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民主黨派領導班子建設的幾點思考
發布時間:2019-02-25 16:20:28
|
作者: 民建衢州市委會
民主黨派領導班子,一般是指民主黨派地方組織中,擔任市委委員及市委常委職務的一班人,他們是這一級地方組織的核心,是帶領該組織開展工作的主要推動力量。因此民主黨派領導班子建設,直接關系到民主黨派參政黨作用的發揮,關系到和諧政黨關系的構建,關系到我國多黨合作事業的發展。
2015年5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講話時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更好體現這項制度的效能,著力點在發揮好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積極作用。要完善政黨協商的內容和形式,建立健全知情和反饋機制,增加討論交流的平臺和機會,使協商對凝聚共識、優化決策起到作用。要從制度上保障和完善參政議政、民主監督,探索有效形式。要支持民主黨派加強思想、組織、民主監督特別是領導班子建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參政議政能力、組織領導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決自身問題能力。這段講話對發揮參政黨作用提出了目標,也明確把領導班子建設與思想、組織、制度建設并列,突出了領導班子建設的重要性。
近年來,從政治交接教育實踐活動到“努力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教育活動再到“不忘合作初心 繼續攜手前進”專題教育,活動的開展極大地促進了民主黨派領導班子的建設。各民主黨派認真總結和學習老一輩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努力探索民主黨派領導班子建設的新方法和新途徑,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活力。但也要看到,市級民主黨派領導班子建設還存在不少問題。
一是政治意識不夠深刻。新一代民主黨派領導干部有著不同以往的成長和教育背景,普遍具有較高的科學文化素養和專業技術水平。以民建衢州市委會為例,市委委員15名,全部具有大專以上學歷,其中研究生學歷4人,具有中高級職稱9人。這些人基本上都是2000年以后加入民建,由于沒有老一輩領導人那樣的切身經歷,他們對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對民主黨派與中共“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優良傳統缺少真切的體會與實踐,對我國政黨制度的認識不夠深刻。
二是參政意識不夠強烈。改革開放以來,民主黨派在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是因為對民主黨派地位、作用理解不夠深刻,對參政議政的歷史、傳統不熟悉,導致有些領導班子成員政黨意識不足,政治責任心不強,對自身要求不高,缺乏政治訴求,甚至“兩耳不聞窗外事”;有的領導班子成員認為民主黨派參政議政只是一種形式,不愿花時間和精力參與黨派工作;有的領導班子成員在參政議政中遇到一點小挫折和困難就灰心喪氣,悲觀失望,一蹶不振。
三是合力作用發揮不夠。目前民主黨派領導班子的結構,從年齡梯次、知識結構,專職與兼職等方面的結構看,都不盡合理。由于沒有合理搭配班子,致使班子合力難以彰顯。主委、副主委多為兼職身份,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具有較高層次的專家學者,或是某一專業領域的領軍人物,但是他們對行政管理工作并不熟悉,同時也缺乏組織協調與處理復雜事務的經驗。新一代民主黨派領導干部正是年富力強出成績的時候,本職工作壓力都很大,而且本職工作已經占據了他們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能夠投入到黨派工作中的時間和精力就變得非常有限了。有時候領導班子要召集一次會議,許多成員都會因為本職工作原因而無法出席。
四是制度建設還不夠到位。雖然領導班子一直都關注制度建設,但是與執政黨相比,民主黨派的制度建設還是不夠到位的。有些制度的制定還流于表面形式,走過場;有些制度滯后嚴重,沒有根據形勢的發展變化,及時修改和完善;有些時候雖然有了制度,但還沒有很好地執行,對成員缺乏必要的約束力,形同虛設;雖然制定了不少的制度,但缺乏相應的激勵機制和內部監督機制,不能充分調動廣大成員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民主黨派領導班子建設是一項系統的工程,既需要各民主黨派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執政黨的重視和支持。要把這一工作切切實實地提上議事日程并持之以恒地開展下去。
