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明星
—— 記原杭二棉廠長助理俞敏
發布時間:2010-05-24 11:26:38
|
作者: 壽 遐 丹 妮
一個生于斯長于斯、說著一口地地道道蕭山方言,卻生性大膽、潑辣、勤勞的普通女工,原本可以在為之付出全部青春的國有棉紡織企業,頗有成就感地干到退休的那一天。但是,正當她步入中年之際,企業順應改革的大潮改制重組,該何去何從?她作出了驚人之舉,離開老企業,到民營企業去打工、創業。她的行動既勇敢地證明了自己的能力與品格,也向社會交了一份漂亮的答卷。她,就是原杭二棉廠長助理,今日的“打工明星”——俞敏。
2000年,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人們憧憬著未來。
2000年,對已過不惑之年的俞敏而言,不管是時間的巧合,還是機遇的碰撞,總之這一年,她鼓足勇氣,掀開了人生新的一頁。
因為在此之前,她有一個令人羨慕的崗位--杭州第二棉紡織廠廠長助理。也許,換了別人,經過自己多年苦苦奮斗取得了國企高級管理人員的職位,會安于現狀,在重組企業里再謀一個相似的職位,何況那時企業又是那么需要她。但她卻恰恰出人意料地舍棄了26年的“鐵飯碗”,去民營企業迎接新的挑戰,開創一片新天地。
提起原杭二棉,老杭州都知道它曾是浙江紡織行業主要的國有大中型骨干企業之一。2000年企業面臨破產轉制,俞敏作為改制領導小組成員之一,和大家一起,僅用3個月時間,解決了一個個十分棘手的轉制重組問題,為企業成功轉制立下了汗馬功勞。當轉制后的新企業--杭州中匯棉紡織有限公司即將掛牌營運時,俞敏卻萌生了重新創業的念頭。
2001年1月8日這天,寒風凜冽地吹著,剛剛揮別國企的俞敏卻沒有感到一絲寒意,她和普通的待業人員一樣,親自跑到浙江省高級人才招聘會。最后,她把目光鎖定在襯布行業的龍頭企業--浙江湖州金三發集團(KINGSAFE)上,當時他們正在招聘副總裁,但由于年齡、學歷、專業的苛刻要求,不知嚇退了多少人。此時,只要她稍稍猶豫一下,也很可能就與這個職位擦肩而過了。但她生性是不服輸的人,她站下了。盡管年齡、學歷不符合他們的要求,但她豐富的經歷、自信的言談以及舉手投足間所散發出來的管理者的魄力征服了負責招聘的工作人員,就連后來聞訊趕來的金三發集團的老總嚴華榮也對俞敏表示了極大的認可。于是,2001年1月18日,她順利地成為了金三發集團的副總裁。
剛上任時,工作進展得并不順利,因為金三發集團擁有七個分公司,是個完全的私營企業,管理程序和作息時間與國企有很多不同。俞敏沒有為困難所懼,她每天下分公司與工人一同進車間,親自檢查生產線,核對產品的型號、顏色等;與技術人員研發新產品,常常忙得顧不上吃飯,有時甚至一夜忙到天亮。由于她的管理能力強,又是紡織業行家,也更因為她那敢拼敢吃苦的干勁,不久,她就將金三發集團無紡布事業部下屬的四個分公司管理得井井有條。在金三發集團近一年的工作,不但使俞敏得到了人們的充分信任,而且也為她今后管理私營企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在業內,她的名氣越來越大,已經有不少公司想請她去幫忙。其中就有一位是嚴總的朋友,他轉制進金華布廠,新投入2千萬元資金,上了2萬紗錠,但投產一年多,產量、質量一直達不到預期目標,設備運轉效率極低。他打聽到俞敏原是搞棉紡織技術管理的,于是請求嚴總割愛讓她幫助金嶺集團渡過難關,嚴總問俞敏愿不愿意被借用,她答應了。
她以金嶺集團棉紡織公司經理的身份來到金華,又一次面臨挑戰。這次她有備而來,帶著信心、決心和一份極大的信任。她通過新技術、新工藝在配套管理上做文章,經過10個月的整頓,企業起死回生,生產銷售都順利走上了正常軌道。在后來的歡送宴上,金嶺集團的老總賈先生對俞敏的工作成績給予了高度評價:“金嶺集團的功勞簿上將永遠記載著你對公司的貢獻,金嶺人也永遠不會忘記你!”
