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專題專欄
《浙江民建》
理論與研究
我的位置:主頁  > 宣傳教育 > 理論與研究
“重要窗口”建設中的多黨合作制度效能提升研究
發布時間:2021-04-20 10:21:27
  |  
作者: 袁 恒 錢 晟
        在2015年召開的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更好地體現這項制度的效能,著力點在發揮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積極作用。”這一重要論述為加強我國多黨合作制度建設、進一步增強這一制度的效能指明了方向。 
        2020年4月,浙江省歷史性地承擔起“努力成為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的重要使命。在推動建設“重要窗口”的工作中,如何提升多黨合作制度效能,是一項極具時代意義的重要課題,本課題就此進行討論與分析。 
        一、研究背景 
        (一)多黨合作制度的形成歷史與時代生機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以下簡稱“多黨合作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偉大政治創造,符合中國的歷史與國情,具有歷史發展的必然性。 
        回顧中國共產黨黨史,多黨合作制度的內在精神在1940年毛澤東起草的黨內指示文件《抗日根據地的政權問題》中就有體現,即“三三制”原則 ,該原則體現了鮮明的統一戰線性質,深刻反映了中國共產黨的社會治理主張和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訴求。根據諸多中國共產黨黨史文獻記載,在探索建立民主政府的過程中,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員和非中國共產黨員合作共商的大原則。 
        建國后,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領導集體就多黨合作提出了“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并支持各民主黨派應該繼續發展。中國共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社會主義建設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多黨合作事業也隨之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特別是1993年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將長期存在和發展”寫入了憲法,成為國家意志。 
        自此,多黨合作事業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1997年中共十五大將堅持完善多黨合作制度納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2002年中共十六大將多黨合作制度寫入了今后必須長期堅持的十條基本經驗,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支持各民主黨派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要求更好履行職能”,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上提出“新型政黨制度”的重大政治論斷。
總結多黨合作事業的發展歷史,可以清晰地看到多黨合作的探索、嘗試、鞏固既是中國近代政治發展的主流,也是符合中國歷史趨勢和人民利益的政治創新,是中國智慧的重要體現,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和頑強的生命力。在“新型政黨制度”這一歷史性的論斷指引下,具有中國特色的多黨合作制度將更加具有時代生命力,并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夢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二)“重要窗口”建設的歷史重任與機遇 
        2020年3月29日至4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浙江考察,賦予浙江“努力成為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標新定位,這為浙江當前和未來的發展提出了新要求,確立了新目標,具有非常豐富的精神內涵。 
