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打造眼鏡王國航母
——記溫州遠洋眼鏡有限公司董事長葉子建
發布時間:2010-05-14 09:10:00
|
作者: 吳國園
民建會員葉子建和他的企業在溫州眼鏡行業中創了四個第一:第一家與外商簽單;第一家拿到ISO9002質量認證書;第一家上Internet;第一位眼鏡行業的溫州市人大代表。
近年來,他的企業連續榮獲省行業生產規模最大工業企業、浙江質量信得過單位、溫州市重合同守信用單位、溫州市信用優良企業等稱號;他本人曾先后被評為優秀企業家、先進生產工作者,當選為溫州九屆、十屆人大代表,溫州市總商會副會長,市眼鏡商會會長。
溫州自古以來就是江南經濟重鎮,民眾重商意識濃厚,勤勞智勇,力主創新,素有“敢為天下先”的美譽。改革開放后,“溫州模式”獨辟蹊徑,溫州經濟隨之崛起,一舉成為中國輕工業生產基地,便誕生了一個又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企業家,演繹了商界一部又一部精彩的創業史。溫州遠洋眼鏡有限公司的掌舵人葉子建就是溫州杰出企業家中的一位。
膽識+才識,凝就創業路
1981年3月的一天,對葉子建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因為那一天,他辭掉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憑著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在家人和親戚朋友的支持下創辦了溫州東海眼鏡廠,走上了艱辛的創業之旅。也就是從這一天開始,他與眼鏡結下了不解之緣,并把它作為一生追求和奮斗的事業。
“萬事開頭難”,葉子建原先在蜜餞廠工作,眼鏡制作對他來說是一個全新的行業。企業剛剛起步時,設備簡陋,人手少,面臨著生存和發展的難題。但是,葉子建以溫州人特有的“吃苦耐勞、勇于創新”的精神,一邊學一邊干,既當領導又當工人,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正是本著對事業的執著追求,葉子建和工人一道,不僅攻克了人手少的難題,還拓展了業務。當時企業一天的盈利相當于他自己一個月的工資,從而為擴大再生產淘到了第一桶金。
要把企業做強做大,僅憑對事業的滿腔熱情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具有過硬的自身素質。葉子建很清楚這一點,因此,盡管白天工作很辛苦,但他晚上還利用休息、娛樂時間來看書,刻苦鉆研業務知識,并將自己在書本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工作當中去。在工人眼中,葉子建是一個工作狂;在朋友眼里,他則是一個書呆子。然而,正是這樣一個工作狂和書呆子,在短短幾年的時間里,已成長為一名多面手,無論是工作技能還是業務知識都有了突破性的提高。他不僅是一個技術高手,還是一個管理能手。葉子建工作上的突破和思想上的成熟,使他在領導藝術、專業技術、經營管理等方面具備了一個企業家應有的素質。葉子建本人素質的全面提升,也促使其經營的溫州東海眼鏡廠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并逐步走上了專業化和規模化的軌道。
機遇是客觀存在的,但機遇只屬于不斷追求、奮發有為的人,屬于有眼光、審時度勢的人,屬于有干勁、鍥而不舍的人,屬于有膽識、敢為人先的人。抓住一次機遇,就可能乘勢而上;失去一次機遇,就會落伍一個時代。葉子建敢于打破固有模式,善于突破思維定勢,敏銳地發現機遇,果斷地抓住機遇,創造性地用好機遇,全力推進企業跨越發展。一次,一臺商慕名來到溫州,拿著70多萬副眼鏡的訂單尋找廠家,要求一個月交貨。當時的東海眼鏡廠月生產能力只有25萬副,這70多萬副的巨大數目對東海眼鏡廠來說確實難以想象,可是當時如拿不下這個訂單就會失去一個大客商。怎么辦?只有迎難而上,豁出去了。接下訂單的葉子建不僅親自出馬督促生產,還鼓勵廣大員工“發揚頑強拼搏、勇于創新的精神,苦干一個月,為完成生產任務而努力奮斗”。結果如期保質保量交貨,不僅贏得了客商的高度贊揚,還為溫州贏得了聲譽,并為溫州眼鏡走出國門開創了先河。正如葉子建事后所說的那樣:“正是因為我們及時抓住了機遇,才有了今天的發展。”
