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學 老有所樂 老有所為
發布時間:2004-07-23 00:00:00
|
作者: 民建杭州市委會朝暉支部
民建杭州市委會朝暉支部是一個社區老年支部,朝暉社區是杭州市一個擁有十萬人口之眾的大區,猶如該社區的名稱一樣,在十萬人口之眾的社區活躍著一群不用揚鞭自奮蹄的老人,實踐著自己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夙愿。
杭州民建朝暉支部現有會員23人,絕大部分居住在朝暉社區,按方便老同志就近參加組織生活的原則,在中共杭州市下城區委、區委統戰部的關心和中共朝暉街道黨工委的支持下于1993年4月組建支部。支部成員的構成均是退休的老會員,有原工商業者、有國營大中型企業退休的工程技術及管理人員、有金融系統退休的會計師、有商貿系統退休的老職工、有退休教師、還有個體工商戶等。支部成員平均年齡75.8歲。年齡最大的94歲,最小的也有54歲。“老夫喜作黃昏頌,滿目青山夕照明”正是我們朝暉支部的真實寫照。
一、老有所學
活到老、學到老是我們支部全體成員的共同心愿,“愛學”更是我們老同志的一貫傳統。支部自成立那天起整整10年來始終保持每年過組織生活9次的慣例(除暑期休2次和春節期間休1次),出席率均在80%以上。每次組織生活或活動均事先由支委會討論,結合國家的時政,國內外的大事件,中共區委、區政府、街道黨工委的當前中心工作,民建省、市委會下達的文件精神和布置的任務,確定一個中心內容或主題,每次都邀請區委統戰部和街道黨工委的同志參加,以確保每次活動使每個會員均有所收獲。每年年初《人民日報》的元旦社論和元旦獻詞以及國慶社論是支部必學的內容。每年省、市、區人大、政協會議的文件精神也是支部必學的內容。香港、澳門回歸祖國的愛國主義教育;鄧小平理論;中共十五大、十六大一系列文件精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批判“法輪功”的歪理邪說;批判李登輝的“臺獨論”;聲討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公然違背國際公約,悍然對我駐南使館進行導彈襲擊;江澤民同志“5.31”講話和建黨80周年的“七.一”講話;學習新會章;“富而思源,富而思進”的“雙思”教育;抗擊“非典”取得的重大勝利;神舟五號載人宇宙飛船的發射成功;胡錦濤總書記冒雪走訪各民主黨派中央;“三增強、四熱愛”教育活動;省、市、區統戰工作會議文件精神;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成功;2010年上海申辦世博會的成功;等等等等,無一不是我們學習的內容。從支部建立那天起,支委會就從未擔心過組織生活缺乏內容。通過學習、討論、暢談,使老同志在思想上、認識上能步步緊跟國家改革開放所帶來的日益發展的新形勢,使老同志步入新世紀后仍不落伍。雖然支部成員都從原工作崗位退休了,但作為支部仍有責任把會員組織起來緊跟形勢,學習時事、政治和國家的大政方針以及國內外發生的重大事件,使老同志真正感到支部確實是一個學校,到支部參加組織活動肯定老有所學。要建立起學習型支部不僅僅是年輕在職支部的事,同樣也是我們老年支部的追求,更能使老同志、老會員對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和美好的發展前景滿懷信心。
二、老有所樂
熱心會務、樂于奉獻是我們支委會成員的一貫傳統。支委會成員與會員建立起分工聯系制度,既能減輕支部主任的工作壓力與負荷,又能調動和發揮各支委成員的作用和積極性,還能確保各成員能與支委會保持有效及時的聯系。無論是家訪、探望、甚至參加同伴的告別會支委會成員均樂與參與,支委會成員都把這樣的分工聯系制度看成是自己的“樂”事。
每逢夏季高溫和春節期間,支委會成員不顧自己年老體弱都會攜款攜物上門到每位會員的家庭進行慰問,以示組織的溫暖和關懷,這也是我們支委視為應做的樂事。