金三發集團和金嶺集團都再三高薪挽留她,但這時的俞敏已無心安逸的狀態,她選擇了第三次挑戰。應諸暨浙江襪業有限公司老總洪冬英女士的邀請,她出任了浙江襪業公司總經理助理一職,負責公司日常管理和發展規劃等工作。
浙江襪業有限公司是集生產、銷售、科研、產品開發于一體的大型襪子生產企業,是諸暨塊狀經濟的領頭羊。襪業對俞敏來說是個陌生的行業,一個門外漢想在此立足,難度可想而知。于是她從頭學起,每天起早貪黑地抓生產、管銷售,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一個不懂行的人能管理好這么大一個公司嗎?開始有些人不服氣,可事實勝于雄辯,俞敏不但在極短的時間內搞清了各環節的工作,對一些環節做了改良,同時還發現了一些可以提高改進的地方。她首先從宣傳品牌上下功夫,無論是與客戶接觸還是參加襪業博覽會,她都極善于抓住機會,運用各種手段,強勢宣傳、推廣,從而極大地提高了企業產品的知名度。
接著,她又傾注大量的心血策劃新廠房的建設,應用了原紡織企業廠房空調安裝原理,以國內最低價格的優質設備,安裝建設出國內襪業企業中第一家先進的現代化廠房,為企業節約了可觀的成本。公司僅用11個月時間完成的新廠房已經成為國內襪業行業的樣板廠房。
短短一年時間,她為企業創造的效益和成績不僅得到了企業的認可,也得到了社會的肯定。2003年,她光榮地當選為紹興市人大代表。從此,她在追求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又多了一份社會責任。
常言道:機遇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每個和俞敏共事過的人都認為她在企業管理上是把好手,不少人還向她討教成為優秀的企業管理者的經驗。對此,俞敏總是淡淡一笑,因為她深知要具備一個優秀企業管理者的要素,如意志品質、人格魅力、社交技巧……這一切都必須經過長時間的磨礪。
她做任何事情都愛全身心地投入,力求把事情做到最好。在浙江襪業,有一次公司接了一批日本的訂單,時間很緊,可生產線上還在做俄羅斯客戶的一批襪子,根本不可能馬上將其投入生產。
時間一天天過去,眼看著離日本訂單的發貨期還有近半個月的時間,其他人都認為這次一定來不及了,如果任務不能如期完成,公司將因此賠償延期的違約金,信譽也會受到損失。
對于一個企業來說,信譽是企業占領市場的有力武器,甚至是企業的靈魂。在這關鍵時刻,俞敏挑起了重擔,她認為不到最后一刻決不能放棄。
于是,她通過周密安排,讓公司所有生產線分段生產,又分派大部分任務給平常有業務聯系的加工單位。那幾天,全公司上下一派緊張繁忙的景象,每個工人都被她的熱情所感染,在她的指揮下,大家形成一股戰勝困難的合力,進度快得驚人。當工人們按時把幾萬雙襪子裝入開往上海港的集裝箱時,正好離發貨時間還有一天。她這才松了一口氣,貨可以按時送達日本,公司的信譽保住了。
這些年來,俞敏雖然身處管理職位卻從來不以權謀私。她曾說過:“以前杭二棉的一根紗一塊布都是國家的,國家的東西沒有任何一個人有權將它占為己有。而現在私營企業里的每件東西都是老板的,別人的東西沒有經主人允許誰也不能動。”這話聽起來樸實,但字字句句都表明她的品格,她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當時她在浙江襪業工作,每次出完貨都有許多備用的襪子留下作為存貨,但她從來不擅自拿公司的一雙襪子。一次,有個公司想向浙江襪業進一批精品襪,來人是她的熟人,由她負責接待。這事最后沒談成,臨了他們要走了幾盒襪子。即便這幾盒小小的襪子,她仍堅持自己掏腰包。正是這種品格,使她在職工中間樹立了良好的威信,也促成了她今日的成就。
靈活的社交手腕和干練的行事風格,使她十分善于和客戶打交道。在廠里她不僅監管生產,同時還要負責銷售事宜。在常年的銷售管理中她結識了許多客戶朋友,這些人遍布五湖四海,這樣龐大的人際關系網從某個方面講是個人的一種優勢。但她是個極講原則的人,她認為別人聘用她是因為欣賞她的個人才能,她決不會將以前的客戶名單提供給下一個“雇主”。她覺得這既是對以前老總負責,也是對現在老總的尊重。多年來她一直堅持著這個原則,不曾放棄過。她的堅持是為別人著想,也為自己贏得了更多的尊重。