質量+品牌,鑄就輝煌
第一筆訂貨走出國門激發了葉子建打開國際市場的雄心。1995年,東海眼鏡廠與巴西孫氏進出口貿易公司合資,成立了溫州遠洋眼鏡有限公司。這意味著公司從此擁有了自己的進出口權,可以享受出口退稅的優惠政策,從而進一步增強了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盡管企業發展了,但葉子建并不滿足。他深知,要想在競爭激烈的眼鏡行業中占有一席之地,沒有過硬的質量和優質的服務是不可能的,沒有自己的品牌也是不可能的。因此,他又把發展的眼光瞄在產品質量和品牌上。
首先,他繼續把產品質量放在首位來抓。質量是企業的生命,葉子建確立了“科技領先、質量第一、持續改進、顧客滿意”的質量方針,嚴把質量關,確保產品質量。對外信守承諾,對內實施全面質量管理,倡導把產品視為作品或工藝品來做,力求精益求精,努力實現產品質量高標準和零缺陷,確保為顧客提供滿意的優質產品和服務。在他及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遠洋眼鏡有限公司率先通過了ISO9002/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全體員工也樹立起“質量第一”的意識,建立了“年年抓、月月抓、日日抓”的常抓不懈的制度。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產品質量,為產品打開國際市場拿到了綠色通行證,也為企業提高效益和增強競爭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其次,實施品牌戰略。遠洋眼鏡有限公司的進一步發展和壯大,更加堅定了葉子建做大做強的決心。為能適應競爭日漸激烈的市場,提高產品的知名度,擴大產品的市場占有率,葉子建率先實施品牌戰略,先后成功推出“東海”、“海浪”、“歐漫”、“雅派”等品牌,受到國內外客商及消費者的青睞,企業效益明顯上升,企業知名度和美譽度也得到相應的提高。
最后,加強銷售力度,拓寬銷售網絡,進一步提高市場占有率。一方面,他主動出擊,積極參加各種眼鏡展會。在展會上,不僅宣傳了自己的品牌產品、企業的形象,更好地把產品信息傳遞給最終用戶,及時了解最終用戶反饋的信息,還獲得了國際上最新的產品信息,為企業今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大力加強營銷網絡組織建設,在鞏固國內市場,以省級市場為核心向周邊市縣輻射的同時,開拓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實現“立足溫州、覆蓋全國、占領世界”的宏大愿望。1998年至2000年,企業先后在美國的紐約和洛杉磯設立銷售分公司,與俄羅斯簽訂了產銷合作協議,從而進一步擴大了產品的國際市場占有份額,創匯額逐年遞增。
隨著企業的快速發展,葉子建感到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壓力更大了。作為企業的掌舵人,他一刻也不敢放松。多少個日日夜夜,葉子建以企業為家,把對遠洋眼鏡有限公司的熱愛與滿腔熱情傾注在忘我的工作之中。
在葉子建及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經過10余年的發展,遠洋眼鏡有限公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員工從最初的10多人增加到1000多人;廠房面積由原來的100多平方米擴大到25000多平方米;固定資產從創業之初的12萬元增加到現在的5000多萬元,且年產值達7000多萬元,實現創匯3400多萬元,年上繳國家稅金170多萬元,成為溫州市有名的信用納稅大戶;企業也由最初名不見經傳的家庭小作坊一躍成為溫州眼鏡行業的龍頭企業。