        2020年6月18日,中國共產黨浙江省第十四屆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通過《中共浙江省委關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努力建設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重要窗口的決議》,該決議要求我省把“努力建設展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重要窗口”作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重要窗口”建設任務的一項重要內容,要求我省在“重要窗口”建議過程中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以深化法治浙江建設的具體實踐,生動展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越走越寬廣、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體系越來越健全的蓬勃生機。要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支持和保證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權、監督權、決定權、任免權。要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推動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 
        綜上所述,浙江省理所應當地成為建設和發展我國新型政黨制度的探索者,積極開展“重要窗口”建設中的多黨合作制度效能提升研究,為多黨合作事業做出標桿,引領民主政治發展,將有利于向國內國外展示我國新型政黨制度的優勢與活力,同時這也是探索和提升我國多黨合作制度效能的歷史性機遇。 
        二、我省多黨合作制度的實踐與效能發揮現狀 
        (一)政協協商和政黨協商并行,主導多黨合作事業大局 
        中國政治協商制度是中國政黨制度核心要義的最高層次體現,充分反映了在執政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各民主黨派參與國家政治協商、共同治理國家的制度內涵。長期以來,我省的多黨合作事業亦圍繞政治協商展開,主要形式包括政協協商和政黨協商。 
        自1978年起,浙江省政協每五年一屆,期間每年召開一次全體會議,主要任務有三個方面:一是政治協商,包括全省重大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領域的方針政策和重要問題進行協商,是不同黨派表達政治意見的最重要的平臺;二是民主監督,包括對全省各級社會治理機關就憲法、法律和法規的實施,重大方針政策的執行與落實等情況展開批評與建議監督;三是參政議政,包括就各黨派密切聯系的人群和其他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形成提案,在政協會議上協商。實踐形式方面,浙江省政治協商工作延續傳統,確保不變質,主要的會議類型有政協全體會議、常委會議、主席會議、專題政治協商會議、專門委員會會議,以及對口協商會議、界別協商會議、提案辦理協商會議等,通過建議案、協商紀要、大會發言、分組聯組討論、面對面溝通交流、意見建議綜合等形式,與黨委、政府進行政治溝通與對話。 
        政黨協商方面,經過長期的探索與合作,我省已形成一些經驗做法。根據浙江省委黨校黃天柱教授《政黨協商質量的評估及提升路徑——基于浙江的調查與思考》一文,中共浙江省委常委與省級民主黨派、工商聯建立了“一對一”的聯系制度,談心交流已成常態。還通過制定政黨協商的實施辦法,明確政黨協商的內容、形式和程序,進一步規范會議協商、直通車、談心交友等制度,建立健全知情明政、考察調研、溝通聯絡、協商反饋等機制,不斷提高政黨協商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水平。 
        整體來看,我省基于政協協商和政黨協商兩個模式安排,主導著我省多黨合作事業的大局。 
        (二)積極探索協商新模式,提升協商效能 
        政治協商作為多黨派合作事業的主要載體,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省結合實際情況,探索建立了一系列更加靈活、務實的制度和模式安排,顯著提升了多黨合作的效能。 
        1.建立浙江省民主黨派省委會負責人聯席會議制度,提升政治協商效能。2016年5月,浙江省首次召開各民主黨派省委會主委聯席會議。這項制度是僅次于浙江省政協會議的一項重要安排。根據制度要求,浙江省每年都要召開中共省委統戰部部長和各民主黨派省委會主委參加的主委聯席會議。會議的主要內容是各民主黨派省委會主委交流全年工作的總體部署;研究當前民主黨派工作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對民主黨派履行職能、發揮作用以及自身建設的相關重要問題達成共識、形成紀要;中共省委統戰部部長通報有關情況并征求對統一戰線和民主黨派工作的意見建議等。 
        2.創建“委員會客廳”,提升政治協商效能。2018年8月,浙江省政協出臺《政協浙江省委員會關于創建委員會客廳的意見》,標志著省政協“委員會客廳”正式啟動運行,正式搭建起委員與群眾的“同心苑”。實踐運行中,“委員會客廳”有醒目的統一標識,規范的工作制度,這是一個有效的開放性履職平臺。不完全統計,截止2020年8月,已有杭州濱江高新區委員會客廳、浙江大學委員會客廳、玉皇山南基金小鎮委員會客廳等超過165家“委員會客廳”,按照“學習交流的新載體、聯系群眾的新紐帶、協商民主的新路徑、團結聯誼的新平臺”這一功能定位,共舉辦活動300余場次,有效地擴大了“朋友圈”,畫大了同心圓,提升了政治協商效能。 
