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很多人說起絲綢,就會想到容易起皺和掉色呢?因為他們只是把絲綢當做服裝的材料,而萬事利這些年將絲綢作為一種頗具創意的文化載體在做,絲綢除了做內衣、旗袍、絲巾之外,還能做書畫、地圖、掛歷,還能做成《上海世博會參展國與地區政要金石印像》成為世界100多位國家元首的珍藏,而這些都不需要洗,所以也不會皺了。萬事利創造的絲綢作為中國最具特色的文化符號,在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上大放異彩,舉世矚目。”
1月15日晚上,浙江工商大學邀請萬事利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李建華先生在圖書館二樓報告廳做了題為《第三條絲綢之路的起點在杭州》的專題報告。
“3000年前,古人用木船從泉州出發開創了第一條絲綢之路,2000年前,張騫用駱駝從西安出發,探尋第二條絲綢之路,那時候絲綢之路的起點都不在杭州,但絲綢大多是杭州生產的,大多是從杭州運過去的,那么今天,第三條絲綢之路的起點在杭州,因為萬事利人的創新理念,真正把絲綢做成一個文化產品,把絲綢演繹成一個傳承歷史和文化并且開拓創新的載體。
據了解,萬事利目前已經成為一家以“絲業為主,四業并舉(綜合文化、生物科技、房地產、養殖業)”,下轄全資、中外合資、股份制等跨所有制、跨地區、跨行業的28家企業的大型一檔企業。在企業的發展中形成了萬事利獨特的“天地人和萬事利”的企業文化——萬事以人為本,以和為重,以社(會)為責。
萬事利開拓的第三條絲綢之路在世人面前日益清晰:2001年香港《文匯報》絲綢珍藏版在萬事利印制成功,被列入世界吉尼斯紀錄,并被中國絲綢博物館和香港歷史博物院收藏。
2003年,萬事利集團榮獲了“2003年度中國企業文化優秀獎”。
2004年“萬事利”品牌榮獲“中國名牌”稱號,是中國絲綢的里程碑。
2005年萬事利印制的絲綢《孫子兵法》作為禮物送給了老布什。
2008年萬事利制作了北京奧運會上的“青花瓷”和“粉紅”系列頒獎禮服。
2009年由萬事利設計的絲綢《廣州亞運邀請信》隨著廣亞志愿者信使走遍全世界宣傳亞運會。
2010年成為上海世博會特許生產商。世博會上的絲綢印譜,是在世界范圍內第一次把同一個禮品送給在任的109個國家元首,這把萬事利推到了世界品牌的位置。
并且同一年里,廣州亞運會上的萬事利絲綢“志愿彩”奪人眼球,引來即將舉行的清華大學100周年25萬校友使用的“清華彩”以及中國大飛機、寶馬轎車內裝飾等大批高端訂單。
李建華說,很多人以為,絲綢是傳統產業和夕陽產業,生產一米絲綢的利潤能達到兩元錢已經蠻不錯了,但在萬事利人眼里,絲綢是朝陽產業和新興產業,萬事利不是生產而是創造絲綢文化產品,萬事利創造的每米絲綢的利潤遠在20元以上,第三條絲綢之路剛剛開始,中國絲綢將在傳承中發揚光大,一定會給世界一個新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