關心+愛心,點滴見真情
溫州企業家的共同之處就是:企業發展了,壯大了,但他們仍不忘回報社會。葉子建一直非常關心為企業發展做出貢獻的員工,用實際行動去尊重和愛護員工,使員工在遠離家鄉和親人時同樣能感受到家的溫暖。遠洋眼鏡公司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建立了黨支部,葉子建依靠黨支部走訪職工,開展談心活動,了解員工的思想情緒,幫助員工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維護員工的合法權益。公司設立了圖書室、籃球場、乒乓室等活動場所,經常組織員工開展健康向上的文娛活動,培育企業精神,陶冶員工情操,增強企業凝聚力。另外,幫助困難員工是遠洋眼鏡公司不成文的規定。如精架半成品車間員工陳火騰患有骨髓炎,動手術治療需費用10000元左右,但陳火騰家庭困難。公司黨支部獲悉這一情況后,立即與公司行政部協商,發出募捐倡議,結果共募集5000多元,幫助陳火騰渡過了難關。
成立商會,為溫州眼鏡保駕護航
20世紀90年代以來,溫州眼鏡行業飛速發展、日益壯大,但作為整體形象的溫州眼鏡區域品牌卻未能與之同步發展,行業內部矛盾日益突出,急需成立一個健全的行業組織來規范引導行業發展。在鄭究挺、李偉森、葉子建、夏克拉等行業有識之士不辭辛勞的組織下,溫州市眼鏡商會于1994年1月31日正式成立,葉子建于2002年1月31日當選為第四屆眼鏡商會會長,2004年9月被推選為亞洲光學聯盟會主席。商會圍繞“為政府、為社會、為會員”的服務宗旨,全力維護行業權益,形成了溫州眼鏡行業的整體凝聚力與區域品牌影響力,同時,引領溫州眼鏡走出國門,架住世界的“鼻梁”,使產品暢銷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03年初,在葉子建等商會領導人的努力下,溫州市獲得了“中國眼鏡生產基地”的榮譽稱號,大大增強了溫州眼鏡區域品牌的含金量,為溫州眼鏡業迎來了空前的發展契機。
目前,溫州遠洋眼鏡有限公司像一艘航母,在葉子建這位舵手的駕馭下,正開足馬力,乘風破浪,揚帆遠航,駛向無限廣闊的海洋。
近年來,他的企業連續榮獲省行業生產規模最大工業企業、浙江質量信得過單位、溫州市重合同守信用單位、溫州市信用優良企業等稱號;他本人曾先后被評為優秀企業家、先進生產工作者,當選為溫州九屆、十屆人大代表,溫州市總商會副會長,市眼鏡商會會長。
溫州自古以來就是江南經濟重鎮,民眾重商意識濃厚,勤勞智勇,力主創新,素有“敢為天下先”的美譽。改革開放后,“溫州模式”獨辟蹊徑,溫州經濟隨之崛起,一舉成為中國輕工業生產基地,便誕生了一個又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企業家,演繹了商界一部又一部精彩的創業史。溫州遠洋眼鏡有限公司的掌舵人葉子建就是溫州杰出企業家中的一位。
膽識+才識,凝就創業路
1981年3月的一天,對葉子建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因為那一天,他辭掉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憑著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在家人和親戚朋友的支持下創辦了溫州東海眼鏡廠,走上了艱辛的創業之旅。也就是從這一天開始,他與眼鏡結下了不解之緣,并把它作為一生追求和奮斗的事業。
“萬事開頭難”,葉子建原先在蜜餞廠工作,眼鏡制作對他來說是一個全新的行業。企業剛剛起步時,設備簡陋,人手少,面臨著生存和發展的難題。但是,葉子建以溫州人特有的“吃苦耐勞、勇于創新”的精神,一邊學一邊干,既當領導又當工人,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正是本著對事業的執著追求,葉子建和工人一道,不僅攻克了人手少的難題,還拓展了業務。當時企業一天的盈利相當于他自己一個月的工資,從而為擴大再生產淘到了第一桶金。