充分享受杭州得天獨厚的西湖美景,享受大自然賦予人類的自然風光,支部每年春秋兩季組織成員就近開展春秋游活動。在領略西湖自然風光的同時得以陶冶心情,尤其是在每逢金秋“重陽節”,支部為歡度老人自己的節日,每年都共聚一堂吃長壽面,以增進會員間的友誼和支部的凝聚力。
每逢黨的生日,支部成員積極參加區委統戰部、工商聯、街道黨工委聯合舉辦的“黨在我心中”演唱會,組織“夕陽紅”合唱隊上臺歌頌偉大、光榮、正確的黨和偉大的祖國。
每逢80歲以上的老會員生日,市委會老齡委的領導和支部會及時送生日蛋糕到家,祝愿老同志健康長壽、合家歡樂。
連續三年,組織支部全體成員坐車參觀“我看杭城新變化”活動,使老同志親身領略了改革開放給杭城帶來的巨大變化和取得的新成就,更堅定了老同志“聽、跟、走”的信念。支部從成立的哪天起組織生活和組織活動就很充實,支委會成員既樂于做,會員心中也感到快樂,使大家都能體會到支部確實是一個溫暖的家、溫暖的服務集體。
三、老有所為
支部成員雖然都是退休老同志,但為社會服務,繼續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發揮余熱,參政議政老有所為的精神不減當年年輕時。
近年來,支部利用人力資源的優勢把朝暉街道的基建和裝飾工程項目經決算審核后,為街道累計節減建設資金92.5萬元。
近三年來,每逢春節前夕,支部積極響應街道辦事處為特困戶、下崗工人家庭獻愛心活動的號召,拿出自己有限的退休養老金累計捐款3500元,以表心意,以獻愛心。
組織會員在應家河邊清除綠化帶中的垃圾并在朝暉公園、各公交車站點向群眾分發創建杭州文化名城的宣傳資料。支部主任鈕冠雄多年來一直為小區路燈照明給予關心,受到市路燈管理所領導的贊揚,送來了“十年巡視風雨路,點亮小區千盞燈”的獎狀,并接受了路燈義務巡視員的聘書。華永潮同志數十年如一日,義務承擔為居委會撰寫黑板報的工作,從無怨言。鈕冠雄、孟祖蔭兩同志被聘為省人民醫院特邀監督員,經常深入病房與病人促膝談心,聽取病人意見建議并及時反饋給院方領導,以改進工作。通過兩年多的努力,省人民醫院被衛生部評為“全國百佳醫院”這里面也有兩位老人貢獻的一份力量。支部主任鈕冠雄和支委陳滿銀分別被中共下城區委和天水街道黨工委聘為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監督評估組成員。陳滿銀同志還被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下城區國稅分局、市商業銀行延安路支行聘為行風監督員,在履行職責中他們都傾注了一個民建會員的心血。類似的事情在我們支部數不勝數,看似小事,其實不然,我們老同志也在努力學習實踐著“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樹立民建會員的良好形象作出自己應有的努力,同時也在“為國出力,為會爭光”。“老牛明知夕陽短,不用揚鞭自奮蹄”是我們支部全體成員最好的寫照。
四、建議
每個人都有少年-青年-中年-老年這四大階段,而且都會找到自己的歸宿,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則。但多黨合作是一個歷史性事業,需要不斷的后繼有人,支部建設也同樣如此。隨著黨建和統戰到社區新的發展趨勢及逐步完善,社區老年支部是一種值得推崇的符合屬地管理原則的綜合性支部,但社區老年支部骨干力量后繼乏人的局面值得注意。想當初我們支部十年前組建時平均年齡絕不會是75.8歲,人總會有力不從心的時候。為此,建議中央或省級委員會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自上而下地形成一種機制或者是制度,即退休的同志自退休之日起組織關系應劃至居住地的社區支部,六十歲的同志在社區支部還是小弟弟,尚身強力壯,這樣即能解決行業支部、企業支部及其他綜合支部退休人員過多、負擔較重、代溝明顯的困惑,也能解決社區、街道老年支部骨干力量后繼乏人的問題,同時也符合屬地管理的現代社會管理模式,使老同志可以在適合他活動的范圍內繼續發揮作用。據我們所知,計劃經濟時代產生的行業主管局及黨組織,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造就的新的社會結構及新的行業結構,他們都早已重組,而我們傳統的行業支部也失去了黨組織的依托。反之,城區、街道、社區的黨組織依托卻很完善、健全。會員、支部融入新的社會結構是必然的。