一是爭取支持,謀劃隊伍。一個地方的領導班子,承擔著當地組織未來五至十年的領導重任,對民主黨派事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打造一支政治堅定、代表性強、結構合理的干部隊伍,是各民主黨派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共同創造新時代多黨合作事業輝煌業績的重要保證。要積極爭取各級黨委和民主黨派上級組織的重視和支持,提前謀劃,做好人事布局。要堅持正確的選人用人標準,把“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任人唯賢”要求落到實處;要優化領導班子結構,實現人才的優勢互補,民主黨派領導班子的整體合力怎么樣,不僅取決于班子成員個體素質,更取決于它的結構搭配。要按照梯次的年齡結構、互補的知識結構、相容的個性結構,專職與兼職的結構,科學配備領導班子。只有結構搭配合理,才能使班子成員人盡其才,迸發出巨大的集體力量。要選準選好主委,合理配備核心力量。作為領導班子的主要人物,不僅要有黨派的代表性更要有其人格魅力,能夠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把握工作大局,協調統籌各方面關系,真正發揮帶頭人的作用。由于大多數地方主委都是兼職的,民主黨派的工作重任則主要由專職副主委來承擔。專職副主委就要做好承上啟下,對內對外的協調工作,搞好機關建設,還要緊密聯系基層組織,真正將領導班子意見建議落到實處。
二是強化教育,夯實共識。領導班子組建完成,只是打下了一個扎實的組織基礎,要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統一思想、增進共識,形成強大的精神支柱,夯實領導班子的思想政治基礎。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核心地位,堅決維護中共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增強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夯實新時代多黨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全面提高領導班子的政治意識和理論水平。同時作為民主黨派領導班子要將黨派工作作為一項事業開展,要把學習好、繼承好、弘揚好民主黨派優良傳統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并在新時代有新的豐富和發展,從而為后人樹立榜樣,將民主黨派的優良傳統一代代傳下去,真正承擔起作為領導班子的使命和職責。
三是履職盡責,主動作為。民主黨派領導班子成員從被選舉出來的那一刻起,就不再是一位普通的黨派成員,而是整個黨派的領航者,不能只圖“虛名”,要有表率作用,要帶頭履職擔當。《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將民主黨派的基本職能擴展為“參政議政、民主監督,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協商”,作為領導班子成員要以高度的歷史使命感和政治責任感,切實把民主黨派事業作為實現理想、奉獻社會、服務人民的大舞臺,積極參加黨派組織的各類會議和活動,在協商議政、民主監督、調研視察、提案議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方面,充分發揮表率作用,以自己的主動作為來激勵和帶動廣大黨派成員不斷提高履行職責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使黨派工作充滿活力、富有成效。
四是實踐鍛煉,提升能力。領導班子的能力素質代表著參政黨的履職水平,所以領導班子成員要注重提升自身的能力。習近平總書記曾明確指出,“支持民主黨派加強思想、組織、制度特別是領導班子建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參政議政能力、組織領導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決自身問題能力”。現階段民主黨派領導班子能力建設的基本任務,就是要提高這“五種能力”。“五種能力”相輔相成,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影響,而且有各自不同的位置和內涵。政治把握能力是根本和關鍵,參政議政能力是核心和目的,組織領導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是保障和手段,解決自身問題能力是前提和基礎。提高領導班子“五種能力”建設,就是要不斷學習、提高理論修養,要搞好調研、反映社情民意,要發揚民主、凝聚各方力量,要擺正位置、發揮自身優勢。
五是建章立制,凸顯合力。制度化是加強領導班子建設的一項根本途徑。2018年2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黨外代表人士座談會時指出:要加強民主黨派思想、組織、制度特別是領導班子建設,建立健全民主集中制、民主生活制度以及各項議事決策制度。要在原先領導班子議事制度、學習制度、聯系基層制度等的基礎上,注重頂層設計,與時俱進地抓好制度的修訂、完善和創新;增加內部監督機制,以中共為師,建立健全民主生活會制度、談心談話制度;同時要對領導班子成員建立激勵和約束機制,建立民主黨派年度民主評議制度,將測評結果與政治安排相結合;借鑒基層組織考核制度對領導班子成員開展考核,堅持公開、透明原則,將考核結果與本人在今后提拔使用、政治安排相掛鉤,督促提升開展會務工作的積極性,同時也能增強黨派的凝聚力;在落實制度上下更大的功夫,將制度落到實處,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推動黨派工作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
