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執著而充滿親和力的女性
——記溫州市政府副市長徐育斐
發布時間:2010-05-14 09:17:06
|
作者: 包璇漪
從大學教師到副市長,徐育斐實現了一次人生的跨越。然而無論是為人師表,還是擔任民建市委會副主委,直至一個經濟強市的副市長,有一點她始終未變,那就是融己于人的親和力、堅韌努力的姿態和熱忱謙遜的品格。1999年,徐育斐主持了國內貿易部與丹麥的合作項目“商務模擬教學法的研究、應用與推廣”,獲省政府首屆職業技術教育成果二等獎;2002年,她主持了省教育廳“入世后溫州鞋業發展戰略”課題,并在政協溫州市七屆四次會議上,作題為《盡快建立我市反傾銷應訴工作機制》的發言,獲得大會十大優秀發言獎;2003年,她參與溫州市政協重點課題“溫州第三產業發展的現狀與對策”,完成課題總報告;同年擔任副市長后,她組織舉辦了中國(溫州)科技交流會……
徐育斐,是溫州市政府最年輕的副市長,民建浙江省委委員、溫州市委會副主委。
走馬上任之初,分管工作千頭萬緒,但她還是經常抽出時間接觸群眾,傾聽群眾的心聲。她覺得市長來自人民,應當還政于民,還權于民。每逢與群眾交談,她的臉上總是掛著一抹淺淺的微笑,充滿智慧、理解和堅毅。溫州人說,她是一個融己于人的女市長。她則說,我就是個平民市長。
任副市長不久,她來到《溫州晚報》開設的熱線,聽取市民對“信用溫州”建設的意見和建議。那晚,鈴聲不斷,建議不斷,交流不斷。早已超過了約定的時間,她仍然微笑著不厭其煩地傾聽。電話中市民們總能夠感受到她的微笑,傾聽到她和藹的聲音:你的建議很好,謝謝你。語言如春風化雨,微笑像清風撲面,拉近了人民群眾和政府的距離。徐育斐不但認真地傾聽,還一一做好記錄。她十分珍惜這來自民間的聲音,她說這是我工作的動力和基礎。
上任一年后的“六一”兒童節,徐育斐來到溫州市第四屆少先隊代表大會開設的“小市長論壇”,與少先隊員們面對面,傾聽他們對溫州建設的意見。孩子們對著這個始終微笑的副市長,就像面對自己的師長,忘記了緊張,爭先恐后地發言。孩子們問她:“你的孩子聽話嗎?”她很認真地回答:“我的孩子很聽話,但我更尊重他自己的意愿。”“你的孩子優秀嗎?”她說:“在每個母親的心里,孩子都是最優秀的。”許多時候,她就是這樣,以一種平等的姿態,傾聽百姓的聲音;以一種積極的作風,盡量滿足群眾的需要。每一個與她接觸過的人,都能感受到這種平等與尊重。
知識分子:謙遜 努力 勤勉
腹有詩書氣自華。徐育斐的親和與謙遜有關,而謙遜則與學識有關。
1979年9月,徐育斐考入杭州商學院商業企業管理專業。這個當今的熱門專業在當時還是全國首次招生。四年的高校教育,使她打下了堅實的知識基礎。
告別大學生活,她來到溫州商業學校任教。自此,她當了20年的教師。教師是一個需要付出無限愛心和耐心的職業,她從中練就了淡泊與寧靜,學會了傾聽與交流。20年,桃李已碩;20年,宏圖亦展。
徐育斐是忙碌的。除了繁重的教學任務,1994年開始,她先后擔任了溫州商業學校營銷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學校商貿學區工商管理學科工作部主任,工商管理系主任等職務。
她20世紀90年代中期受命創建學校的市場營銷專業,到她離開學校時,她一手創建的工商管理系已經擁有6個專業,學生數占全校的1/ 4。社會對于管理人才的需求日漸高漲,學科建設發展很快,加上教師短缺,徐育斐一個人先后上了幾十門課程。這在別人是難以想象的,但是徐育斐的勤勉使她做到了這一點。她將各門課業融會貫通,建立起了完整的知識結構。她熟悉統計學、經濟學、管理學和營銷學,尤其對市場營銷學有較深的造詣。扎實的知識基礎使她的教學工作游刃有余。基于對溫州經濟社會的了解和對專業教學的研究,她對專業建設有獨到的體會和經驗,在國內同行中也有一定的影響。
從1999年到2002年,徐育斐平均每年出版一本教材。她主編的《推銷技巧》、《商品推銷實務》、《營業推廣》、《市場營銷策劃》等相繼問世,并被廣泛使用,多次重印,受到了學界的好評。其中,《商品推銷實務》一書,強化了知識的應用性、針對性和技能的可操作性,體現了新時期教育的特點,被財政部和全國商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作為推薦新教材。《推銷技巧》一書1997年出版后,2003年修訂再版。