        3.持續開展“為民辦實事,請你來協商”活動,提升政治協商效能。為推動形成2019年我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2018年底,省政協開展“為民辦實事,請你來協商”活動,其具體操作流程是:首先,由省政協委員圍繞省長公開信發表意見,提出為民辦實事項目的建議,再由省政協匯總篩選研究后向省政府報送;第二步,由省政協委員對省政府公布的為民辦實事備選項目進行網上推薦,經廣大群眾提意見和投票后,確定召開一次協商會或民主協商論壇,邀請省政府有關領導與相關委員面對面協商,形成共識;最后,確定省政府為民辦實事的具體項目。經過2年多實踐,已形成“群眾提、大家定、政府干”工作原則,覆蓋省、11個地市、逾50個區縣、若干社區,涉及議題有復工復產、夜經濟、企業融資、災害防范、公共衛生防控、交通建設、文物保護等若干領域,累計召開民生協商論壇19次,基本保持月均1次的頻率。效果方面,據統計省政協首次開展該活動共有584名政協委員提出919條建議,參與度達92.6%,在凝聚共識、民主決策方面收效顯著,較大地提升了政治協商效能。 
        4.開展政黨專題協商,提升政黨協商效能。專題協商是指由中共統戰部門牽頭,以各民主黨派系列重點課題的調研成果為基礎組織的協商會,“黨委出題—黨派調研—專題協商—部門落實”是其基本運行機制。從省本級看,從2011年開始,連續多年分別以“社會管理創新”“文化建設”“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生態環境保護”等為議題,由省委統戰部在年初確定主題,并協調各黨派省委會從不同角度,分頭深入開展專題調研,年中進行一次調研情況交流,年底召開專題協商會,邀請省委領導及相關部門領導出席聽取意見建議,取得了較好效果。 
        (三)精準施策,強化民主監督效能 
        我省在2009年出臺《關于加強和完善人民政協政治協商促進科學民主決策的意見》,2013年11月出臺《中共浙江省委關于加強人民政協民主監督的意見》等系列文件,從民主監督的重要意義、基本原則、主要內容、主要形式、工作機制、加強和改善各級黨委的領導等方面作出了規范。
從實踐情況看,已經形成多樣化的監督模式: 
        1.專項集體民主監督。實踐中取得顯著效果的有“五水共治”專項集體民主監督、“四張清單一張網”專項民主監督、“最多跑一次”專項民主監督、“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專項民主監督、“兩手硬兩戰贏”專項民主監督等。 
        2.民主監督員監督。實踐中以杭州市為代表,自2015年首批130位政協委員分組派駐至法院、檢察院及13個市直單位開展民主監督以來,通過聽取匯報、查閱臺賬、開展調研暗訪、搜集民情社意等,有效提升了群眾辦事的滿意程度。 
        3.民主評議監督。以建德市政協的民主評議監督為例,實踐中緊扣中心、精準選題,以問題為導向打好調研牌,通過現場測評,坦誠對話提升質量,這項工作自2014年開展以來,已經成為建德市政協履行民主監督職能的重要抓手和特色品牌,逐步形成了黨委重視、政府支持、政協主動、部門配合的民主監督良好格局。 
        4.委員視察監督。比如,杭州市通過滬杭高鐵運營情況視察監督、大型骨干企業節能減排和自主創新視察監督、世博會“環滬擴城河”安保工程視察監督、鞏固G20峰會成果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視頻監督等,取得了良好效果。
5.聯動聯合監督。實踐中我省探索三級政協聯合監督,推動“五水共治”長效機制的建立,同時與社會輿論、群眾監督融通聯合,優勢互補,形成了質量、數量、效率并重的社會治理效果。 
        (四)強化智庫能力,提升參政議政效能 
        參政議政是民主黨派的重要職能。從歷史看,各民主黨派成員的構成長期以來都是以各領域中高級人才為主,具有鮮明的行業特色和專業技能。我省在提升參政議政效能方面,重點發力于民主黨派的智庫建議和自身建設,具體有兩個方面: 
        1.搭建省統一戰線智庫,提升參政議政質量水平和重視程度。2018年9月,“浙江省統一戰線智庫”正式揭牌成立,由中共浙江省委統戰部組建、浙江省社會主義學院和浙江大學承建、省級十五家統戰系統單位共建。該智庫主要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統一戰線工作重要思想與浙江實踐”“省委省政府決策急需的重大課題和重大任務”“統一戰線重大理論政策和實踐問題”等方面開展研究。在智庫人才儲備方面,智庫工作委員會辦公室通過智庫組成單位推薦,選聘了一批專家,構成500名左右的智庫專家庫,以黨外知識分子為主體,分屬不同學科、不同領域、不同行業。聘請相關學科的學術帶頭人為首席專家,建立首席專家制度。加強后備人才培養,每年定期舉辦智庫人才培訓班,跟蹤培養相關研究骨干。截止2019年,已取得了超過15項研究報告成果。 
