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戰商海十六年
—— 記同方聯合控股集團董事長朱志平
發布時間:2010-05-24 15:15:35
|
作者: 姚恩育
提起民建會員、浙江省個私(民營)協會副會長朱志平的商海歷程,很多人會選擇用“傳奇”這兩個字來形容。不熟悉他的人,認為他的財富積累過程是個傳奇;而熟悉他的人,則認為他的傳奇在于他能不斷舍棄原有的基業,再去開創新的天地,而且能在不同的領域里屢戰屢捷。
杭州的金秋,格外溫暖也格外明亮。披著一身秋日的陽光,鳳起路口的同方財富大廈顯得格外耀眼。從朱志平辦公室的窗口望去,正好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它。我忍不住想,在大廈建設的日日夜夜,朱志平有多少次曾像我現在這樣,從窗口望出去,又曾有多少次在心底默默描繪今日大廈巍然矗立的情景呢?然而,這問題我終究沒有問出口,因為初見朱志平的我,完全驚愕于他平實的外表,而把這些細枝末節的問題拋到了九霄云外。
掘得商海第一桶金
朱志平的創業史,竟是開始于400元錢,在今天聽來,這個數字本身就意味著一個傳奇。那是在1988年,剛參加工作一年的朱志平放棄了在杭州市工業普查辦的穩定工作,毅然辭職投身商海,創立了他的第一家公司--華泰制衣。當時,他的全部資產只有400元人民幣。
看似沖動的行為背后其實有著深刻的思考:衣食住行,家家戶戶都離不開。而當時的服裝行業成本低、市場需求大,只要能做出質優價平的適銷產品,就不會是一次冒險。為此,朱志平專門趕回家鄉找來縫紉工,又打開了寧波的銷售市場,事實證明他的分析沒有錯。這400元錢在短短的三年內增至上百萬元。
牛刀小試,給朱志平帶來的不僅僅是資本發展的原始積累,還磨礪了他的眼光和思路,他開始準備下一次出發。
十年搏擊造就股市傳奇
朱志平在股市的傳奇故事,至今為杭城股民津津樂道。1990年,朱志平放棄正在穩步發展的華泰制衣,以初學者的身份踏入股市。和很多博運氣的人不同的是,朱志平一直相信成功不能靠僥幸。不懂,就千方百計找書找資料;沒有專業軟件,就手繪曲線圖,那時候朱志平的桌頭案邊,到處堆滿了股票的資料和圖表。天道酬勤,一年后,他就成為杭州最早的股評家之一;十年間,他的財富翻了幾番,增至幾億。
一開始,朱志平只在二級市場闖蕩,但是會摸門道的他很快發現二級市場風險太大,今天賺了,明天或許會虧更多。于是,經過一番摸索,朱志平開始進入證券市場,并很快成為業內有名的人物。
四川成都有個地方叫紅廟子,那是一條很小的街,不用一刻鐘,就可走個來回。可1993年這里的股票集市全國聞名,每天進出達十萬人次。正是由于紅廟子現象,成都被國務院定位為西南的金融中心。而那時紅廟子的人都知道,杭州朱志平一到,所有紅廟子一級半市場的股票都是要漲的。
外人看來,股市十年,朱志平可謂名利雙收。但只有他自己知道,這些錢來得多么不容易;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曾多少次因股市的巨大風險而心悸。因此,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在他獲得巨大成功、股民們正瘋狂涌入股市時,朱志平再次改弦更張,選擇了退出。2001年,朱志平全身而退。站在2004年的秋日,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認,這次退出,更成全了股市的一個傳奇。
十年闖蕩,十年輝煌,在股市搏擊的十年里,朱志平已經成為一個符號,一個標志股市傳奇的符號。至今朱志平還懷念在股市浮沉的10年時光。在那些日子里,他獲得的不只是金錢,還有跳躍性的思維和戰勝“劣根性”的魄力。在他眼中,束縛人們發展的正是人性:“人總是在好的時候舍不得收手,特別貪婪,而在壞的時候就卻步,還總是主觀地企求一切朝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這些寶貴的認識,讓他能站在一定的高度看問題,而不至于頭腦發熱。