杭州民建朝暉支部現有會員23人,絕大部分居住在朝暉社區,按方便老同志就近參加組織生活的原則,在中共杭州市下城區委、區委統戰部的關心和中共朝暉街道黨工委的支持下于1993年4月組建支部。支部成員的構成均是退休的老會員,有原工商業者、有國營大中型企業退休的工程技術及管理人員、有金融系統退休的會計師、有商貿系統退休的老職工、有退休教師、還有個體工商戶等。支部成員平均年齡75.8歲。年齡最大的94歲,最小的也有54歲。“老夫喜作黃昏頌,滿目青山夕照明”正是我們朝暉支部的真實寫照。
一、老有所學
活到老、學到老是我們支部全體成員的共同心愿,“愛學”更是我們老同志的一貫傳統。支部自成立那天起整整10年來始終保持每年過組織生活9次的慣例(除暑期休2次和春節期間休1次),出席率均在80%以上。每次組織生活或活動均事先由支委會討論,結合國家的時政,國內外的大事件,中共區委、區政府、街道黨工委的當前中心工作,民建省、市委會下達的文件精神和布置的任務,確定一個中心內容或主題,每次都邀請區委統戰部和街道黨工委的同志參加,以確保每次活動使每個會員均有所收獲。每年年初《人民日報》的元旦社論和元旦獻詞以及國慶社論是支部必學的內容。每年省、市、區人大、政協會議的文件精神也是支部必學的內容。香港、澳門回歸祖國的愛國主義教育;鄧小平理論;中共十五大、十六大一系列文件精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批判“法輪功”的歪理邪說;批判李登輝的“臺獨論”;聲討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公然違背國際公約,悍然對我駐南使館進行導彈襲擊;江澤民同志“5.31”講話和建黨80周年的“七.一”講話;學習新會章;“富而思源,富而思進”的“雙思”教育;抗擊“非典”取得的重大勝利;神舟五號載人宇宙飛船的發射成功;胡錦濤總書記冒雪走訪各民主黨派中央;“三增強、四熱愛”教育活動;省、市、區統戰工作會議文件精神;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成功;2010年上海申辦世博會的成功;等等等等,無一不是我們學習的內容。從支部建立那天起,支委會就從未擔心過組織生活缺乏內容。通過學習、討論、暢談,使老同志在思想上、認識上能步步緊跟國家改革開放所帶來的日益發展的新形勢,使老同志步入新世紀后仍不落伍。雖然支部成員都從原工作崗位退休了,但作為支部仍有責任把會員組織起來緊跟形勢,學習時事、政治和國家的大政方針以及國內外發生的重大事件,使老同志真正感到支部確實是一個學校,到支部參加組織活動肯定老有所學。要建立起學習型支部不僅僅是年輕在職支部的事,同樣也是我們老年支部的追求,更能使老同志、老會員對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和美好的發展前景滿懷信心。
二、老有所樂
熱心會務、樂于奉獻是我們支委會成員的一貫傳統。支委會成員與會員建立起分工聯系制度,既能減輕支部主任的工作壓力與負荷,又能調動和發揮各支委成員的作用和積極性,還能確保各成員能與支委會保持有效及時的聯系。無論是家訪、探望、甚至參加同伴的告別會支委會成員均樂與參與,支委會成員都把這樣的分工聯系制度看成是自己的“樂”事。
每逢夏季高溫和春節期間,支委會成員不顧自己年老體弱都會攜款攜物上門到每位會員的家庭進行慰問,以示組織的溫暖和關懷,這也是我們支委視為應做的樂事。
充分享受杭州得天獨厚的西湖美景,享受大自然賦予人類的自然風光,支部每年春秋兩季組織成員就近開展春秋游活動。在領略西湖自然風光的同時得以陶冶心情,尤其是在每逢金秋“重陽節”,支部為歡度老人自己的節日,每年都共聚一堂吃長壽面,以增進會員間的友誼和支部的凝聚力。
每逢黨的生日,支部成員積極參加區委統戰部、工商聯、街道黨工委聯合舉辦的“黨在我心中”演唱會,組織“夕陽紅”合唱隊上臺歌頌偉大、光榮、正確的黨和偉大的祖國。
