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創業 樂于奉獻
—— 記寧波新光鋼結構有限公司董事長龔明君
發布時間:2010-05-14 09:33:44
|
作者: 崔海波
龔明君看準機遇敢創大業,遇到挫折毫不退縮,堅忍不拔地把企業做大做強。短短幾年,新光公司就成為當時同行中的佼佼者。他“樂于為社會作出一些奉獻,有時甚至作出一些犧牲”的品格,在當地有口皆碑,曾被評為寧波市十大農村杰出青年、十大新鄞州青年,2004年初被發展為鄞州區第三屆青聯委員。
與許多成功人士一樣,龔明君遞過來的精致的名片上印著的頭銜有長長的一串,除了四家朝陽企業的董事長之外,他還兼著不少社會團體的職務。“忙碌充實、年輕有為”八個字是對龔明君最貼切的寫照。
春風得意的喜悅都是相似的,但每個人追求成功的過程卻各有一番曲折。龔明君的奮斗故事得從20年前的放羊生涯講起。
章水鎮是鄞州區經濟欠發達鄉鎮,位于該鎮皎口水庫上游大山深處的半坑村是全區幾個最貧困村之一,龔明君就生長在這個窮鄉僻壤。1984年初中畢業,雖然成績優異,無奈家境貧寒,他只好告別校園,放下心愛的書包,開始寂寞無聊的牧羊生活。那年,龔明君17歲,在人生的花季,品嘗的是生活的愁苦,他不甘心一輩子苦守著貧困。農村孩子走出大山的途徑大同小異,要么做學徒,要么做小工。19歲那年,龔明君拜師學做木匠,經過一年的勤學苦練,次年他開始背著工具箱獨自上門找業務,后來還開辦過木材加工廠以及門市部,幾經闖蕩,總算積累了一點資金。
1999年,中國改革開放力度進一步加大,加入WTO勝券在握。已經在商海中沉浮了幾年的龔明君根據了解到的各種資訊,敏銳地考慮到入世以后,許多國外的大公司要進駐中國,國內的企業要與國際接軌,標準化廠房、庫房、商場建設的市場前景一定看好。經過再三考慮,他在寧波市區租場地創辦了寧波大寧鋼結構有限公司,由于實力有限,只能算是小打小鬧。不久他又與人合股成立了寧波新光鋼結構有限公司,龔明君擔任副董事長、總經理。正當事業蒸蒸日上之際,2001年,合作伙伴突然提出退股,并示意如果龔明君退股的話,他愿意并且有能力獨立擁有新光鋼結構有限公司。龔明君面臨人生和事業中的又一大難題。他愛自己苦心經營起來并且日漸壯大的公司,實在舍不得放棄。可他的資金實力還根本談不上雄厚,想獨立擁有公司意味著必須立即籌集400萬元資金支付給對方,并還清企業的債務。龔明君的性格是:無論處境多么艱難,志在必得,不言放棄。那些日子,他的資金壓力和心理壓力是前所未有的,經過日夜奔波、多方籌措,終于在規定時間內交付了400萬元。幾近山窮水盡,又見柳暗花明,龔明君終于獨立擁有了自己傾注了所有心血的公司。
市場形勢不出龔明君所料。這幾年,寧波市的鋼結構材料需求量逐年遞增,鋼結構建筑如雨后春筍般崛起。龔明君的作品遍及寧波城鄉,并逐漸向市外、省外擴張,大榭島的海菱大廈、鄞州中心區的奧克斯空調車間、天宮莊園果汁果酒廠房、寧波市區的家緣市場等標準化建筑都是新光人搭建的。2003年新光鋼結構有限公司產值超過1個億。良好的信譽和優質的工程使龔明君在建筑市場的口碑極好。
有市場、有利潤就會有許多人群起而效之。在短短幾年時間里,僅鄞州區就冒出了20多家大大小小的鋼結構企業,行業內部良莠不齊,泥沙俱下。2001年,寧波市質監局為規范建筑市場,組織專家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質量檢查。由于鋼結構行業是一個新興的行業,當時寧波的質檢部門還沒有建立起一套系統而完善的檢測標準,于是他們聘請新光鋼結構公司的高級工程師參與檢查測試評定,檢測儀器也是新光公司出借的超聲波探傷儀器。龔明君為自己能向質監部門提供檢測儀器共同督促規范這一市場感到自豪,作為行業大哥大,他非常希望寧波的鋼結構行業能健康有序地發展下去。
隨著業務量的不斷增加,龔明君的“胃口”也漸漸變大,他將目光投向了西部,在廣西柳州市設立分公司,決意開拓西部市場。