弄潮兒永向潮頭立
朱志平憑借令人吃驚的市場洞察力,在離開股市之前,就選擇了樓市作為自己下一步的進攻方向。這不能不讓人佩服他把握經濟浪潮的能力。
2000年,他成立浙江同方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2001年,他收購了浙江省城鄉建設房產開發總公司。之所以選擇收購,是因為城鄉建設有很好的發展平臺,較之成立一家房產公司,再建設到它那樣的信譽和地位,成本要低得多。朱志平在樓市初試啼聲,就一鳴驚人。
2004年,浙江同方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更名為同方聯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旗下擁有全資及控股公司12家,總資產近20億元。
自從收購浙江省城鄉建設房產開發總公司后,同方集團首先確立了“誠信、務實、開拓、進取”的企業宗旨,并將這一宗旨貫穿在企業各個環節的管理和經營上。朱志平認為,“誠信、務實”對于企業而言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責任。接下來,同方在杭州先后推出了同方財富大廈和同方超級星期天兩大風格迥異的樓盤。同方財富大廈是杭城首家盤踞杭州市中心商務繁華區,并將“菜單式裝修”理念引入辦公空間的甲級純商務寫字樓。而同方超級星期天則以新一代升級版小戶型領導濱江小戶型公寓潮流,配備了近2000平方米的超大會所,餐廳、閱覽室、健身房、球室等齊全的配套設施增添了生活的娛樂尺度。
在杭州成功之后,朱志平開始投身省內外幾個大城市的“圈地運動”。他的選擇很苛刻,但卻有獨到思路--他只要市中心的土地。因為城市中心的土地是“稀缺資源”,既是城市形成過程中的歷史和自然積淀,還具有發展上的獨到優勢。秉承這一思路,西安、寧波、天津等城市,都留下了朱志平的足跡,同方也順利進入了這些城市的中心地帶。
在古城西安,朱志平借西大街改造工程的東風,用心構筑精品,于2001年6月投資近4000萬元,在西安市城市中心位置建設西安同方廣場,作為西大街改造工程中的單體項目,集商業購物、酒店式辦公為一體,為古城西安的城市建設及西大街提供了一個新穎的標志性建筑,更為西安的地產開發增添了一道新的風景線。而同方廣場的建設單位西安市同方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則在成立之初就確立了以房地產開發為核心業務,走專業化、規模化、品牌化的運作道路。公司秉承科學、嚴謹的開發理念,且行且思,力爭所開發的每一個樓盤都是人居的經典,品牌的新坐標。朱志平說,我們要“為居者創造新的生活天地”。
而寧波同方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與西安相比,又有另一番思路。朱志平堅持實力開發、品牌開發、信譽開發,致力于為社會創造高品質的生活空間,為城市的發展、延續、傳承盡自己的力量。現在該公司已經具有二級開發資質,成為一家以房地產開發為主,物業管理、建筑材料銷售為輔的現代企業。朱志平無論在何處做企業,始終力求做到質量誠信、價格誠信、服務誠信,將企業形象和信譽放在第一位,以品質鑄就品牌。公司投資建設的同方杰座位于寧波市中心,是臨江高層花園式公寓,集單身公寓、普通住宅與商業區于一體,盡顯老外灘精華,很快受到寧波財富人士的追捧。
在不斷開拓房地產業市場的同時,朱志平的目光開始轉向知名品牌。正如城市中心地塊是稀缺資源一樣,老字號品牌同樣是稀缺資源。朱志平認為,有許多百年老店,由于種種原因不復昔日的輝煌,甚至瀕臨倒閉,長此下去,既是資源浪費,更是民族和社會的損失。“我在尋找一個擁有老品牌的傳統企業作為發展平臺,我想把同方做成一個戰略品牌企業。”他堅信這將是他事業的另一根支柱,也是到目前為止讓他念念不忘的夢想。