只有建設強有力的民主黨派領導班子,才能更好地履行民主黨派基本職能,才能為堅持和發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奠定基礎,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新的貢獻。
2015年5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講話時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更好體現這項制度的效能,著力點在發揮好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積極作用。要完善政黨協商的內容和形式,建立健全知情和反饋機制,增加討論交流的平臺和機會,使協商對凝聚共識、優化決策起到作用。要從制度上保障和完善參政議政、民主監督,探索有效形式。要支持民主黨派加強思想、組織、民主監督特別是領導班子建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參政議政能力、組織領導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決自身問題能力。這段講話對發揮參政黨作用提出了目標,也明確把領導班子建設與思想、組織、制度建設并列,突出了領導班子建設的重要性。
近年來,從政治交接教育實踐活動到“努力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教育活動再到“不忘合作初心 繼續攜手前進”專題教育,活動的開展極大地促進了民主黨派領導班子的建設。各民主黨派認真總結和學習老一輩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努力探索民主黨派領導班子建設的新方法和新途徑,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活力。但也要看到,市級民主黨派領導班子建設還存在不少問題。
一是政治意識不夠深刻。新一代民主黨派領導干部有著不同以往的成長和教育背景,普遍具有較高的科學文化素養和專業技術水平。以民建衢州市委會為例,市委委員15名,全部具有大專以上學歷,其中研究生學歷4人,具有中高級職稱9人。這些人基本上都是2000年以后加入民建,由于沒有老一輩領導人那樣的切身經歷,他們對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對民主黨派與中共“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優良傳統缺少真切的體會與實踐,對我國政黨制度的認識不夠深刻。
二是參政意識不夠強烈。改革開放以來,民主黨派在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是因為對民主黨派地位、作用理解不夠深刻,對參政議政的歷史、傳統不熟悉,導致有些領導班子成員政黨意識不足,政治責任心不強,對自身要求不高,缺乏政治訴求,甚至“兩耳不聞窗外事”;有的領導班子成員認為民主黨派參政議政只是一種形式,不愿花時間和精力參與黨派工作;有的領導班子成員在參政議政中遇到一點小挫折和困難就灰心喪氣,悲觀失望,一蹶不振。
三是合力作用發揮不夠。目前民主黨派領導班子的結構,從年齡梯次、知識結構,專職與兼職等方面的結構看,都不盡合理。由于沒有合理搭配班子,致使班子合力難以彰顯。主委、副主委多為兼職身份,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具有較高層次的專家學者,或是某一專業領域的領軍人物,但是他們對行政管理工作并不熟悉,同時也缺乏組織協調與處理復雜事務的經驗。新一代民主黨派領導干部正是年富力強出成績的時候,本職工作壓力都很大,而且本職工作已經占據了他們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能夠投入到黨派工作中的時間和精力就變得非常有限了。有時候領導班子要召集一次會議,許多成員都會因為本職工作原因而無法出席。
四是制度建設還不夠到位。雖然領導班子一直都關注制度建設,但是與執政黨相比,民主黨派的制度建設還是不夠到位的。有些制度的制定還流于表面形式,走過場;有些制度滯后嚴重,沒有根據形勢的發展變化,及時修改和完善;有些時候雖然有了制度,但還沒有很好地執行,對成員缺乏必要的約束力,形同虛設;雖然制定了不少的制度,但缺乏相應的激勵機制和內部監督機制,不能充分調動廣大成員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民主黨派領導班子建設是一項系統的工程,既需要各民主黨派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執政黨的重視和支持。要把這一工作切切實實地提上議事日程并持之以恒地開展下去。
一是爭取支持,謀劃隊伍。一個地方的領導班子,承擔著當地組織未來五至十年的領導重任,對民主黨派事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打造一支政治堅定、代表性強、結構合理的干部隊伍,是各民主黨派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共同創造新時代多黨合作事業輝煌業績的重要保證。要積極爭取各級黨委和民主黨派上級組織的重視和支持,提前謀劃,做好人事布局。要堅持正確的選人用人標準,把“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任人唯賢”要求落到實處;要優化領導班子結構,實現人才的優勢互補,民主黨派領導班子的整體合力怎么樣,不僅取決于班子成員個體素質,更取決于它的結構搭配。要按照梯次的年齡結構、互補的知識結構、相容的個性結構,專職與兼職的結構,科學配備領導班子。只有結構搭配合理,才能使班子成員人盡其才,迸發出巨大的集體力量。要選準選好主委,合理配備核心力量。作為領導班子的主要人物,不僅要有黨派的代表性更要有其人格魅力,能夠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把握工作大局,協調統籌各方面關系,真正發揮帶頭人的作用。由于大多數地方主委都是兼職的,民主黨派的工作重任則主要由專職副主委來承擔。專職副主委就要做好承上啟下,對內對外的協調工作,搞好機關建設,還要緊密聯系基層組織,真正將領導班子意見建議落到實處。