徐育斐主持了國內貿易部與丹麥的合作項目“商務模擬教學法的研究、應用與推廣”,這是浙江省教育廳立項課題,并獲得了省人民政府首屆職業技術教育成果二等獎。所謂模擬公司教學法,也稱為商務模擬教學法,就是在仿真的商務環境中,由學生自主地組建公司并作為公司雇員開展工作。公司的業務(如商品、單價、經營方式等)模擬真實的企業。商務模擬公司是一種在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下的教學模式,是我國職業技術教育領域教學方式的一次重大革命。通過這一教學方式,使受訓人員樹立了明確的職業意識,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業精神和創新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使其更懂得與他人合作與共事。學生們還了解了商業活動的規律和商業運作的規則,專業素質得到較大的提高,更熟練地掌握了職業所要求的主要技術和關鍵能力。
徐育斐還承擔了浙江省教育廳立項的“入世后溫州鞋業發展戰略”課題,擔任課題主持人;2002年,她完成了MBA學位論文《論戰略決策中的企業家精神》。
成果的背后,凝聚了多少汗水與心血!她是一個不吝付出的人。不管教學與行政工作多忙,她從來沒有放松過自己的學習。要做好教師,除了表達能力之外,最基本的還是要看學術水平。管理學科發展非常之快,要想跟上,就必須不斷地學習。2001年6月,她完成廈門大學經濟系政治經濟學專業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的學習,獲結業證書;2002年9月,她修完澳門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MBA)學位課程,并被授予碩士學位(MBA);2002年9月至2003年5月,脫產在復旦大學管理學院訪問學習;2004年3月開始,她又開始了香港理工大學與浙江大學合辦的EMBA課程學習。
天道酬勤。不管是接受學歷教育,還是短訓長修,甚至一個講座,她都認真投入。她放開思想,不斷汲取知識海洋的養分。她相信,唯有耕耘才有收獲,唯有今日的腳踏實地才有明天的高屋建瓴。
民建會員:忠誠 熱切 盡責
徐育斐總是認真出色地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履行作為民建會員應盡的各項義務。她常說,有些事情不是你喜歡去做,而是必須去做,這就是責任的全部意義。如同中國眾多優秀的知識分子,她的眼光從未離開過火熱的時代,也從不放棄任何報效國家和人民的機會。這樣的稟賦,也是徐育斐后來走上溫州市領導崗位后角色得以順利轉換的原因。
徐育斐總是把每一個工作機會當作一個學習和發展的機會。她認為,每一件事只要認真投入,對人生總是有所裨益的。她總是樂于接受上級交給的各項任務,從不推脫或挑肥揀瘦,甘愿超負荷地工作。
命運總是回報對生活充滿熱忱和向往的人。她在不同的工作中學習到很多東西。有些任務接手之初,困難不斷,障礙重重,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急功近利者往往因此退避三舍,但是徐育斐卻欣然接受,并且甘之如飴。
1998年3月,徐育斐任溫州市政協委員。1998年6月,加入中國民主建國會。1999年4月,在浙江省社會主義學院民主黨派中青年骨干培訓班學習。2000年,增補為民建溫州市委委員,擔任民建溫州市委會商業總支主任。2001年11月,當選為民建溫州市委會副主委。2002年5月,當選為民建浙江省委委員。
在擔任溫州市七屆政協委員期間,她平均每年參與一項市政協重點課題的調研,完成課題報告。這些調研關系著溫州經濟生活的重大問題,形成報告以后,給政府的決策提供了全面翔實的資料。
1999年,她參加了市政協重點課題“溫州市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整個調研過程。糧食問題關系國計民生,流通改革關系千家萬戶,作為經濟界的政協委員,她感到責無旁貸。