弄潮兒自稱“激進的保守派”
朱志平案頭放著一本書--《商道》,他曾多次跟朋友、部下講到過書中的一個故事,一個年輕人因誠信最終成功的故事。也許這個故事并不出奇,但朱志平說,為什么很多有名的大商賈都有誠信故事流傳于后,為什么胡慶余堂里要高掛“真不二價”的匾額,因為誠信不但是商人從商之道,更是為人之道。從商處事,從本質上說,并無二致,只有堅守“誠信”兩字,才是長久之道。所以朱志平的企業文化里,“誠信”永遠擺在第一位。
在開始涉足房地產業之后,朱志平給“誠信”兩字又加入了新的意義。誠信,不單是一種態度,還是一份責任。朱志平說,我要交給業主一個精裝修的房子,讓他們搬進去就能住。試看市面上比比皆是的毛坯房,讓人不禁動容于他的豪氣。
朱志平曾說,從商至今,賺錢已經不再是他追求的最高目標了,而為人之道,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他資助失學的孩子;所以,他積極謀求與老字號的合作。他十分清楚,注資老字號,經營風險遠比投資房地產業要大,但是,他不能眼睜睜看著一個個曾經生存了數十年、上百年的老店,在新興的市場經濟中逐漸落后,甚至被無情淘汰。朱志平說,我們不能只給后代留下錢,這些老字號,都是文化,都是歷史。
朱志平常常說“我的成功,完全是時代創造的機遇”。所以,他要回報時代,回報社會。但當讓他用一個詞來評價自己時,他說,自己應該算是個“激進的保守派”。
他的激進在于他對機遇的看重。總結多年的發展歷程和成功經驗,他認為對于企業而言,最重要的并不是規模,而是抓住機遇的能力。正是基于這樣的理念,每當朱志平看到一個行業的發展潛力時,就會盡全力抓住時機,成為成功的弄潮兒。
而他的保守則在于他一貫堅持以財務管理為核心,十分關注公司的資產質量,不但對每項投資計劃均進行認真慎重的論證,同時一直堅持以自有資金投入,堅決不貸款的做法。他戲稱自己最怕借錢,總覺得用自己的錢比較妥當,因為當一個企業“最需要錢的時候,往往也是一個企業面臨風險最大的時候”。也許正因為經歷過股市的急流險灘,這種看似保守的“邁小步、不停步”的穩健作風,保證了公司的不斷積累壯大,也保證了公司所屬企業均能成為集團的利潤中心。
杭州的金秋,格外溫暖也格外明亮。披著一身秋日的陽光,鳳起路口的同方財富大廈顯得格外耀眼。從朱志平辦公室的窗口望去,正好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它。我忍不住想,在大廈建設的日日夜夜,朱志平有多少次曾像我現在這樣,從窗口望出去,又曾有多少次在心底默默描繪今日大廈巍然矗立的情景呢?然而,這問題我終究沒有問出口,因為初見朱志平的我,完全驚愕于他平實的外表,而把這些細枝末節的問題拋到了九霄云外。
掘得商海第一桶金
朱志平的創業史,竟是開始于400元錢,在今天聽來,這個數字本身就意味著一個傳奇。那是在1988年,剛參加工作一年的朱志平放棄了在杭州市工業普查辦的穩定工作,毅然辭職投身商海,創立了他的第一家公司--華泰制衣。當時,他的全部資產只有400元人民幣。
看似沖動的行為背后其實有著深刻的思考:衣食住行,家家戶戶都離不開。而當時的服裝行業成本低、市場需求大,只要能做出質優價平的適銷產品,就不會是一次冒險。為此,朱志平專門趕回家鄉找來縫紉工,又打開了寧波的銷售市場,事實證明他的分析沒有錯。這400元錢在短短的三年內增至上百萬元。
牛刀小試,給朱志平帶來的不僅僅是資本發展的原始積累,還磨礪了他的眼光和思路,他開始準備下一次出發。
十年搏擊造就股市傳奇
朱志平在股市的傳奇故事,至今為杭城股民津津樂道。1990年,朱志平放棄正在穩步發展的華泰制衣,以初學者的身份踏入股市。和很多博運氣的人不同的是,朱志平一直相信成功不能靠僥幸。不懂,就千方百計找書找資料;沒有專業軟件,就手繪曲線圖,那時候朱志平的桌頭案邊,到處堆滿了股票的資料和圖表。天道酬勤,一年后,他就成為杭州最早的股評家之一;十年間,他的財富翻了幾番,增至幾億。