要把企業做強做大,僅憑對事業的滿腔熱情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具有過硬的自身素質。葉子建很清楚這一點,因此,盡管白天工作很辛苦,但他晚上還利用休息、娛樂時間來看書,刻苦鉆研業務知識,并將自己在書本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工作當中去。在工人眼中,葉子建是一個工作狂;在朋友眼里,他則是一個書呆子。然而,正是這樣一個工作狂和書呆子,在短短幾年的時間里,已成長為一名多面手,無論是工作技能還是業務知識都有了突破性的提高。他不僅是一個技術高手,還是一個管理能手。葉子建工作上的突破和思想上的成熟,使他在領導藝術、專業技術、經營管理等方面具備了一個企業家應有的素質。葉子建本人素質的全面提升,也促使其經營的溫州東海眼鏡廠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并逐步走上了專業化和規模化的軌道。
機遇是客觀存在的,但機遇只屬于不斷追求、奮發有為的人,屬于有眼光、審時度勢的人,屬于有干勁、鍥而不舍的人,屬于有膽識、敢為人先的人。抓住一次機遇,就可能乘勢而上;失去一次機遇,就會落伍一個時代。葉子建敢于打破固有模式,善于突破思維定勢,敏銳地發現機遇,果斷地抓住機遇,創造性地用好機遇,全力推進企業跨越發展。一次,一臺商慕名來到溫州,拿著70多萬副眼鏡的訂單尋找廠家,要求一個月交貨。當時的東海眼鏡廠月生產能力只有25萬副,這70多萬副的巨大數目對東海眼鏡廠來說確實難以想象,可是當時如拿不下這個訂單就會失去一個大客商。怎么辦?只有迎難而上,豁出去了。接下訂單的葉子建不僅親自出馬督促生產,還鼓勵廣大員工“發揚頑強拼搏、勇于創新的精神,苦干一個月,為完成生產任務而努力奮斗”。結果如期保質保量交貨,不僅贏得了客商的高度贊揚,還為溫州贏得了聲譽,并為溫州眼鏡走出國門開創了先河。正如葉子建事后所說的那樣:“正是因為我們及時抓住了機遇,才有了今天的發展。”
質量+品牌,鑄就輝煌
第一筆訂貨走出國門激發了葉子建打開國際市場的雄心。1995年,東海眼鏡廠與巴西孫氏進出口貿易公司合資,成立了溫州遠洋眼鏡有限公司。這意味著公司從此擁有了自己的進出口權,可以享受出口退稅的優惠政策,從而進一步增強了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盡管企業發展了,但葉子建并不滿足。他深知,要想在競爭激烈的眼鏡行業中占有一席之地,沒有過硬的質量和優質的服務是不可能的,沒有自己的品牌也是不可能的。因此,他又把發展的眼光瞄在產品質量和品牌上。
首先,他繼續把產品質量放在首位來抓。質量是企業的生命,葉子建確立了“科技領先、質量第一、持續改進、顧客滿意”的質量方針,嚴把質量關,確保產品質量。對外信守承諾,對內實施全面質量管理,倡導把產品視為作品或工藝品來做,力求精益求精,努力實現產品質量高標準和零缺陷,確保為顧客提供滿意的優質產品和服務。在他及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遠洋眼鏡有限公司率先通過了ISO9002/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全體員工也樹立起“質量第一”的意識,建立了“年年抓、月月抓、日日抓”的常抓不懈的制度。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產品質量,為產品打開國際市場拿到了綠色通行證,也為企業提高效益和增強競爭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其次,實施品牌戰略。遠洋眼鏡有限公司的進一步發展和壯大,更加堅定了葉子建做大做強的決心。為能適應競爭日漸激烈的市場,提高產品的知名度,擴大產品的市場占有率,葉子建率先實施品牌戰略,先后成功推出“東海”、“海浪”、“歐漫”、“雅派”等品牌,受到國內外客商及消費者的青睞,企業效益明顯上升,企業知名度和美譽度也得到相應的提高。