2000年,她擔任市政協重點課題“轉變政府職能”課題組成員,完成課題報告《淡化管理,強化服務--關于政府職能轉變的思考與建議》。改善溫州的發展軟環境,打造政府服務品牌,后來成為溫州市第九屆黨代會的戰略決策之一。
2001年,她擔任市政協重點課題“溫州市行業協會現狀與對策”課題組成員。溫州的行業協會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起著積極的作用,當時正引起國家有關管理部門的重視。而摸清行業協會的現狀,揚長避短,可使之在企業發展和產業提升的過程中發揮更大作用。可以說這一課題又一次把握住了溫州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大熱點。徐育斐認真參與了整個課題的調研過程。
2002年,在市政協七屆四次全體會議上,徐育斐作題為《盡快建立我市反傾銷應訴工作機制》的大會發言,獲得大會十大優秀發言獎。當時,溫州的打火機、眼鏡等優勢輕工產業,正在遭遇到歐盟、美國等的貿易壁壘,這給溫州經濟界帶來了一個全新的課題。她參與了應對這一局面的課題研究,為政府決策建言獻策。后來溫州眾多企業在政府的支持下,積極參與反傾銷應訴,相關職能部門建立公平貿易預警機制,為溫州企業更好地參與國際競爭提供了保障。
2003年,她參與市政協重點課題“溫州市第三產業發展的現狀與對策”的調研并完成課題總報告。該報告敏銳地指出,盡管溫州第三產業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經濟發展的要求還有相當的距離;與經濟發達地區相比,在經濟總量、產業結構和層次、企業規模及增長質量等方面仍有許多問題和不足;仍然存在體制和管理方面的制約因素,應引起高度關注。報告經過調研分析,建議溫州第三產業發展的總體思路應是:圍繞建設“現代化新溫州”和打造“國際性輕工城”的戰略目標,鞏固并改造傳統第三產業,著力培育現代第三產業,引導發展新興第三產業,選擇重點行業進行扶持和培育。以科技信息為先導,以現代商貿、現代物流、金融保險、旅游服務為支柱,以教育、交通、通訊為基礎,努力構筑溫州第三產業的完整系統。
凡此種種,沒有一個課題不需要大量的調研和繁重的案頭工作。但是徐育斐從來沒有把它當作苦差使,在她看來,這些調研都是一個經濟界的知識分子發揮作用、回報國家和人民的機會。
徐育斐有豐厚的學養作為“慧眼”,有熱心報效社會的責任心,所以她能為溫州經濟的發展“診脈”,為溫州的經濟建設出力。
年輕的女市長:平和 堅定 奉獻
孔子說,天下有兩種大法則:一種是天性,一種是義理。兒女敬愛父母,是天性,這在內心是不能松懈的;做官要為民辦事,是義理,這在天地之間是不能逃避的。
徐育斐的心得是要學會傾聽。上帝給了人類兩只耳朵,所以應當用雙倍的時間去傾聽。傾聽學生的心聲,你才能知道孩子的渴求,才能引領他們走向光明的未來,向社會輸送有用的人才;傾聽民眾的呼聲,你才能知道社會的需要,才能將民情民意傳達給政府,調研報告也才有真實的民間基礎;傾聽黨委、政府的聲音,你才能正確傳達政策方針,在自己周圍凝聚起更多建設現代溫州的力量,才能讓你的學識找到現實的土壤,真正為溫州的經濟社會建設作出貢獻。作為市領導,更要學會傾聽。
當了副市長的徐育斐很忙,但是她不改謙和勤勉、堅定執著的本色。2003年到任之初,作為分管科技的副市長,徐育斐的第一個大任務是組織舉辦2004中國(溫州)科技成果交易會,這對于溫州的產業發展將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在杭州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徐育斐微笑著邀請各路媒體關注溫州的科技發展;對200多所著名院校,徐育斐微笑著發出誠摯邀請,請他們來襄助溫州的發展;對750萬溫州人民和許多渴慕科技提升產業的溫州企業家,徐育斐微笑著請大家當好東道主,投身到推動溫州科技發展的大潮中。
盡管20年來徐育斐一直沒有離開過校園,生活和工作的環境都非常穩定,但走上政府崗位以后,她很快適應了工作,并經受了一次次嚴峻的考驗。2004年8月“云娜”臺風期間,她就在重災區永嘉縣和干部群眾戰斗在一起;在瑞安的一場山林火災中,她的身影也出現在現場。在危急關頭,她的內心也不免閃現過驚慌,但強烈的責任感沒有讓她退卻。她總是堅守崗位,履行職責。