一開始,朱志平只在二級市場闖蕩,但是會摸門道的他很快發現二級市場風險太大,今天賺了,明天或許會虧更多。于是,經過一番摸索,朱志平開始進入證券市場,并很快成為業內有名的人物。
四川成都有個地方叫紅廟子,那是一條很小的街,不用一刻鐘,就可走個來回。可1993年這里的股票集市全國聞名,每天進出達十萬人次。正是由于紅廟子現象,成都被國務院定位為西南的金融中心。而那時紅廟子的人都知道,杭州朱志平一到,所有紅廟子一級半市場的股票都是要漲的。
外人看來,股市十年,朱志平可謂名利雙收。但只有他自己知道,這些錢來得多么不容易;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曾多少次因股市的巨大風險而心悸。因此,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在他獲得巨大成功、股民們正瘋狂涌入股市時,朱志平再次改弦更張,選擇了退出。2001年,朱志平全身而退。站在2004年的秋日,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認,這次退出,更成全了股市的一個傳奇。
十年闖蕩,十年輝煌,在股市搏擊的十年里,朱志平已經成為一個符號,一個標志股市傳奇的符號。至今朱志平還懷念在股市浮沉的10年時光。在那些日子里,他獲得的不只是金錢,還有跳躍性的思維和戰勝“劣根性”的魄力。在他眼中,束縛人們發展的正是人性:“人總是在好的時候舍不得收手,特別貪婪,而在壞的時候就卻步,還總是主觀地企求一切朝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這些寶貴的認識,讓他能站在一定的高度看問題,而不至于頭腦發熱。
弄潮兒永向潮頭立
朱志平憑借令人吃驚的市場洞察力,在離開股市之前,就選擇了樓市作為自己下一步的進攻方向。這不能不讓人佩服他把握經濟浪潮的能力。
2000年,他成立浙江同方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2001年,他收購了浙江省城鄉建設房產開發總公司。之所以選擇收購,是因為城鄉建設有很好的發展平臺,較之成立一家房產公司,再建設到它那樣的信譽和地位,成本要低得多。朱志平在樓市初試啼聲,就一鳴驚人。
2004年,浙江同方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更名為同方聯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旗下擁有全資及控股公司12家,總資產近20億元。
自從收購浙江省城鄉建設房產開發總公司后,同方集團首先確立了“誠信、務實、開拓、進取”的企業宗旨,并將這一宗旨貫穿在企業各個環節的管理和經營上。朱志平認為,“誠信、務實”對于企業而言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責任。接下來,同方在杭州先后推出了同方財富大廈和同方超級星期天兩大風格迥異的樓盤。同方財富大廈是杭城首家盤踞杭州市中心商務繁華區,并將“菜單式裝修”理念引入辦公空間的甲級純商務寫字樓。而同方超級星期天則以新一代升級版小戶型領導濱江小戶型公寓潮流,配備了近2000平方米的超大會所,餐廳、閱覽室、健身房、球室等齊全的配套設施增添了生活的娛樂尺度。
在杭州成功之后,朱志平開始投身省內外幾個大城市的“圈地運動”。他的選擇很苛刻,但卻有獨到思路--他只要市中心的土地。因為城市中心的土地是“稀缺資源”,既是城市形成過程中的歷史和自然積淀,還具有發展上的獨到優勢。秉承這一思路,西安、寧波、天津等城市,都留下了朱志平的足跡,同方也順利進入了這些城市的中心地帶。