每逢80歲以上的老會員生日,市委會老齡委的領導和支部會及時送生日蛋糕到家,祝愿老同志健康長壽、合家歡樂。
連續三年,組織支部全體成員坐車參觀“我看杭城新變化”活動,使老同志親身領略了改革開放給杭城帶來的巨大變化和取得的新成就,更堅定了老同志“聽、跟、走”的信念。支部從成立的哪天起組織生活和組織活動就很充實,支委會成員既樂于做,會員心中也感到快樂,使大家都能體會到支部確實是一個溫暖的家、溫暖的服務集體。
三、老有所為
支部成員雖然都是退休老同志,但為社會服務,繼續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發揮余熱,參政議政老有所為的精神不減當年年輕時。
近年來,支部利用人力資源的優勢把朝暉街道的基建和裝飾工程項目經決算審核后,為街道累計節減建設資金92.5萬元。
近三年來,每逢春節前夕,支部積極響應街道辦事處為特困戶、下崗工人家庭獻愛心活動的號召,拿出自己有限的退休養老金累計捐款3500元,以表心意,以獻愛心。
組織會員在應家河邊清除綠化帶中的垃圾并在朝暉公園、各公交車站點向群眾分發創建杭州文化名城的宣傳資料。支部主任鈕冠雄多年來一直為小區路燈照明給予關心,受到市路燈管理所領導的贊揚,送來了“十年巡視風雨路,點亮小區千盞燈”的獎狀,并接受了路燈義務巡視員的聘書。華永潮同志數十年如一日,義務承擔為居委會撰寫黑板報的工作,從無怨言。鈕冠雄、孟祖蔭兩同志被聘為省人民醫院特邀監督員,經常深入病房與病人促膝談心,聽取病人意見建議并及時反饋給院方領導,以改進工作。通過兩年多的努力,省人民醫院被衛生部評為“全國百佳醫院”這里面也有兩位老人貢獻的一份力量。支部主任鈕冠雄和支委陳滿銀分別被中共下城區委和天水街道黨工委聘為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監督評估組成員。陳滿銀同志還被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下城區國稅分局、市商業銀行延安路支行聘為行風監督員,在履行職責中他們都傾注了一個民建會員的心血。類似的事情在我們支部數不勝數,看似小事,其實不然,我們老同志也在努力學習實踐著“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樹立民建會員的良好形象作出自己應有的努力,同時也在“為國出力,為會爭光”。“老牛明知夕陽短,不用揚鞭自奮蹄”是我們支部全體成員最好的寫照。
四、建議
每個人都有少年-青年-中年-老年這四大階段,而且都會找到自己的歸宿,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則。但多黨合作是一個歷史性事業,需要不斷的后繼有人,支部建設也同樣如此。隨著黨建和統戰到社區新的發展趨勢及逐步完善,社區老年支部是一種值得推崇的符合屬地管理原則的綜合性支部,但社區老年支部骨干力量后繼乏人的局面值得注意。想當初我們支部十年前組建時平均年齡絕不會是75.8歲,人總會有力不從心的時候。為此,建議中央或省級委員會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自上而下地形成一種機制或者是制度,即退休的同志自退休之日起組織關系應劃至居住地的社區支部,六十歲的同志在社區支部還是小弟弟,尚身強力壯,這樣即能解決行業支部、企業支部及其他綜合支部退休人員過多、負擔較重、代溝明顯的困惑,也能解決社區、街道老年支部骨干力量后繼乏人的問題,同時也符合屬地管理的現代社會管理模式,使老同志可以在適合他活動的范圍內繼續發揮作用。據我們所知,計劃經濟時代產生的行業主管局及黨組織,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造就的新的社會結構及新的行業結構,他們都早已重組,而我們傳統的行業支部也失去了黨組織的依托。反之,城區、街道、社區的黨組織依托卻很完善、健全。會員、支部融入新的社會結構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