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探索民建基層組織工作新思路新方法
發布時間:2005-07-27 00:00:00
|
作者: 民建上海市委會
至2003年底,上海共有民建會員8602人,其中女會員2510人。全市會員平均年齡54.1歲,在職會員占會員總數的55.7%,61歲以上會員占會員總數的39.9%,其中原工商業者1230人,占會員總數14.3%。分布在企業界的會員占會員總數76.5%。全市共有基層組織:總支部11個,支部305個,小組6個。
上海的基層組織形式具有行業特點、地區特點,有企業支部、行業支部、工業支部、商業支部、金融支部、證券支部、機關支部、區域支部、綜合支部、大學支部等。
近年來,民建上海市委以“組織發展與上海經濟發展相適應,組織構架與上海經濟結構調整相適應”的指導思想,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統一的原則,努力探索適應新形勢下的民建基層組織工作新思路、新方法,大致歸納如下:
一、在創新基層組織構架上,尋求條、塊內部及相互之間有分有合的最佳配置
“塊”是指上海16個地方組織——區委員會,它包含著全市57%的會員和178個支部;“條”是指按工業、商業、科技、經貿等系統組建的15個工作委員會,它有近全市30%的會員和96個支部。這兩大部分無論是會員數還是支部數已占全市份額的90%左右,而且“塊”中有“條”的組織構架,“條”中有“塊”的會員。
我們總的思路是:不搞“一刀切”,采取因地制宜,因系統制宜的做法,實事求是地組建基層組織。
1、在區委員會,我們的做法是因地制宜,百花齊放。比如在徐匯區建立5個總支及19個支部,基層組織工作形成了區委抓總支,總支抓支部的良性格局。在黃浦區,在職會員按行業、地域或職能等特點,成立了一批比較專業的支部,在虹口區,其支部設置分為在職支部、退休支部兩大塊,靜安區正在探索“由分到合”,即將部分新會員和老會員組建新的綜合支部,從而增強組織的凝聚力。
2、在系統工作委員會,我們的做法是因系統制宜,隨機應變。我們已經探索的做法有:整合重組,人戶分離,整體搬遷,撤編新建,融入社區等。同時,我們依循上海要建成國際金融中心的目標,提出了將本會從事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業近300名會員組織起來成立金融工作委員會的構想,第一步于去年9月成立了證券支部,最近正在醞釀成立銀行支部,之后再成立保險支部,并最終打造民建上海金融團隊。
二、在探索支部活動內容和方式上,把握貼近時代與團隊優勢的最佳發揮
活動內容:分類指導,發揮優勢。
1、在區委之下的支部,緊緊圍繞本區三個文明建設的目標,就全區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中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積極建言獻策,反映社情民意。
2、在系統工作委員會之下的支部,緊緊圍繞本企業、本行業、本系統的發展提意見和建議,發動會員積極參與民建市委的議政日活動和課題調研,形成較高質量的素材,通過本會中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有關部門反映。如輕工工委會下面的幾個支部,近幾年撰寫了50多篇提案、建議,其中多篇被采納。
3、在高校的支部,緊緊圍繞學校中心工作,發揮會員長處和優勢,為科教興國、產學研結合獻計出力。如上海水產大學支部積極提出建立上海海洋水產科教區、上海漁業旅游休閑區和全國最大的水產貿易區的設想,為上海黃浦江兩岸開發增添光彩,做出了努力。
活動方式:突出主題,注重特色。在支部活動方式上,我們倡導“三堅持三為主”,即堅持政治學習與專題學習相結合,以專題學習為主;堅持工作時間與業余時間相結合,以業余時間為主;堅持會外活動與會內活動相結合,以會內活動為主。
三、在凝聚會員參與組織生活上,倡導考核管理與有情操作的最佳結合
1、加強領導,重心下移 1999年初,民建市委下發了《關于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幾點意見》;2001年底,制定了《市委領導成員聯系基層的制度》;2003年1月在民建上海市委十屆二次全會上形成了87名市委委員每人聯系一個支部的網。