“工作著是美麗的”,因為追求這份美麗,她可以不知疲倦地工作,投入其中幾乎達到忘我的境界。在浙江襪業那段時間,按規定她每兩個星期可以回家一次,可是她有時一忙起來,甚至兩個月都未曾回一趟家。2003年夏天,她終因操勞過度而住進了醫院。開始,家人以為她會因此接受教訓,可剛出院沒幾天,她又跑到浙江襪業的新工地忙碌去了。這幾年由于辛勞,她的人好像也老得很快。愛人和女兒心疼她,常勸她別這么勞碌,可以讓別人分擔一些,而她總是笑笑說:“能者多勞嘛。”
俞敏就是這樣一個敢于接受挑戰,而且在挑戰面前無所畏懼的女性。幾年來,她的努力奮斗,使她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擊敗了一個個挫折,取得了一個個成功。不久前,她又以紹興地區聘用外地高級人才為本地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典型,光榮地出席了浙江省第五屆婦女代表大會。
2000年,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人們憧憬著未來。
2000年,對已過不惑之年的俞敏而言,不管是時間的巧合,還是機遇的碰撞,總之這一年,她鼓足勇氣,掀開了人生新的一頁。
因為在此之前,她有一個令人羨慕的崗位--杭州第二棉紡織廠廠長助理。也許,換了別人,經過自己多年苦苦奮斗取得了國企高級管理人員的職位,會安于現狀,在重組企業里再謀一個相似的職位,何況那時企業又是那么需要她。但她卻恰恰出人意料地舍棄了26年的“鐵飯碗”,去民營企業迎接新的挑戰,開創一片新天地。
提起原杭二棉,老杭州都知道它曾是浙江紡織行業主要的國有大中型骨干企業之一。2000年企業面臨破產轉制,俞敏作為改制領導小組成員之一,和大家一起,僅用3個月時間,解決了一個個十分棘手的轉制重組問題,為企業成功轉制立下了汗馬功勞。當轉制后的新企業--杭州中匯棉紡織有限公司即將掛牌營運時,俞敏卻萌生了重新創業的念頭。
2001年1月8日這天,寒風凜冽地吹著,剛剛揮別國企的俞敏卻沒有感到一絲寒意,她和普通的待業人員一樣,親自跑到浙江省高級人才招聘會。最后,她把目光鎖定在襯布行業的龍頭企業--浙江湖州金三發集團(KINGSAFE)上,當時他們正在招聘副總裁,但由于年齡、學歷、專業的苛刻要求,不知嚇退了多少人。此時,只要她稍稍猶豫一下,也很可能就與這個職位擦肩而過了。但她生性是不服輸的人,她站下了。盡管年齡、學歷不符合他們的要求,但她豐富的經歷、自信的言談以及舉手投足間所散發出來的管理者的魄力征服了負責招聘的工作人員,就連后來聞訊趕來的金三發集團的老總嚴華榮也對俞敏表示了極大的認可。于是,2001年1月18日,她順利地成為了金三發集團的副總裁。
剛上任時,工作進展得并不順利,因為金三發集團擁有七個分公司,是個完全的私營企業,管理程序和作息時間與國企有很多不同。俞敏沒有為困難所懼,她每天下分公司與工人一同進車間,親自檢查生產線,核對產品的型號、顏色等;與技術人員研發新產品,常常忙得顧不上吃飯,有時甚至一夜忙到天亮。由于她的管理能力強,又是紡織業行家,也更因為她那敢拼敢吃苦的干勁,不久,她就將金三發集團無紡布事業部下屬的四個分公司管理得井井有條。在金三發集團近一年的工作,不但使俞敏得到了人們的充分信任,而且也為她今后管理私營企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在業內,她的名氣越來越大,已經有不少公司想請她去幫忙。其中就有一位是嚴總的朋友,他轉制進金華布廠,新投入2千萬元資金,上了2萬紗錠,但投產一年多,產量、質量一直達不到預期目標,設備運轉效率極低。他打聽到俞敏原是搞棉紡織技術管理的,于是請求嚴總割愛讓她幫助金嶺集團渡過難關,嚴總問俞敏愿不愿意被借用,她答應了。
她以金嶺集團棉紡織公司經理的身份來到金華,又一次面臨挑戰。這次她有備而來,帶著信心、決心和一份極大的信任。她通過新技術、新工藝在配套管理上做文章,經過10個月的整頓,企業起死回生,生產銷售都順利走上了正常軌道。在后來的歡送宴上,金嶺集團的老總賈先生對俞敏的工作成績給予了高度評價:“金嶺集團的功勞簿上將永遠記載著你對公司的貢獻,金嶺人也永遠不會忘記你!”