二是強化教育,夯實共識。領導班子組建完成,只是打下了一個扎實的組織基礎,要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統一思想、增進共識,形成強大的精神支柱,夯實領導班子的思想政治基礎。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核心地位,堅決維護中共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增強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夯實新時代多黨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全面提高領導班子的政治意識和理論水平。同時作為民主黨派領導班子要將黨派工作作為一項事業開展,要把學習好、繼承好、弘揚好民主黨派優良傳統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并在新時代有新的豐富和發展,從而為后人樹立榜樣,將民主黨派的優良傳統一代代傳下去,真正承擔起作為領導班子的使命和職責。
三是履職盡責,主動作為。民主黨派領導班子成員從被選舉出來的那一刻起,就不再是一位普通的黨派成員,而是整個黨派的領航者,不能只圖“虛名”,要有表率作用,要帶頭履職擔當。《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將民主黨派的基本職能擴展為“參政議政、民主監督,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協商”,作為領導班子成員要以高度的歷史使命感和政治責任感,切實把民主黨派事業作為實現理想、奉獻社會、服務人民的大舞臺,積極參加黨派組織的各類會議和活動,在協商議政、民主監督、調研視察、提案議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方面,充分發揮表率作用,以自己的主動作為來激勵和帶動廣大黨派成員不斷提高履行職責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使黨派工作充滿活力、富有成效。
四是實踐鍛煉,提升能力。領導班子的能力素質代表著參政黨的履職水平,所以領導班子成員要注重提升自身的能力。習近平總書記曾明確指出,“支持民主黨派加強思想、組織、制度特別是領導班子建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參政議政能力、組織領導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決自身問題能力”。現階段民主黨派領導班子能力建設的基本任務,就是要提高這“五種能力”。“五種能力”相輔相成,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影響,而且有各自不同的位置和內涵。政治把握能力是根本和關鍵,參政議政能力是核心和目的,組織領導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是保障和手段,解決自身問題能力是前提和基礎。提高領導班子“五種能力”建設,就是要不斷學習、提高理論修養,要搞好調研、反映社情民意,要發揚民主、凝聚各方力量,要擺正位置、發揮自身優勢。
五是建章立制,凸顯合力。制度化是加強領導班子建設的一項根本途徑。2018年2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黨外代表人士座談會時指出:要加強民主黨派思想、組織、制度特別是領導班子建設,建立健全民主集中制、民主生活制度以及各項議事決策制度。要在原先領導班子議事制度、學習制度、聯系基層制度等的基礎上,注重頂層設計,與時俱進地抓好制度的修訂、完善和創新;增加內部監督機制,以中共為師,建立健全民主生活會制度、談心談話制度;同時要對領導班子成員建立激勵和約束機制,建立民主黨派年度民主評議制度,將測評結果與政治安排相結合;借鑒基層組織考核制度對領導班子成員開展考核,堅持公開、透明原則,將考核結果與本人在今后提拔使用、政治安排相掛鉤,督促提升開展會務工作的積極性,同時也能增強黨派的凝聚力;在落實制度上下更大的功夫,將制度落到實處,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推動黨派工作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
只有建設強有力的民主黨派領導班子,才能更好地履行民主黨派基本職能,才能為堅持和發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奠定基礎,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