龔明君認為人生的價值不僅僅是為自己創造財富,還必須為社會作出一些奉獻,有時甚至是作出一些犧牲。2000年上半年,新光鋼結構有限公司四層辦公樓正在按藍圖熱火朝天地建設之際,突然接到通知,中心區22萬伏的高壓線要從辦公樓頂上過,這意味著房子只能建兩層。而當時,基礎設施等前期工作都已經按照四層樓建設的要求做了,損失是很大的。按照當時的情況,政府部門必須賠付給龔明君100萬元損失。但是龔明君想,這一條高壓線路牽涉到的單位不止他們一家,如果大家都索賠,政府部門的壓力一定很大,再說電力設施建設也是為了中心區內所有企業提供電力保障,在這種情況下,應該“舍小家、為大家”,于是龔明君毅然提出愿意為供電部門無償提供方便。
2003年,龔明君被評為寧波市十大農村杰出青年;2004年初被發展為鄞州區第三屆青聯委員,“五四”期間又被授予十大新鄞州青年稱號;同年,他還被吸收為民建會員。這一系列榮譽促使龔明君在追求事業更大發展的同時,積極參政議政,并將財富回報社會。事實上,以龔明君慷慨大方、樂善好施的性格,早在創業之初剛剛有一點積蓄的時候,他就熱衷于向弱勢群體捐錢捐物。逢年過節,他會為家鄉的老人們送錢送物,捐資為他們建造老年活動室,請來劇團為父老鄉親表演喜聞樂見的戲曲。“非典”時期,他給附近小學送去2萬元錢用于購買防“非典”用品。與貧寒學子結對助學,幫助山民推銷滯銷農產品……2004年上半年,鄞州西鄉一個名叫梅龍的山村發生火災,兩戶山民的4間房屋被燒毀。民建鄞州支部發動會員捐資救災,剛剛編入民建鄞州支部的龔明君積極響應,捐款3000元。
作為寧波市“十大農村杰出青年”稱號的獲得者,龔明君還積極支持共青團寧波市委和鄞州區委的各項工作。2004年初,寧波市委宣傳部和團市委決定在寧波市區建立2000個“青年之窗”,這是一種融商業性和公益性于一體的新的宣傳窗口。原先承辦此項業務的一家廣告公司由于種種原因無力繼續下去,龔明君了解到這是一項扶持寧波城鄉青年創業的大好事,立即出資800萬元,成立頂峰廣告傳媒有限公司和青年創業工作室,全力支持團市委的工作。短短幾個月時間,一只只漂亮的廣告牌豎立在寧波街頭,成為都市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勇于創業、樂于奉獻,龔明君就是在創造與付出中追求著人生的最大價值。
與許多成功人士一樣,龔明君遞過來的精致的名片上印著的頭銜有長長的一串,除了四家朝陽企業的董事長之外,他還兼著不少社會團體的職務。“忙碌充實、年輕有為”八個字是對龔明君最貼切的寫照。
春風得意的喜悅都是相似的,但每個人追求成功的過程卻各有一番曲折。龔明君的奮斗故事得從20年前的放羊生涯講起。
章水鎮是鄞州區經濟欠發達鄉鎮,位于該鎮皎口水庫上游大山深處的半坑村是全區幾個最貧困村之一,龔明君就生長在這個窮鄉僻壤。1984年初中畢業,雖然成績優異,無奈家境貧寒,他只好告別校園,放下心愛的書包,開始寂寞無聊的牧羊生活。那年,龔明君17歲,在人生的花季,品嘗的是生活的愁苦,他不甘心一輩子苦守著貧困。農村孩子走出大山的途徑大同小異,要么做學徒,要么做小工。19歲那年,龔明君拜師學做木匠,經過一年的勤學苦練,次年他開始背著工具箱獨自上門找業務,后來還開辦過木材加工廠以及門市部,幾經闖蕩,總算積累了一點資金。
1999年,中國改革開放力度進一步加大,加入WTO勝券在握。已經在商海中沉浮了幾年的龔明君根據了解到的各種資訊,敏銳地考慮到入世以后,許多國外的大公司要進駐中國,國內的企業要與國際接軌,標準化廠房、庫房、商場建設的市場前景一定看好。經過再三考慮,他在寧波市區租場地創辦了寧波大寧鋼結構有限公司,由于實力有限,只能算是小打小鬧。不久他又與人合股成立了寧波新光鋼結構有限公司,龔明君擔任副董事長、總經理。正當事業蒸蒸日上之際,2001年,合作伙伴突然提出退股,并示意如果龔明君退股的話,他愿意并且有能力獨立擁有新光鋼結構有限公司。龔明君面臨人生和事業中的又一大難題。他愛自己苦心經營起來并且日漸壯大的公司,實在舍不得放棄。可他的資金實力還根本談不上雄厚,想獨立擁有公司意味著必須立即籌集400萬元資金支付給對方,并還清企業的債務。龔明君的性格是:無論處境多么艱難,志在必得,不言放棄。那些日子,他的資金壓力和心理壓力是前所未有的,經過日夜奔波、多方籌措,終于在規定時間內交付了400萬元。幾近山窮水盡,又見柳暗花明,龔明君終于獨立擁有了自己傾注了所有心血的公司。