        2.建立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制度,強化參政議政能力。2019年2月,在深入調研和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浙江省各民主黨派形成了《各民主黨派省委會關于建立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談心會)制度座談會紀要》,意在通過召開民主生活會(談心會)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共同發現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達到增進團結、提高自身建設水平的目的,對加強民主黨派自身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以浙江省民建為例,2018年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上,民建省委會領導班子談心會自查問題10條,征求到各類意見共58條;領導班子成員自查問題31條,征求到各類意見共30條。上述問題在次年的工作開展中逐項整改,成為強化自身參政議政能力的重要保障,有力地提升了參政議政效能。 
        綜合上述調查研究發現,我省多黨合作制度是以政治協商制度為中心,結合實際情況,創新政治協商制度、模式;精準發力,提升民主監督效力;強化智庫能力打造出眾的參政議政水平,全方位提升了我省多黨合作制度的效能,有效提升了省域社會治理水平和群眾滿意程度。 
        三、我省多黨合作制度效能發揮中的問題與短板 
        自1993年多黨合作制度將長期存在和發展寫入憲法以來,我省多黨合作制度的效能得到了顯著提升,一系列文件相繼出臺、一系列制度相繼建立、一系列做法先后形成,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全方面提升,較好地助推了我省民主進步、經濟發展、民生改善。但通過調研,仍然發現一些需要完善和改進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民主黨派自信稍顯不足,削弱多黨合作制度效能 
        民主黨派的自信與否,會直接影響多黨合作制度的活力與效能。從各民主黨派的發展歷史看,有兩個關鍵問題極大地影響著多黨合作效能:第一是民主黨派的政治與社會定位不夠清晰和穩固,第二民主黨派不夠自信。前一個關鍵問題,已在1993通過入憲的形式,確立了民主黨派參政黨的政治與社會地位,后一個問題也有所改善,但仍然有強化的空間。 
        從覆蓋面上講,民主黨派的自信不僅僅體現為民主黨派領導和政協委員的自信,更應體現為全體民主黨派成員的自信。在我省范圍內,民主黨派成員自信稍有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民主黨派自身建設相對薄弱,各黨派成員對所屬組織的認同感、歸屬感和凝聚力不足,剛加入的幾年尚對組織擁有熱情,時間久了思想上存在懈怠的情形,特別是新成員,主要表現為與組織失聯、參加組織生活不積極、把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看作是攤派任務等;2.各民主黨派堅持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以黨為師,但與中國共產黨相比,民主黨派在自身的優良傳統和精神傳承方面對成員的教育不足,直接表現為對黨派歷史理解不深,結果就是參政黨的政治擔當不足;3.各民主黨派成員在單位內部政治組織上話語權的缺失,導致自認為是局外人。除此之外,民主黨派自信的缺失還表現在不敢、不愿主動亮身份,周邊親戚、朋友、同事對民主黨派的陌生和認同缺失等。 
        (二)民主黨派工作成果的宣傳不足,掣肘多黨合作效能的發揮 
        目前我省在民主黨派工作成果的宣傳主要借助于各級政府的統戰部門新聞稿、各民主黨派自身的網絡渠道傳播、全體黨派成員的宣傳。從隨機走訪調查看,非民主黨派的人群,近乎100%對民主黨派的認識處在“聽說過”的膚淺階段,近乎100%的人群無法準確說出八個民主黨派的名稱,近乎100%的人群不清楚民主黨派的政治與社會職能,較大比例的人群不知道民主黨派做了什么、有什么成果。這種現狀對民主黨派工作的開展有較為不利的影響,也會弱化民主黨派在群眾眼中的價值與意義。長期看,將削弱新型政黨制度的活力,也會掣肘多黨合作的效能。 
        (三)分布于各單位的民主黨派成員在內部未有效發揮多黨合作效能 
        截止2019年,我省共有民主黨派成員近7萬人,主要集中于中高級知識分子、腦力勞動的人群。實踐中,這一批中高級知識分子的民主黨派成員,一部分是單位主要負責人、企業領導,另一部分則是在其他崗位上努力地建設社會主義事業。處于主要負責人和企業領導崗位的民主黨派成員,可以將自身的想法、建議直接與中共黨支部進行溝通、探討,并適時轉化為單位經營與決策。但處于非領導崗位的民主黨派成員,則因為民主黨派成員身份的原因,無法參與中共黨組織就單位治理、企業經營重大決策等事項的討論,使得多黨合作制度在細胞層面斷裂。從新型政黨制度下的多黨合作事業高度審視這一現象,其實是未能有效發揮多黨合作效能。 
        (四)各黨派成員內部的獎懲接納上相互獨立 
        根據調研,發現我省中共黨組織與各民主黨派組織擁有各自的榮譽獎懲體系,對各自的成員起到了有效的激勵和約束作用,優秀代表也為其他成員樹立了鮮活的榜樣,對自身組織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各個黨派之間的榮譽獎懲處于相對獨立的狀態,并不被彼此認可。比如,國有機關和企業單位中,對于獲得優秀中國共產黨員的同志,往往具有優先提拔、物質獎勵等認同,但對民主黨派獲得的組織內榮譽卻忽視,在某種程序上削弱了民主黨派組織獎懲效果。 
