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屬會員吳理人的畫
發布時間:2006-12-15 10:40:03
|
作者: 胡瑋瑋
2006年九月中旬,一部題為《櫧山暨浦》的大型中國丹青絲綢手卷正在西施故里醞釀,該手卷的主創人員、擅長民居畫的杭州畫家吳理人是浙江民建會員,去年上半年一次閑聊中,他就有很多的設想,想把浙江省大大小小的市縣的名城古跡,小橋人家,用他的畫記載下來,他說最有特色的是浙江的紹興、諸暨等地,,隨后吳理人開始了自己的計劃,便多次深入諸暨各地寫生,以便更好地完成《櫧山暨浦》系列中國畫。目前已完成楓橋古鎮系列、斯宅古民居系列的創作,以西施殿為主體的古城系列和五洩山水系列正在選景醞釀中。四個系列百余幅畫,將全部收入《櫧山暨浦》絲綢手卷,成為暨陽山水畫長卷中的又一幅精美杰作。
吳理人自4歲起學習國畫,至今已有40年了。18年前,杭州舊城改造,一些老杭州街巷迅速地消失,在杭州土生土長的吳理人力圖挽留這些令人回味不絕的杭州風情,便開始專畫杭州風情畫。到現在為止,已出版了《錢塘里巷風情》、《百年湖濱》和《杭州街巷》等十幾本專集。十幾年來,吳理人醉心于江南民居系列畫的創作,并把它作為一個畫家應盡的歷史責任而樂此不疲。他的一系列表現老杭州風情題材的作品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有《錢塘里巷風情》、《錢塘古城門》、《運河叢書》和《百年湖濱》等十幾本個人畫集問世。其中《錢塘里巷風情》被列入浙江省地方文獻史料和中國方志。由西湖博覽會和杭州郵票公司聯合出版的郵品集《跨越錢塘》,作為第七屆中國藝術節的指定禮品。吳理人認為:民俗是一段斷代史,如果不記錄下來,將來會是一個遺憾。他畫古民居,正是為了讓人感悟已經失去或即將消逝的一種歷史文化氛圍。
在上個月的民建支部活動中,他拿出了剛剛印刷好的《櫧山暨浦》樣品讓大家欣賞,真可謂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在《櫧山暨浦》中,吳理人用寫實的手法把江南民居充滿溫馨、親情的意境表現出來。以一個現代畫家特有的溫情視角畫盡暨陽風情萬種。《老蓮故居》、《楊維禎故居》、《王冕故居》,都是根據史料記載,在尊重現有的基礎上追索原來的生活,是詩意地再創作;《千柱屋人家》采用寫實的手法,表現了一種自然的生機和意趣;《橫街》等主要體現生活場景,充滿市井生活的質樸溫馨。《櫧山暨浦》系列作品既有傳統筆墨技法,也采用“揉擦”、“沖墨”等自創的手法,使畫面產生一種特殊的肌理效果,虛實結合,體現了一種深遠的生活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