農民的土地被征用后失地農民的出路問題。這些,作為人民代表都有責任為他們奔走呼號啊!
當看到一些執法人員在執法中不文明,比如把沒收的東西任意踐踏,把人任意推搡等,徐友寧就感到非常氣憤,會主動找到執法人員的領導,當面向他們指出:對這種行為我非常反感,這是非常錯誤的,對老百姓怎么可以耍這種態度,你們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們為了生計,販幾個梨子、蘋果什么的,有人跟你們耍態度,你們會怎么樣?你們不能沒有同情心,應該知道那些人連吃飯都成問題呀。當然,有個別群眾在做法上可能不妥當,或對我們的市容市貌有影響,你們也應該講求一個文明執法。我是人民的代表,我有責任為百姓們說話。
拳拳代表心,殷殷公仆情。
徐友寧始終記得老主委孫越揚說過的三個“平常”:平常人、平常心、平常事。做平常人,地位變了,人的本質不能變;做平常事,不要以利小而不為,以惡小而為之;持平常心,有平常心才會關心平常事、平常人。
正是因為他的這顆平常心,即使在他非常難得地陪愛人上一趟菜場的時候,還不忘了解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籃子,還不忘把自己的關懷和溫情奉獻給那些需要愛和幫助的人。有一次看到一個賣烤番薯的人,他睡的棉被已經很破舊了,就趕緊讓愛人送一條棉被給他們。素昧平生,非親非故,但徐友寧用自己的愛溫暖了他們的心,溝架了一座人民代表和普通百姓之間的橋梁。
因為百姓,因為責任,徐友寧傾心呼號,向人代會提出了十多項關系到市民切身利益的提案,如《重視城市公共交通建設,方便市民出行》、《外環路應設置自動紅綠燈》、《關心支持居委會干部的工作》、《加強對廢品收購工作的管理》等。
一片冰心在玉壺
杰出人士與平庸之輩最根本的差別,并不在于天賦,也不在于機遇,而在于有無人生目標。對于沒有目標的人來說,歲月的流逝只意味著年齡的增長,日復一日地重復平庸的自己,這樣的人生當然毫無意義可言。
因為有了目標,徐友寧從一個普通的施工員成長為一個復合型的專家;因為有了目標,他從一個單純的“小我”,成了替民眾代言、為國家參政的精英。
徐友寧整天為人民的利益而奔忙著。古人詩云:“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正是他至真至誠之心的最好印證。
重任在肩自從容
他是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的副院長、總工程師。行政上他是主要領導人之一,上到院務決策,下到職工家事,一樣也不能少管;而作為總工程師,設計院里所有出去的圖紙都必須經他審核簽字才能放行,其責任之大旁人無可比擬。同時,他還要承擔起對年輕設計人員的傳、幫、帶重任。扶持年輕人成長是一項需要傾注大量心血的工作,既要有耐心,還要有熱心,更要有責任心。畢竟,設計是一項嚴謹而縝密、出不得半點紕漏的工作。徐友寧身為總工程師,責無旁貸。
他又是專業設計人員。既是專業,當然要有出色的設計作品。從他那長長的一串得獎作品中,可見他精于專業、為湖州市建設工作嘔心瀝血的作風:1989年,湖州飛英小學教學樓工程,獲浙江省教委和建設廳優秀設計三等獎;1990年,湖州市中醫院綜合樓—設備工程,獲湖州市優秀設計獎;1992年,湖州市鳳凰小區詳細規劃,獲建設部綜合銀獎、規劃設計三等獎。他以平均一年一個得獎作品的出色成績,詮釋著自己作為一個優秀工程設計人員的獨特風采。尤其是湖州市馬軍巷住宅小區的規劃設計,既充溢著江南建筑的婉約古韻,又彰顯出城市現代建筑的開拓創新,成為江南民居的經典之作,1997年,該規劃設計獲建設部綜合金獎、規劃設計二等獎;馬軍巷住宅室外配套工程,獲湖州市科技進步三等獎。接著,湖州市射中村新農村規劃設計,又獲1999年浙江省錢江杯獎;2001年,湖州市碧浪湖居民區詳細規劃,獲建設部規劃設計金獎。另外,他主持并參與的重大項目湖州市飛英公園(設備工程部分),獲省規劃設計二等獎,湖州市東白魚潭小區(室外配套工程)獲建設部金獎。
因為出色的業績,1992年,徐友寧被評為湖州市勞動模范。
因為豐富的專業經驗,2004年,徐友寧被推薦為浙江省建設廳專家組的成員。
他還是一個兼職審計員,主持基建預決算的審核工作。1988年以來,審計項目總金額達3億多元,核減工作量3000余萬元,為國家和集體節省了千萬元以上的費用。
另外,他還撰寫了不少的專業論文,如《湖州市東苕溪導流港水源可行性論證》在全省給排水學會年會上發表,《提高小區品位,造福湖州人民》一文被列入《馬軍巷小區規劃論文資料集》。他還參加了《湖州市“十五”期間基礎設施發展綱要》的編制工作。