金三發集團和金嶺集團都再三高薪挽留她,但這時的俞敏已無心安逸的狀態,她選擇了第三次挑戰。應諸暨浙江襪業有限公司老總洪冬英女士的邀請,她出任了浙江襪業公司總經理助理一職,負責公司日常管理和發展規劃等工作。
浙江襪業有限公司是集生產、銷售、科研、產品開發于一體的大型襪子生產企業,是諸暨塊狀經濟的領頭羊。襪業對俞敏來說是個陌生的行業,一個門外漢想在此立足,難度可想而知。于是她從頭學起,每天起早貪黑地抓生產、管銷售,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一個不懂行的人能管理好這么大一個公司嗎?開始有些人不服氣,可事實勝于雄辯,俞敏不但在極短的時間內搞清了各環節的工作,對一些環節做了改良,同時還發現了一些可以提高改進的地方。她首先從宣傳品牌上下功夫,無論是與客戶接觸還是參加襪業博覽會,她都極善于抓住機會,運用各種手段,強勢宣傳、推廣,從而極大地提高了企業產品的知名度。
接著,她又傾注大量的心血策劃新廠房的建設,應用了原紡織企業廠房空調安裝原理,以國內最低價格的優質設備,安裝建設出國內襪業企業中第一家先進的現代化廠房,為企業節約了可觀的成本。公司僅用11個月時間完成的新廠房已經成為國內襪業行業的樣板廠房。
短短一年時間,她為企業創造的效益和成績不僅得到了企業的認可,也得到了社會的肯定。2003年,她光榮地當選為紹興市人大代表。從此,她在追求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又多了一份社會責任。
常言道:機遇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每個和俞敏共事過的人都認為她在企業管理上是把好手,不少人還向她討教成為優秀的企業管理者的經驗。對此,俞敏總是淡淡一笑,因為她深知要具備一個優秀企業管理者的要素,如意志品質、人格魅力、社交技巧……這一切都必須經過長時間的磨礪。
她做任何事情都愛全身心地投入,力求把事情做到最好。在浙江襪業,有一次公司接了一批日本的訂單,時間很緊,可生產線上還在做俄羅斯客戶的一批襪子,根本不可能馬上將其投入生產。
時間一天天過去,眼看著離日本訂單的發貨期還有近半個月的時間,其他人都認為這次一定來不及了,如果任務不能如期完成,公司將因此賠償延期的違約金,信譽也會受到損失。
對于一個企業來說,信譽是企業占領市場的有力武器,甚至是企業的靈魂。在這關鍵時刻,俞敏挑起了重擔,她認為不到最后一刻決不能放棄。
于是,她通過周密安排,讓公司所有生產線分段生產,又分派大部分任務給平常有業務聯系的加工單位。那幾天,全公司上下一派緊張繁忙的景象,每個工人都被她的熱情所感染,在她的指揮下,大家形成一股戰勝困難的合力,進度快得驚人。當工人們按時把幾萬雙襪子裝入開往上海港的集裝箱時,正好離發貨時間還有一天。她這才松了一口氣,貨可以按時送達日本,公司的信譽保住了。
這些年來,俞敏雖然身處管理職位卻從來不以權謀私。她曾說過:“以前杭二棉的一根紗一塊布都是國家的,國家的東西沒有任何一個人有權將它占為己有。而現在私營企業里的每件東西都是老板的,別人的東西沒有經主人允許誰也不能動。”這話聽起來樸實,但字字句句都表明她的品格,她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當時她在浙江襪業工作,每次出完貨都有許多備用的襪子留下作為存貨,但她從來不擅自拿公司的一雙襪子。一次,有個公司想向浙江襪業進一批精品襪,來人是她的熟人,由她負責接待。這事最后沒談成,臨了他們要走了幾盒襪子。即便這幾盒小小的襪子,她仍堅持自己掏腰包。正是這種品格,使她在職工中間樹立了良好的威信,也促成了她今日的成就。
靈活的社交手腕和干練的行事風格,使她十分善于和客戶打交道。在廠里她不僅監管生產,同時還要負責銷售事宜。在常年的銷售管理中她結識了許多客戶朋友,這些人遍布五湖四海,這樣龐大的人際關系網從某個方面講是個人的一種優勢。但她是個極講原則的人,她認為別人聘用她是因為欣賞她的個人才能,她決不會將以前的客戶名單提供給下一個“雇主”。她覺得這既是對以前老總負責,也是對現在老總的尊重。多年來她一直堅持著這個原則,不曾放棄過。她的堅持是為別人著想,也為自己贏得了更多的尊重。
“工作著是美麗的”,因為追求這份美麗,她可以不知疲倦地工作,投入其中幾乎達到忘我的境界。在浙江襪業那段時間,按規定她每兩個星期可以回家一次,可是她有時一忙起來,甚至兩個月都未曾回一趟家。2003年夏天,她終因操勞過度而住進了醫院。開始,家人以為她會因此接受教訓,可剛出院沒幾天,她又跑到浙江襪業的新工地忙碌去了。這幾年由于辛勞,她的人好像也老得很快。愛人和女兒心疼她,常勸她別這么勞碌,可以讓別人分擔一些,而她總是笑笑說:“能者多勞嘛。”
俞敏就是這樣一個敢于接受挑戰,而且在挑戰面前無所畏懼的女性。幾年來,她的努力奮斗,使她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擊敗了一個個挫折,取得了一個個成功。不久前,她又以紹興地區聘用外地高級人才為本地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典型,光榮地出席了浙江省第五屆婦女代表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