市場形勢不出龔明君所料。這幾年,寧波市的鋼結構材料需求量逐年遞增,鋼結構建筑如雨后春筍般崛起。龔明君的作品遍及寧波城鄉,并逐漸向市外、省外擴張,大榭島的海菱大廈、鄞州中心區的奧克斯空調車間、天宮莊園果汁果酒廠房、寧波市區的家緣市場等標準化建筑都是新光人搭建的。2003年新光鋼結構有限公司產值超過1個億。良好的信譽和優質的工程使龔明君在建筑市場的口碑極好。
有市場、有利潤就會有許多人群起而效之。在短短幾年時間里,僅鄞州區就冒出了20多家大大小小的鋼結構企業,行業內部良莠不齊,泥沙俱下。2001年,寧波市質監局為規范建筑市場,組織專家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質量檢查。由于鋼結構行業是一個新興的行業,當時寧波的質檢部門還沒有建立起一套系統而完善的檢測標準,于是他們聘請新光鋼結構公司的高級工程師參與檢查測試評定,檢測儀器也是新光公司出借的超聲波探傷儀器。龔明君為自己能向質監部門提供檢測儀器共同督促規范這一市場感到自豪,作為行業大哥大,他非常希望寧波的鋼結構行業能健康有序地發展下去。
隨著業務量的不斷增加,龔明君的“胃口”也漸漸變大,他將目光投向了西部,在廣西柳州市設立分公司,決意開拓西部市場。
龔明君認為人生的價值不僅僅是為自己創造財富,還必須為社會作出一些奉獻,有時甚至是作出一些犧牲。2000年上半年,新光鋼結構有限公司四層辦公樓正在按藍圖熱火朝天地建設之際,突然接到通知,中心區22萬伏的高壓線要從辦公樓頂上過,這意味著房子只能建兩層。而當時,基礎設施等前期工作都已經按照四層樓建設的要求做了,損失是很大的。按照當時的情況,政府部門必須賠付給龔明君100萬元損失。但是龔明君想,這一條高壓線路牽涉到的單位不止他們一家,如果大家都索賠,政府部門的壓力一定很大,再說電力設施建設也是為了中心區內所有企業提供電力保障,在這種情況下,應該“舍小家、為大家”,于是龔明君毅然提出愿意為供電部門無償提供方便。
2003年,龔明君被評為寧波市十大農村杰出青年;2004年初被發展為鄞州區第三屆青聯委員,“五四”期間又被授予十大新鄞州青年稱號;同年,他還被吸收為民建會員。這一系列榮譽促使龔明君在追求事業更大發展的同時,積極參政議政,并將財富回報社會。事實上,以龔明君慷慨大方、樂善好施的性格,早在創業之初剛剛有一點積蓄的時候,他就熱衷于向弱勢群體捐錢捐物。逢年過節,他會為家鄉的老人們送錢送物,捐資為他們建造老年活動室,請來劇團為父老鄉親表演喜聞樂見的戲曲。“非典”時期,他給附近小學送去2萬元錢用于購買防“非典”用品。與貧寒學子結對助學,幫助山民推銷滯銷農產品……2004年上半年,鄞州西鄉一個名叫梅龍的山村發生火災,兩戶山民的4間房屋被燒毀。民建鄞州支部發動會員捐資救災,剛剛編入民建鄞州支部的龔明君積極響應,捐款3000元。
作為寧波市“十大農村杰出青年”稱號的獲得者,龔明君還積極支持共青團寧波市委和鄞州區委的各項工作。2004年初,寧波市委宣傳部和團市委決定在寧波市區建立2000個“青年之窗”,這是一種融商業性和公益性于一體的新的宣傳窗口。原先承辦此項業務的一家廣告公司由于種種原因無力繼續下去,龔明君了解到這是一項扶持寧波城鄉青年創業的大好事,立即出資800萬元,成立頂峰廣告傳媒有限公司和青年創業工作室,全力支持團市委的工作。短短幾個月時間,一只只漂亮的廣告牌豎立在寧波街頭,成為都市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勇于創業、樂于奉獻,龔明君就是在創造與付出中追求著人生的最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