徐友寧是刻苦自學成才的。17歲參加工作時,他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如果甘于平庸,也許他一直就是個普通工人。但他是一個有目標、有毅力的人,通過刻苦自學,他掌握了給排水、工程電器以及建筑經濟等專業知識。他花五年半的時間拿到了同濟大學工程測量專業(函授)本科畢業證書,并取得了工學學士學位;又花三年時間,在中央黨校經濟管理系(函授)本科畢業。一個初中文化程度的人,既要在專業上深造,又要在學業上得到社會的承認,這條自學之路走得多么艱辛!他有著非常重的課題研究任務和大量的社會活動,不可能坐在課堂里安安靜靜地讀書,所有學業的完成都在于利用那有限的閑暇和馬不停蹄的社會活動之間的空隙。別人出差,可以在車上打個盹,但是徐友寧卻得掏出隨身帶著的英語卡片,“兩三小時的車程,我可以背上兩三課的單詞啊”。
徐友寧還是民建湖州市委會副主委。會里的許多重要活動要他領導參與,每年市里面大大小小的不少會議也要他參加,尤其是作為民主黨派人士,要參與各種視察、調研、執法檢查活動等,更占用他不少的時間。
因為出色的會務工作,2001年,徐友寧被評為民建全國優秀會員。
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但是,徐友寧硬是爭分奪秒,用24小時創造出36小時、48小時的功效。
他的角色很多,責任很重,他讓自己不停地、陀螺似地轉著。然而,他又把責任當作是一種信任,把工作當作是一種喜悅,毫無怨言,迎接別人的仍然是一臉燦爛的笑容。
說真話,獻一片赤誠之心
“人民代表”是人民賦予徐友寧行使代表人民利益和權力的神圣職責,也是最能體現出他“真我”風采、人格魅力的一項工作。
徐友寧是湖州市第三屆人大代表、浙江省第九屆人大代表、湖州市第五屆人大代表、湖州市第五屆人大常委。他說:
“從當代表的第一天起,我就下定決心,要不辜負人民群眾對我的期望,通過自己的工作,替人民說話,為人民辦事,當一名稱職的代表,為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而履行好神圣職責,行使好代表權利。”
他的性格、他的責任心決定了他不會有話不說,更不會說假話空話。他不怕得罪人,只怕失了代表的職。而說真話、實話,是需要一種莫大勇氣的。
一次,他參加市政府召開的確定湖州市引水工程的聽證會。會上對落實市區飲用水源有三個不同的解決方案。從專業上講,三個方案都可以考慮,但徐友寧聽了報告人的詳細介紹后,覺得其中“建設遠距離大型引水工程”的方案顯然存在許多不合理的因素:一是沒有結合湖州實際,其中還隱藏著“水權”問題,一旦矛盾激化,供水就成大問題;二是經濟上不合理,實施這一方案路途遙遠,途中要打通一條近30公里的引水隧道,投資要近8億元之多;三是供水的安全性不能保證。最主要的是采用這一方案,會給人民群眾帶來較大的經濟負擔。而主持會議的領導卻正好傾向這一方案。怎么辦?徐友寧覺得,不講,對不起自己一顆重科學的良心,對不起人大代表的神圣職責,也對不起民主黨派參政議政的歷史責任,肯定會內疚一輩子。思量過后,他把自己的觀點毫無保留地說了個徹底,一組組數據,一條條理由,從理論的高度到實際操作的可能,闡述得淋漓盡致。他的發言贏得了參加會議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贊許。
會后,徐友寧還專門向市長做了一次詳細的匯報,從項目的重要性到項目具體規劃思路,講得明明白白。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至誠至真終于深深打動了領導的心,經過會內會外的努力,那個被領導看好的方案終于放棄,基本上采納了徐友寧的建議,形成一個更為科學、合理的方案。市區供水項目現已正式立項。
徐友寧很推崇原統戰部一位老領導的一句話:“民主黨派至少不要講假話,違心的話更不應該講。”
所以,他堅持不說假話、違心話。不管面前是省領導還是市領導,不管領導愿聽還是不愿聽,他一定要把自己的真心話說出來。
有段時間市里有些領導想著地方上的水泥廠能創造GDP,要上水泥生產,徐友寧在會議上竭力反對。他的理由是:用96度電,400公斤水,1噸多的石料,加上大量的煤和運輸費,排出那么多的二氧化硫,結果做出一噸水泥,只有214元。所得所失,顯而易見。徐友寧認為,不管領導愿不愿意聽,他都不能不說,作為一個代表,他不能有辱使命。
當然,徐友寧更多的是因為建議被采納并看到了實際的結果而感到快樂。
一次是關于湖州?靖鄣氖榪N侍狻W?20世紀70年代以來,湖州?靖凼榪9ぷ鞅冉現禿螅蟠笮⌒〉??靖酆喲菜歡繼Ц吡耍購槔栽趾Φ姆⑸悠搗薄J【漚烊舜笫保煊涯判戳艘桓齬賾諍??盡⑻痢⒑郵榪N侍獾囊榘福×斕擠淺V厥櫻思赴僂蛟迅蕕乃棵牛龐糜??靖鄣氖榪!?