近十年來,民建市委與上海社會主義學院聯合舉辦了21期中青年會員讀書班。去年7月,市委召開了首次由全市專職會務工作者參加的基層組織工作會議,形成了共識。自2002年5月新一屆市委組成以來,市委主委走遍了16個區委,參加支部活動,看望會員企業,拜訪老領導,慰問老會員,走訪困難會員,深入基層累計上百次,為各級干部做出了表率,又深深地感染了廣大會員愛我民建。
2、建章立制,情系會員(略)
上海的基層組織形式具有行業特點、地區特點,有企業支部、行業支部、工業支部、商業支部、金融支部、證券支部、機關支部、區域支部、綜合支部、大學支部等。
近年來,民建上海市委以“組織發展與上海經濟發展相適應,組織構架與上海經濟結構調整相適應”的指導思想,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統一的原則,努力探索適應新形勢下的民建基層組織工作新思路、新方法,大致歸納如下:
一、在創新基層組織構架上,尋求條、塊內部及相互之間有分有合的最佳配置
“塊”是指上海16個地方組織——區委員會,它包含著全市57%的會員和178個支部;“條”是指按工業、商業、科技、經貿等系統組建的15個工作委員會,它有近全市30%的會員和96個支部。這兩大部分無論是會員數還是支部數已占全市份額的90%左右,而且“塊”中有“條”的組織構架,“條”中有“塊”的會員。
我們總的思路是:不搞“一刀切”,采取因地制宜,因系統制宜的做法,實事求是地組建基層組織。
1、在區委員會,我們的做法是因地制宜,百花齊放。比如在徐匯區建立5個總支及19個支部,基層組織工作形成了區委抓總支,總支抓支部的良性格局。在黃浦區,在職會員按行業、地域或職能等特點,成立了一批比較專業的支部,在虹口區,其支部設置分為在職支部、退休支部兩大塊,靜安區正在探索“由分到合”,即將部分新會員和老會員組建新的綜合支部,從而增強組織的凝聚力。
2、在系統工作委員會,我們的做法是因系統制宜,隨機應變。我們已經探索的做法有:整合重組,人戶分離,整體搬遷,撤編新建,融入社區等。同時,我們依循上海要建成國際金融中心的目標,提出了將本會從事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業近300名會員組織起來成立金融工作委員會的構想,第一步于去年9月成立了證券支部,最近正在醞釀成立銀行支部,之后再成立保險支部,并最終打造民建上海金融團隊。
二、在探索支部活動內容和方式上,把握貼近時代與團隊優勢的最佳發揮
活動內容:分類指導,發揮優勢。
1、在區委之下的支部,緊緊圍繞本區三個文明建設的目標,就全區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中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積極建言獻策,反映社情民意。
2、在系統工作委員會之下的支部,緊緊圍繞本企業、本行業、本系統的發展提意見和建議,發動會員積極參與民建市委的議政日活動和課題調研,形成較高質量的素材,通過本會中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有關部門反映。如輕工工委會下面的幾個支部,近幾年撰寫了50多篇提案、建議,其中多篇被采納。
3、在高校的支部,緊緊圍繞學校中心工作,發揮會員長處和優勢,為科教興國、產學研結合獻計出力。如上海水產大學支部積極提出建立上海海洋水產科教區、上海漁業旅游休閑區和全國最大的水產貿易區的設想,為上海黃浦江兩岸開發增添光彩,做出了努力。
活動方式:突出主題,注重特色。在支部活動方式上,我們倡導“三堅持三為主”,即堅持政治學習與專題學習相結合,以專題學習為主;堅持工作時間與業余時間相結合,以業余時間為主;堅持會外活動與會內活動相結合,以會內活動為主。
三、在凝聚會員參與組織生活上,倡導考核管理與有情操作的最佳結合
1、加強領導,重心下移 1999年初,民建市委下發了《關于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幾點意見》;2001年底,制定了《市委領導成員聯系基層的制度》;2003年1月在民建上海市委十屆二次全會上形成了87名市委委員每人聯系一個支部的網。
近十年來,民建市委與上海社會主義學院聯合舉辦了21期中青年會員讀書班。去年7月,市委召開了首次由全市專職會務工作者參加的基層組織工作會議,形成了共識。自2002年5月新一屆市委組成以來,市委主委走遍了16個區委,參加支部活動,看望會員企業,拜訪老領導,慰問老會員,走訪困難會員,深入基層累計上百次,為各級干部做出了表率,又深深地感染了廣大會員愛我民建。
2、建章立制,情系會員(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