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德州市委員會現有4個支部,3個專門委員會,1個工作小組,會員75名,平均年齡49.06歲,其中女會員16名,大專以上學歷53名,中級以上職稱的43名,經濟界人士56名,占75%。幾年來,我們以開展“創建規范化支部”活動為載體,以增強支部凝聚力和提高會員整體素質為目的,不斷創新,勇于實踐,逐步探索出了一條加強和改進民建德州市基層組織建設的新途徑。
一、主要做法
開展創建規范化支部活動,增強組織的凝聚力,我們認為應著重抓好以下幾個環節。
(一)調整優化支部設置,充分整合會員資源。我們在中共德州市委統戰部的大力支持和具體指導下,按照“調出活力,調出干勁”的原則,對原有支部進行了優化調整。由民建市委委員組成直屬支部(一支部);按照行政區域將所有在德城區工作或居住的會員劃為德城區支部(二支部);把分散在各個支部的民營企業家單獨分出來,組建為經濟支部(三支部),并將從事司法工作的會員充實到該支部,以便對民營企業家會員給予法律方面的直接指導和幫助;將年齡在50歲以上的退職或退休老會員組建成老年支部(四支部);根據我市新建立的德州市經濟開發區的發展狀況組建民建工作小組,實現了最佳配置資源,高效發揮作用。
(二)選好配強支部班子,增強組織領導能力。幾年來,我們始終把加強支部領導班子建設,特別是選配好“一把手”作為基層組織建設的重中之重來抓,嚴格按照組織程序,遴選了一批既有組織能力又在群眾中具有一定威信的骨干會員,經民主選舉充實到支部領導崗位。為進一步增強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奠定了基礎。
(三)建立支部活動室,搭建會員活動平臺。根據我市會員的實際,我們以第二支部為突破口,在中共基層黨委的協助下,開辟專門活動室,并把重要的規章制度制作上墻,建成了全市各民主黨派第一個規范化標準活動室。隨后,一支部、三支部、四支部都建立了自己的活動室。
(四)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嚴格規范組織生活。經過民建市委會議、支部會議多次討論,我們制定了《民建市委領導聯系支部工作制度》,同時,各支部都建立了《基層組織工作制度》、《基層組織生活制度》、《基層組織學習制度》、《基層組織年度考核制度》、《會費交納、使用、管理制度》等8項工作制度,使支部建設步入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
(五)創新支部活動載體,發揮會員積極作用。民建市委倡導各支部開展活動要力戒平庸,體現職能,不斷提高組織活動質量。各支部都制定了活動制度,根據會員工作需要,按照“靈活、小型、業余、務實”的原則,開展一系列活動。實現了由灌輸式向啟發式轉變、由呆板說教向生動活潑的直觀教育轉變、由室內聽講向室外活動轉變,體現了民建應有的精神風貌。我們還開展友好支部締結活動,由一支部和濟南市歷下區總支、二支部和淄博市二支部、三支部與青島市城陽區支部結成對子,促進了與兄弟市民建組織的交流與合作。
(六)建立縱橫結合網絡,拓展會員發展空間。我們按照會員的專業、界別等特征,成立了經濟工作委員會、婦女工作委員會、理論調研與宣傳工作委員會等三個專門委員會和會員企業服務辦公室、法律服務辦公室等兩個專門辦公室。 “三委兩辦”建立后,以為會員企業服務、為做好民建工作服務、為德州經濟發展服務為目標,各項工作都取得了突出成績。
二、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是增強了基層組織的凝聚力。通過開展“創建規范化支部”活動,會員們參加支部活動的熱情和積極性大大提高。全市支部年活動次數都在8次以上,其中,2個支部在10次以上;每次活動的出席率都在80%以上,其中3個支部在90%以上;全年參加支部活動的會員覆蓋率都在90%以上,其中2個支部達到100%。
二是調動了會員參政議政的積極性。近兩年來,會員圍繞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問題積極建言獻策,通過不同形式和渠道向黨委、政府和各部門提供有價值、有影響的高質量建議和提案189件,85%的提案被采納落實。
三是提高了會員的社會服務意識。2003年各支部共建設綠化林50畝,安排吸納下崗職工687人,救助貧困兒童58人,捐資助學6萬多元。完成招商引資810多萬元,為全市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做出了貢獻。
四是提高了會員的整體素質。近兩年,共有8名會員被市婦聯、市委組織部評為“三八紅旗手”、“拔尖人才”、“十大新秀”,有14名會員被單位評為先進工作者,9名會員在單位得到提拔重用,在社會上樹立了民建嶄新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