最后,加強銷售力度,拓寬銷售網絡,進一步提高市場占有率。一方面,他主動出擊,積極參加各種眼鏡展會。在展會上,不僅宣傳了自己的品牌產品、企業的形象,更好地把產品信息傳遞給最終用戶,及時了解最終用戶反饋的信息,還獲得了國際上最新的產品信息,為企業今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大力加強營銷網絡組織建設,在鞏固國內市場,以省級市場為核心向周邊市縣輻射的同時,開拓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實現“立足溫州、覆蓋全國、占領世界”的宏大愿望。1998年至2000年,企業先后在美國的紐約和洛杉磯設立銷售分公司,與俄羅斯簽訂了產銷合作協議,從而進一步擴大了產品的國際市場占有份額,創匯額逐年遞增。
隨著企業的快速發展,葉子建感到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壓力更大了。作為企業的掌舵人,他一刻也不敢放松。多少個日日夜夜,葉子建以企業為家,把對遠洋眼鏡有限公司的熱愛與滿腔熱情傾注在忘我的工作之中。
在葉子建及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經過10余年的發展,遠洋眼鏡有限公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員工從最初的10多人增加到1000多人;廠房面積由原來的100多平方米擴大到25000多平方米;固定資產從創業之初的12萬元增加到現在的5000多萬元,且年產值達7000多萬元,實現創匯3400多萬元,年上繳國家稅金170多萬元,成為溫州市有名的信用納稅大戶;企業也由最初名不見經傳的家庭小作坊一躍成為溫州眼鏡行業的龍頭企業。
關心+愛心,點滴見真情
溫州企業家的共同之處就是:企業發展了,壯大了,但他們仍不忘回報社會。葉子建一直非常關心為企業發展做出貢獻的員工,用實際行動去尊重和愛護員工,使員工在遠離家鄉和親人時同樣能感受到家的溫暖。遠洋眼鏡公司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建立了黨支部,葉子建依靠黨支部走訪職工,開展談心活動,了解員工的思想情緒,幫助員工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維護員工的合法權益。公司設立了圖書室、籃球場、乒乓室等活動場所,經常組織員工開展健康向上的文娛活動,培育企業精神,陶冶員工情操,增強企業凝聚力。另外,幫助困難員工是遠洋眼鏡公司不成文的規定。如精架半成品車間員工陳火騰患有骨髓炎,動手術治療需費用10000元左右,但陳火騰家庭困難。公司黨支部獲悉這一情況后,立即與公司行政部協商,發出募捐倡議,結果共募集5000多元,幫助陳火騰渡過了難關。
成立商會,為溫州眼鏡保駕護航
20世紀90年代以來,溫州眼鏡行業飛速發展、日益壯大,但作為整體形象的溫州眼鏡區域品牌卻未能與之同步發展,行業內部矛盾日益突出,急需成立一個健全的行業組織來規范引導行業發展。在鄭究挺、李偉森、葉子建、夏克拉等行業有識之士不辭辛勞的組織下,溫州市眼鏡商會于1994年1月31日正式成立,葉子建于2002年1月31日當選為第四屆眼鏡商會會長,2004年9月被推選為亞洲光學聯盟會主席。商會圍繞“為政府、為社會、為會員”的服務宗旨,全力維護行業權益,形成了溫州眼鏡行業的整體凝聚力與區域品牌影響力,同時,引領溫州眼鏡走出國門,架住世界的“鼻梁”,使產品暢銷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03年初,在葉子建等商會領導人的努力下,溫州市獲得了“中國眼鏡生產基地”的榮譽稱號,大大增強了溫州眼鏡區域品牌的含金量,為溫州眼鏡業迎來了空前的發展契機。
目前,溫州遠洋眼鏡有限公司像一艘航母,在葉子建這位舵手的駕馭下,正開足馬力,乘風破浪,揚帆遠航,駛向無限廣闊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