        四、以“重要窗口”高標準推動多黨合作制度效能提升的思考與建議 
        在我省奮力推進“重要窗口”建設的重要歷史機遇前,各民主黨派應以此為標準,積極思考提升多黨合作效能的大課題,為我省的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發展再上新臺階貢獻智慧和力量。本人經過調研與思考,有如下幾點建議,供討論與決策。 
        (一)強化自身本領,增強履職信心 
        我省民主黨派的自信心不足,既有中國民主黨派發展過程中的歷史原因,也有自身的原因。在多黨合作事業蓬勃發展的今天,理應從更高、更大的格局出發,解決民主黨派自信心不夠的問題。要從民主黨派自身思想建設上著手,讓全體民主黨派成員自發地傳承黨派的優良傳統,維護政黨尊嚴,履行政治職能,最終形成多黨派合作的磅礴力量。 
        增強履職信心,具體有如下幾點建議:1.做好新成員的植根鑄魂工作。實踐中,可以通過延長考察周期等手段強化加入黨派組織的動機考察,增設并強化入黨(會)的宣誓儀式,依托社會主義學院制定標準的新黨(會)員培訓課程,強化鞏固植根鑄魂效果。2.做好持續教育工作。積極學習中國共產黨的優秀做法,以“兩學一做”為樣板,設計符合民主黨派自身現狀的強基固本制度,加深民主黨派對自身歷史的認識與理解,強化對黨派組織的認同。重大活動可安排溫習誓詞儀式,依托社會主義學院每年制定并實施民主黨派成員輪訓工作計劃,做好民主黨派成員的持續教育工作。3.做好不合格黨(會)員的教育與處理工作。各級民主黨(會)組織可設立專職思想政治工作人員,以培育合格社會主義建設者和參政黨人員為目標,積極教育、引導思想滑坡的黨(會)員,幫助使其認識自身的不足和改進、提高的方法。對嚴重不合格的黨(會)員,且多次教育仍不進取的,應按照黨(會)章規定進行處理,并做好內部警示,對于受到黨(會)內處理的民主黨派的公職人員、觸犯黨(會)章被開除的任何成員,應向全社會公開,以樹立民主黨派嚴明治黨(會)的積極形象。 
        只有強有力的黨派自身健設,才能保障高效的多黨合作,才能使黨派成員以組織為自豪,進而推動組織更加強大。 
        (二)加強民主黨派工作宣傳,營造群眾可感知的多黨合作局面 
        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加強黨對宣傳思想工作的全面領導。在堅持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的大原則下,加強民主黨派工作的宣傳,不僅有利于激發多黨合作制度的深層次效能,而且有利于國際社會準確、全面理解中國的新型政黨制度。 
        具體的實施建議有如下幾點: 
        1.加大在各級廣電媒體、網絡媒體上對民主黨派工作的宣傳頻率、宣傳范圍、宣傳時長,可探索嘗試在各級主流頻道、主流新聞頁面等開設多黨合作的頻道、專欄。 
        2.在中宣部主管的學習強國平臺,開設民主黨派頻道,既可以實現學習強國在全體民主黨派成員中的全覆蓋,又可以實現使我國政治、政黨的宣傳更加全面和完整。 
        3.定期對各民主黨派工作進行專題報道,讓廣大群眾準確認識到我國多黨合作的政治特點。 
        4.推動各級民主黨派組織在國際上的政治交流,做好我國新型政黨制度的代言人,宣傳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傳播積極的多黨合作正能量,有利于更廣泛地發揮民主黨派聯系群眾、代表群眾,增強我國新型政黨制度的生命力,提升多黨合作的效能。 
        (三)創設條件支持民主黨派在單位內部發揮多黨合作制度效能 
        民主黨派成員如何在所屬單位內部發揮多黨合作制度的優勢,是多黨合作制度活力與效力重要一環。創設條件,鼓勵民主黨派成員在多黨合作制度的大框架下,合理、有序地參與所屬單位內部中共黨組織的討論、協商,可以從機制上為民主黨派創造涉及單位治理、重大經營決策等獻綿薄之力的機會。主要有以下建議: 
        1.中共黨組織召開涉及單位治理、企業經營等相關會議,應邀請民主黨派列席參加,并有建議、討論權利; 
        2.上級部署的重大單位治理變動、企業經營等相關事項,中共黨組織應一并通報民主黨派成員; 
        3.人事變動、重大財務事項,中共黨組織可單獨征求民主黨派成員看法。 
        4.建議民主黨派成員與所屬單位定期開展專項調研、專項監督等合作。 
        (四)互認各黨派對自己組織內部的獎懲 
        中國新型政黨制度與國外的政黨制度有很大的不同,我國政黨之間是在多黨合作的大旗下,堅持“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是寫進憲法的親密友黨關系。在政治上,八大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自愿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在民主黨派成員的獎懲認同上應該保持一致。基于新型政黨的合作關系,建議中國共產黨將各民主黨派成員在組織內部獲得的獎懲與中國共產黨黨內的獎懲互通互認。 
        五、結束語 