有人說,低于理解的行為是瘋狂,能夠理解的行為是功利,超越理解的行為是愛。徐育斐,就這樣充滿親和力,充滿愛心,臉上永遠帶著淡淡的笑容,認真傾聽百姓的聲音;同時,又充滿理性,滿懷執著,對工作一絲不茍。
徐育斐不是溫州人,但是她說,如果我有根,就要融入溫州的文化,溫州的社會,與溫州人民做朋友。在她看來,自己根本就沒有什么值得炫耀的業績,唯有加倍努力,快馬一鞭,才能不辜負溫州人民的重托。
徐育斐,是溫州市政府最年輕的副市長,民建浙江省委委員、溫州市委會副主委。
走馬上任之初,分管工作千頭萬緒,但她還是經常抽出時間接觸群眾,傾聽群眾的心聲。她覺得市長來自人民,應當還政于民,還權于民。每逢與群眾交談,她的臉上總是掛著一抹淺淺的微笑,充滿智慧、理解和堅毅。溫州人說,她是一個融己于人的女市長。她則說,我就是個平民市長。
任副市長不久,她來到《溫州晚報》開設的熱線,聽取市民對“信用溫州”建設的意見和建議。那晚,鈴聲不斷,建議不斷,交流不斷。早已超過了約定的時間,她仍然微笑著不厭其煩地傾聽。電話中市民們總能夠感受到她的微笑,傾聽到她和藹的聲音:你的建議很好,謝謝你。語言如春風化雨,微笑像清風撲面,拉近了人民群眾和政府的距離。徐育斐不但認真地傾聽,還一一做好記錄。她十分珍惜這來自民間的聲音,她說這是我工作的動力和基礎。
上任一年后的“六一”兒童節,徐育斐來到溫州市第四屆少先隊代表大會開設的“小市長論壇”,與少先隊員們面對面,傾聽他們對溫州建設的意見。孩子們對著這個始終微笑的副市長,就像面對自己的師長,忘記了緊張,爭先恐后地發言。孩子們問她:“你的孩子聽話嗎?”她很認真地回答:“我的孩子很聽話,但我更尊重他自己的意愿。”“你的孩子優秀嗎?”她說:“在每個母親的心里,孩子都是最優秀的。”許多時候,她就是這樣,以一種平等的姿態,傾聽百姓的聲音;以一種積極的作風,盡量滿足群眾的需要。每一個與她接觸過的人,都能感受到這種平等與尊重。
知識分子:謙遜 努力 勤勉
腹有詩書氣自華。徐育斐的親和與謙遜有關,而謙遜則與學識有關。
1979年9月,徐育斐考入杭州商學院商業企業管理專業。這個當今的熱門專業在當時還是全國首次招生。四年的高校教育,使她打下了堅實的知識基礎。
告別大學生活,她來到溫州商業學校任教。自此,她當了20年的教師。教師是一個需要付出無限愛心和耐心的職業,她從中練就了淡泊與寧靜,學會了傾聽與交流。20年,桃李已碩;20年,宏圖亦展。
徐育斐是忙碌的。除了繁重的教學任務,1994年開始,她先后擔任了溫州商業學校營銷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學校商貿學區工商管理學科工作部主任,工商管理系主任等職務。
她20世紀90年代中期受命創建學校的市場營銷專業,到她離開學校時,她一手創建的工商管理系已經擁有6個專業,學生數占全校的1/ 4。社會對于管理人才的需求日漸高漲,學科建設發展很快,加上教師短缺,徐育斐一個人先后上了幾十門課程。這在別人是難以想象的,但是徐育斐的勤勉使她做到了這一點。她將各門課業融會貫通,建立起了完整的知識結構。她熟悉統計學、經濟學、管理學和營銷學,尤其對市場營銷學有較深的造詣。扎實的知識基礎使她的教學工作游刃有余。基于對溫州經濟社會的了解和對專業教學的研究,她對專業建設有獨到的體會和經驗,在國內同行中也有一定的影響。
從1999年到2002年,徐育斐平均每年出版一本教材。她主編的《推銷技巧》、《商品推銷實務》、《營業推廣》、《市場營銷策劃》等相繼問世,并被廣泛使用,多次重印,受到了學界的好評。其中,《商品推銷實務》一書,強化了知識的應用性、針對性和技能的可操作性,體現了新時期教育的特點,被財政部和全國商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作為推薦新教材。《推銷技巧》一書1997年出版后,2003年修訂再版。