還有一次,徐友寧參加省人大常委會對《監獄法》的執法檢查。在南湖監獄,看到公安干警工作任務繁重,而居住條件很差,特別是不少參加過渡江戰役的老干警,離休后仍住在非常簡陋的平房內,徐友寧感慨萬千。他馬上約了同行的幾位省代表一起去找司法廳的主要領導,又找了分管這條線的省領導,要求改善干警的生活待遇。最終,在徐友寧等代表的奔走呼吁下,省里批下400萬元,在南湖林場建造住房。在住房設計施工過程中,徐友寧多次到現場,參與規劃和設計。當看到100多套住房竣工,老同志和監獄干警們的住房條件和工作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徐友寧和代表們感到了一種莫大的歡欣。
因為徐友寧說真話的勇氣和負責任的敬業態度,每次省、市人代會期間,記者們都樂于采訪他。而徐友寧也不負記者們所望,每次都是有備而來。每年開人代會做的準備工作,不是一個月,而是一年。看到報刊上有什么好文章,他都剪好存好。比如江河的水位、環保的質量、弱勢群眾的呼聲……他都時時關心。他還與其他代表一起走訪普通群眾、了解基層情況。等到開會時,肚里有貨,采訪就有話題了。
為民眾,傾一腔真愛之情
讓自己的生命為他人開一朵花,為他人燦爛一片心地,增加一縷溫馨,就是提高自己的生存質量;用自己的心為他人做圃,給他人吐一地綠陰,染一片色彩,就是給自己的人生喝彩。多年來,徐友寧始終把關心和幫助普通百姓和弱勢群體作為自己應盡的義務與職責。
市區有好幾個交叉路口,時常發生交通事故,群眾意見很大。徐友寧多次去實地察看,發現有的路口連紅綠燈都未安裝,有的路口紅綠燈管制時間不合理,還有的路口是重要的國道線,車流量大,車速又特別快,嚴重影響附近居民的正常出行。掌握基本情況后,徐友寧主動和交警聯系,提出改進的意見和建議。交警支隊立即組織力量對沒有紅綠燈的路口進行安裝,調整了管制時間,設立了各種標志牌,在居民上下班高峰時段,派出交警值勤,維持秩序,確保了道口的安全,消除了交通安全隱患。
有一次,徐友寧生病住院,看到有相當一部分農民病人因缺錢而睡在病區的走廊里。有一位農村老太太因為病重,住不起醫院,家人只好把她拉回家等死。徐友寧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所能做的就是盡可能地幫這些困難的病友跑跑腿,把他們的要求,比如要求配一些低價的藥品、住院標準降低點等轉達給醫生。徐友寧覺得,農民能享受到我們現在改革的成果還是非常有限的。農村合作醫療發展不快,農民看不起病,缺醫少藥。還有農民的土地被征用后失地農民的出路問題。這些,作為人民代表都有責任為他們奔走呼號啊!
當看到一些執法人員在執法中不文明,比如把沒收的東西任意踐踏,把人任意推搡等,徐友寧就感到非常氣憤,會主動找到執法人員的領導,當面向他們指出:對這種行為我非常反感,這是非常錯誤的,對老百姓怎么可以耍這種態度,你們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們為了生計,販幾個梨子、蘋果什么的,有人跟你們耍態度,你們會怎么樣?你們不能沒有同情心,應該知道那些人連吃飯都成問題呀。當然,有個別群眾在做法上可能不妥當,或對我們的市容市貌有影響,你們也應該講求一個文明執法。我是人民的代表,我有責任為百姓們說話。
拳拳代表心,殷殷公仆情。
徐友寧始終記得老主委孫越揚說過的三個“平常”:平常人、平常心、平常事。做平常人,地位變了,人的本質不能變;做平常事,不要以利小而不為,以惡小而為之;持平常心,有平常心才會關心平常事、平常人。
正是因為他的這顆平常心,即使在他非常難得地陪愛人上一趟菜場的時候,還不忘了解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籃子,還不忘把自己的關懷和溫情奉獻給那些需要愛和幫助的人。有一次看到一個賣烤番薯的人,他睡的棉被已經很破舊了,就趕緊讓愛人送一條棉被給他們。素昧平生,非親非故,但徐友寧用自己的愛溫暖了他們的心,溝架了一座人民代表和普通百姓之間的橋梁。
因為百姓,因為責任,徐友寧傾心呼號,向人代會提出了十多項關系到市民切身利益的提案,如《重視城市公共交通建設,方便市民出行》、《外環路應設置自動紅綠燈》、《關心支持居委會干部的工作》、《加強對廢品收購工作的管理》等。
一片冰心在玉壺
杰出人士與平庸之輩最根本的差別,并不在于天賦,也不在于機遇,而在于有無人生目標。對于沒有目標的人來說,歲月的流逝只意味著年齡的增長,日復一日地重復平庸的自己,這樣的人生當然毫無意義可言。
因為有了目標,徐友寧從一個普通的施工員成長為一個復合型的專家;因為有了目標,他從一個單純的“小我”,成了替民眾代言、為國家參政的精英。
徐友寧整天為人民的利益而奔忙著。古人詩云:“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正是他至真至誠之心的最好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