        新時代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和浙江建設“重要窗口”的總體要求,我省各民主黨派應從更宏大的政治格局、更高遠的民主視野、更靈活的思路來探索“重要窗口”建設中多黨合作制度效能提升的思路、方法。相信在“新型政黨制度”這一論斷的指引下,我國多黨合作事業定會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
                                                      (本文獲2020年度民建省委會理論研究優秀結項成果二等獎)
參考文獻:
[1]龔育之.黨史札記[M].浙江人民出版社:杭州,2002:28-56.
[2]李先廣.“三三制”政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的萌芽形態[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11,27(7):6-9.
[3]劉佳.論我國民主進程中人大與政協的關系[J].協商民主,2014,3:14-17.
[4]朱繼東.我國多黨合作制度確立70年的主要經驗及啟示[J].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9,5:25-35.
[5]宋連勝,董樹彬.中國多黨合作制度的歷史經驗[J].理論學刊,2011,213:24-27.
[6]黃天柱.民主黨派參與基層協商機制創新的探索與思考[J].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2016,172:99-106.
[7]黃天柱.政黨協商質量評估與提升路徑研究——基于浙江的調查與思考[J].統一戰線學研究,2019,6:75-90.
[8]王紅玉.構建中國多黨合作話語體系之初探[J].統戰理論與實踐,2016,6:29-33.
[9]張彩云.抗戰時期毛澤東團結中間黨派思想形成的歷史條件和理論依據[J].湖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7,18(100):35-37.
[10]李燕奇.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多黨合作制度的發展[J].新視野,2008,1:24-31.
[11]彭家璇.試論黨的三代領導人對多黨合作制度的貢獻[J].江西社會科學,2002,11:134-136.
[12]李宏.浙江省政協探索創建“委員會客廳” 搭建委員與群眾“同心苑”[EB/OL].http://www.zjzx.gov.cn/szxzt/mhwzwyhkt,2018-8-17.
[13]徐建平.省政協“為民辦實事,請你來協商”開始了![EB/OL].http://www. zjzx.gov.cn/szxzt/mhwzqnlxs/content_89654,2018-11-8.
[14]網站.浙江政協•民生協商論壇[EB/OL].http://www.zjzx.gov.cn/szxzt/ mslt/content_41582,2020-7-2.
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永久免费无内鬼放心开车| 午夜毛片不卡免费观看视频 | 欧美aa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欧美视频|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完整国语|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久久99热国产|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二区爱AV| 日本高清二三四本2021第九页|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狼人久久尹人香蕉尹人| 免费黄色小视频网站| 波多野结衣一区在线|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人网|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伊人国产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本网站受美利坚法律保护| 成年午夜无码av片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乱码第一页| 天天天天躁天天爱天天碰2018 | www.国产成人| 国产精品深爱在线| 麻豆国产精品有码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 精品国产免费人成网站| 免费特级黄毛片| 男朋友想吻我腿中间的部位| 人妻va精品va欧美va| 欧美丰满熟妇XXXX性| 久久青青草视频| 成人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www夜插内射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体验区| 青青青手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A级三级三级三级| 特黄特黄aaaa级毛片免费看| 亚洲欧美成人中文日韩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