徐育斐主持了國內貿易部與丹麥的合作項目“商務模擬教學法的研究、應用與推廣”,這是浙江省教育廳立項課題,并獲得了省人民政府首屆職業技術教育成果二等獎。所謂模擬公司教學法,也稱為商務模擬教學法,就是在仿真的商務環境中,由學生自主地組建公司并作為公司雇員開展工作。公司的業務(如商品、單價、經營方式等)模擬真實的企業。商務模擬公司是一種在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下的教學模式,是我國職業技術教育領域教學方式的一次重大革命。通過這一教學方式,使受訓人員樹立了明確的職業意識,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業精神和創新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使其更懂得與他人合作與共事。學生們還了解了商業活動的規律和商業運作的規則,專業素質得到較大的提高,更熟練地掌握了職業所要求的主要技術和關鍵能力。
徐育斐還承擔了浙江省教育廳立項的“入世后溫州鞋業發展戰略”課題,擔任課題主持人;2002年,她完成了MBA學位論文《論戰略決策中的企業家精神》。
成果的背后,凝聚了多少汗水與心血!她是一個不吝付出的人。不管教學與行政工作多忙,她從來沒有放松過自己的學習。要做好教師,除了表達能力之外,最基本的還是要看學術水平。管理學科發展非常之快,要想跟上,就必須不斷地學習。2001年6月,她完成廈門大學經濟系政治經濟學專業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的學習,獲結業證書;2002年9月,她修完澳門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MBA)學位課程,并被授予碩士學位(MBA);2002年9月至2003年5月,脫產在復旦大學管理學院訪問學習;2004年3月開始,她又開始了香港理工大學與浙江大學合辦的EMBA課程學習。
天道酬勤。不管是接受學歷教育,還是短訓長修,甚至一個講座,她都認真投入。她放開思想,不斷汲取知識海洋的養分。她相信,唯有耕耘才有收獲,唯有今日的腳踏實地才有明天的高屋建瓴。
民建會員:忠誠 熱切 盡責
徐育斐總是認真出色地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履行作為民建會員應盡的各項義務。她常說,有些事情不是你喜歡去做,而是必須去做,這就是責任的全部意義。如同中國眾多優秀的知識分子,她的眼光從未離開過火熱的時代,也從不放棄任何報效國家和人民的機會。這樣的稟賦,也是徐育斐后來走上溫州市領導崗位后角色得以順利轉換的原因。
徐育斐總是把每一個工作機會當作一個學習和發展的機會。她認為,每一件事只要認真投入,對人生總是有所裨益的。她總是樂于接受上級交給的各項任務,從不推脫或挑肥揀瘦,甘愿超負荷地工作。
命運總是回報對生活充滿熱忱和向往的人。她在不同的工作中學習到很多東西。有些任務接手之初,困難不斷,障礙重重,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急功近利者往往因此退避三舍,但是徐育斐卻欣然接受,并且甘之如飴。
1998年3月,徐育斐任溫州市政協委員。1998年6月,加入中國民主建國會。1999年4月,在浙江省社會主義學院民主黨派中青年骨干培訓班學習。2000年,增補為民建溫州市委委員,擔任民建溫州市委會商業總支主任。2001年11月,當選為民建溫州市委會副主委。2002年5月,當選為民建浙江省委委員。
在擔任溫州市七屆政協委員期間,她平均每年參與一項市政協重點課題的調研,完成課題報告。這些調研關系著溫州經濟生活的重大問題,形成報告以后,給政府的決策提供了全面翔實的資料。
1999年,她參加了市政協重點課題“溫州市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整個調研過程。糧食問題關系國計民生,流通改革關系千家萬戶,作為經濟界的政協委員,她感到責無旁貸。
2000年,她擔任市政協重點課題“轉變政府職能”課題組成員,完成課題報告《淡化管理,強化服務--關于政府職能轉變的思考與建議》。改善溫州的發展軟環境,打造政府服務品牌,后來成為溫州市第九屆黨代會的戰略決策之一。
2001年,她擔任市政協重點課題“溫州市行業協會現狀與對策”課題組成員。溫州的行業協會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起著積極的作用,當時正引起國家有關管理部門的重視。而摸清行業協會的現狀,揚長避短,可使之在企業發展和產業提升的過程中發揮更大作用。可以說這一課題又一次把握住了溫州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大熱點。徐育斐認真參與了整個課題的調研過程。