在古城西安,朱志平借西大街改造工程的東風,用心構筑精品,于2001年6月投資近4000萬元,在西安市城市中心位置建設西安同方廣場,作為西大街改造工程中的單體項目,集商業購物、酒店式辦公為一體,為古城西安的城市建設及西大街提供了一個新穎的標志性建筑,更為西安的地產開發增添了一道新的風景線。而同方廣場的建設單位西安市同方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則在成立之初就確立了以房地產開發為核心業務,走專業化、規模化、品牌化的運作道路。公司秉承科學、嚴謹的開發理念,且行且思,力爭所開發的每一個樓盤都是人居的經典,品牌的新坐標。朱志平說,我們要“為居者創造新的生活天地”。
而寧波同方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與西安相比,又有另一番思路。朱志平堅持實力開發、品牌開發、信譽開發,致力于為社會創造高品質的生活空間,為城市的發展、延續、傳承盡自己的力量。現在該公司已經具有二級開發資質,成為一家以房地產開發為主,物業管理、建筑材料銷售為輔的現代企業。朱志平無論在何處做企業,始終力求做到質量誠信、價格誠信、服務誠信,將企業形象和信譽放在第一位,以品質鑄就品牌。公司投資建設的同方杰座位于寧波市中心,是臨江高層花園式公寓,集單身公寓、普通住宅與商業區于一體,盡顯老外灘精華,很快受到寧波財富人士的追捧。
在不斷開拓房地產業市場的同時,朱志平的目光開始轉向知名品牌。正如城市中心地塊是稀缺資源一樣,老字號品牌同樣是稀缺資源。朱志平認為,有許多百年老店,由于種種原因不復昔日的輝煌,甚至瀕臨倒閉,長此下去,既是資源浪費,更是民族和社會的損失。“我在尋找一個擁有老品牌的傳統企業作為發展平臺,我想把同方做成一個戰略品牌企業。”他堅信這將是他事業的另一根支柱,也是到目前為止讓他念念不忘的夢想。
弄潮兒自稱“激進的保守派”
朱志平案頭放著一本書--《商道》,他曾多次跟朋友、部下講到過書中的一個故事,一個年輕人因誠信最終成功的故事。也許這個故事并不出奇,但朱志平說,為什么很多有名的大商賈都有誠信故事流傳于后,為什么胡慶余堂里要高掛“真不二價”的匾額,因為誠信不但是商人從商之道,更是為人之道。從商處事,從本質上說,并無二致,只有堅守“誠信”兩字,才是長久之道。所以朱志平的企業文化里,“誠信”永遠擺在第一位。
在開始涉足房地產業之后,朱志平給“誠信”兩字又加入了新的意義。誠信,不單是一種態度,還是一份責任。朱志平說,我要交給業主一個精裝修的房子,讓他們搬進去就能住。試看市面上比比皆是的毛坯房,讓人不禁動容于他的豪氣。
朱志平曾說,從商至今,賺錢已經不再是他追求的最高目標了,而為人之道,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他資助失學的孩子;所以,他積極謀求與老字號的合作。他十分清楚,注資老字號,經營風險遠比投資房地產業要大,但是,他不能眼睜睜看著一個個曾經生存了數十年、上百年的老店,在新興的市場經濟中逐漸落后,甚至被無情淘汰。朱志平說,我們不能只給后代留下錢,這些老字號,都是文化,都是歷史。
朱志平常常說“我的成功,完全是時代創造的機遇”。所以,他要回報時代,回報社會。但當讓他用一個詞來評價自己時,他說,自己應該算是個“激進的保守派”。
他的激進在于他對機遇的看重。總結多年的發展歷程和成功經驗,他認為對于企業而言,最重要的并不是規模,而是抓住機遇的能力。正是基于這樣的理念,每當朱志平看到一個行業的發展潛力時,就會盡全力抓住時機,成為成功的弄潮兒。
而他的保守則在于他一貫堅持以財務管理為核心,十分關注公司的資產質量,不但對每項投資計劃均進行認真慎重的論證,同時一直堅持以自有資金投入,堅決不貸款的做法。他戲稱自己最怕借錢,總覺得用自己的錢比較妥當,因為當一個企業“最需要錢的時候,往往也是一個企業面臨風險最大的時候”。也許正因為經歷過股市的急流險灘,這種看似保守的“邁小步、不停步”的穩健作風,保證了公司的不斷積累壯大,也保證了公司所屬企業均能成為集團的利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