2002年,在市政協七屆四次全體會議上,徐育斐作題為《盡快建立我市反傾銷應訴工作機制》的大會發言,獲得大會十大優秀發言獎。當時,溫州的打火機、眼鏡等優勢輕工產業,正在遭遇到歐盟、美國等的貿易壁壘,這給溫州經濟界帶來了一個全新的課題。她參與了應對這一局面的課題研究,為政府決策建言獻策。后來溫州眾多企業在政府的支持下,積極參與反傾銷應訴,相關職能部門建立公平貿易預警機制,為溫州企業更好地參與國際競爭提供了保障。
2003年,她參與市政協重點課題“溫州市第三產業發展的現狀與對策”的調研并完成課題總報告。該報告敏銳地指出,盡管溫州第三產業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經濟發展的要求還有相當的距離;與經濟發達地區相比,在經濟總量、產業結構和層次、企業規模及增長質量等方面仍有許多問題和不足;仍然存在體制和管理方面的制約因素,應引起高度關注。報告經過調研分析,建議溫州第三產業發展的總體思路應是:圍繞建設“現代化新溫州”和打造“國際性輕工城”的戰略目標,鞏固并改造傳統第三產業,著力培育現代第三產業,引導發展新興第三產業,選擇重點行業進行扶持和培育。以科技信息為先導,以現代商貿、現代物流、金融保險、旅游服務為支柱,以教育、交通、通訊為基礎,努力構筑溫州第三產業的完整系統。
凡此種種,沒有一個課題不需要大量的調研和繁重的案頭工作。但是徐育斐從來沒有把它當作苦差使,在她看來,這些調研都是一個經濟界的知識分子發揮作用、回報國家和人民的機會。
徐育斐有豐厚的學養作為“慧眼”,有熱心報效社會的責任心,所以她能為溫州經濟的發展“診脈”,為溫州的經濟建設出力。
年輕的女市長:平和 堅定 奉獻
孔子說,天下有兩種大法則:一種是天性,一種是義理。兒女敬愛父母,是天性,這在內心是不能松懈的;做官要為民辦事,是義理,這在天地之間是不能逃避的。
徐育斐的心得是要學會傾聽。上帝給了人類兩只耳朵,所以應當用雙倍的時間去傾聽。傾聽學生的心聲,你才能知道孩子的渴求,才能引領他們走向光明的未來,向社會輸送有用的人才;傾聽民眾的呼聲,你才能知道社會的需要,才能將民情民意傳達給政府,調研報告也才有真實的民間基礎;傾聽黨委、政府的聲音,你才能正確傳達政策方針,在自己周圍凝聚起更多建設現代溫州的力量,才能讓你的學識找到現實的土壤,真正為溫州的經濟社會建設作出貢獻。作為市領導,更要學會傾聽。
當了副市長的徐育斐很忙,但是她不改謙和勤勉、堅定執著的本色。2003年到任之初,作為分管科技的副市長,徐育斐的第一個大任務是組織舉辦2004中國(溫州)科技成果交易會,這對于溫州的產業發展將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在杭州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徐育斐微笑著邀請各路媒體關注溫州的科技發展;對200多所著名院校,徐育斐微笑著發出誠摯邀請,請他們來襄助溫州的發展;對750萬溫州人民和許多渴慕科技提升產業的溫州企業家,徐育斐微笑著請大家當好東道主,投身到推動溫州科技發展的大潮中。
盡管20年來徐育斐一直沒有離開過校園,生活和工作的環境都非常穩定,但走上政府崗位以后,她很快適應了工作,并經受了一次次嚴峻的考驗。2004年8月“云娜”臺風期間,她就在重災區永嘉縣和干部群眾戰斗在一起;在瑞安的一場山林火災中,她的身影也出現在現場。在危急關頭,她的內心也不免閃現過驚慌,但強烈的責任感沒有讓她退卻。她總是堅守崗位,履行職責。
有人說,低于理解的行為是瘋狂,能夠理解的行為是功利,超越理解的行為是愛。徐育斐,就這樣充滿親和力,充滿愛心,臉上永遠帶著淡淡的笑容,認真傾聽百姓的聲音;同時,又充滿理性,滿懷執著,對工作一絲不茍。
徐育斐不是溫州人,但是她說,如果我有根,就要融入溫州的文化,溫州的社會,與溫州人民做朋友。在她看來,自己根本就沒有什么值得炫耀的業績,唯有加倍努力,快馬一鞭,才能不辜負溫州人民的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