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挖掘民建基層組織社情民意信息“活力泉”建設的研究
以民建紹興市委會為例
發布時間:2021-04-22 09:14:12
|
作者: 單國君 童 珂
一、前言
社情民意信息是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民主黨派人士參政議政建言獻策的常用載體,是做好新時代參政黨“一個參加 三個參與”履職能力建設的堅固基石,也是發揮基層組織積極性、動員基層力量參與參政議政的重要平臺。不斷鞏固新型政黨制度基礎,發揮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優勢,積極履行參政黨職能是當前社情民意信息工作面臨的新形勢。不斷強化質量導向,立足民建經濟界特色,圍繞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圍繞解決基層存在的突出問題和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并及時提出建議與對策,是當前新形勢下民建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新要求。
二、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發展的歷程和重要意義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提升參政黨履職能力建設的一項經常性、基礎性的工作,是參政黨履行基本職能的一個“重要窗口”,是參政黨反映社會輿情和群眾關心熱點難點的一種常態化工作機制。因此,發動基層組織民建會員積極參與社情民意信息撰寫,對新時代參政黨履職能力建設具有積極意義。
(一)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發展歷程。隨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發展與完善,明確了民主黨派具有參政議政、民主監督、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協商的基本職能。在這樣的背景下,民建的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經歷了三個歷史階段:1.1994-2005年的起步階段:《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頒布后,多黨合作事業蓬勃發展。1994年,時任民建中央主席孫起孟提出民建的參政議政工作要向反映社情民意和法制建設方面延伸,這成為民建在履行參政黨職能認識上的一個重大發展。1995年,經過民建中央的全面動員和積極部署,民建中央和各省級組織都陸續設立了負責信息工作的機構,同年,民建中央創立了《情況反映》內刊,并開始向全國政協報送內參,成為首家向全國政協報送信息的民主黨派。2.2006-2011年的發展階段:《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的意見》出臺后,2006年6月,民建中央召開了全國社情民意工作會議,通過了《民建中央關于加強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的意見》,并提出積極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充分發揮本會優勢和特色,通過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努力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這次會議的召開,標志著民建反映社情民意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3.2012年至今的轉型提質階段:隨著全國政協對社情民意信息報送提出了約束性指標,強調強化質量的新要求,反映社情民意信息逐漸成為民建界別政協協商成果的重要渠道,在2020年民建中央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培訓班上,民建中央專職副主席兼秘書長李世杰提出要把不斷強化質量導向,立足黨派界別特色,圍繞熱點問題及時跟進,在堅持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的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新要求。
(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參政黨的職責和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65周年大會上強調:“要堅持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做到知民情、解民憂、紓民怨、暖民心,多干讓人民滿意的好事實事。”這是總書記的指示,是參政黨的使命,是我們的職責。職責使命在肩,我們就要責無旁貸、擔當實干,發揮民建人才薈萃、聯系面廣的優勢,廣察民情,廣匯民意,廣集民智,暢通參與國是的渠道,拓展為民干事的領域,作出應有的貢獻。中共中央印發《關于加強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的意見》明確指出:“通過協商會議、建議案、視察、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提出意見和建議,積極履行民主監督職能。”會的章程關于基層組織的基本任務也有“提出意見和建議,反映社情民意”的表述。社情民意是協商討論的客觀依據,是民主監督的重要內容,也是參政議政的基本素材,參政黨三大職能的履行,沒有一項離得開社情民意信息?,F在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已作為一項重要的專項工作。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地位在不斷提升、要求在不斷加強、作用在不斷體現。
(三)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基層組織參政履職的重要形式。民建作為參政黨,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備的組織體系。截止2019年底,民建在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大中城市都建立了基層組織,現有成員20.2萬人,大多數為經濟界和其他方面的代表性人士。其中,有各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有擔任區、縣級以上各級政府和司法機關領導職務的,還有擔任各級特邀、特約監察員、檢察員職務的。他們為參加國家政權,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和國家領導人選的協商,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參與國家方針政策等的制定和執行提供不少寶貴的建議。特別是近年來,他們圍繞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認真組織力量開展調查研究,有計劃地就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鼓勵、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等重大問題,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提出了很多重要意見和建議,為促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堅持和發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鞏固和擴大愛國統一戰線、維護安定團結做了大量的調研工作,提出了許多真知灼見。
三、在當前社情民意信息工作領域,民建基層組織普遍存在的短板和不足
會中央、省委會歷來高度重視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每年都組織召開專門的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會議,指導分析信息工作新形勢新要求,為地方組織搭建信息工作先進經驗的交流平臺。但由于基層組織會員結構多元化,參政議政主要由基層組織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參與,基層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向下延伸的抓手缺乏系統性的組織與發動。普遍存在“參政意識不足、參與熱情不高、反映能力薄弱、發聲平臺不暢”等短板。
(一)會員參政意識不足。由于民建基層組織的不斷發展壯大,不少基層組織的會員培訓都是交由當地統戰部門統一組織的,社會主義學院統一戰線教育難以涵蓋黨派自有特色為會員量身定制社情民意信息培訓,會員對參政黨履行職能存在意識薄弱的短板。主要呈現以下兩種意識的不足:一是會員完全不知道自己可以參與到基層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撰寫中來;二是會員存在社情民意信息只能通過政協委員來反映的誤區。
(二)會員參與熱度不高。由于民建基層組織對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重視度不足,導致基層組織會員參與社情民意信息的熱度不高。會員普遍存在三種消極情緒:一是會員認為參與社情民意信息對自身素養的提高和工作并沒有什么幫助;二是會員擔心參與社情民意信息的撰寫,可能會引起高層的不滿和不必要的社會反響;三是會員懷疑自己辛苦撰寫的社情民意信息是否能真正送達到領導層面并作為決策的內參。
(三)向上反映能力薄弱。由于基層組織會員結構多元化,以及基層組織分管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專職人員編制配備往往不足,或是基層組織應付當地層面對信息工作的考核壓力分散了向上報送信息的注意力,導致基層組織向會中央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普遍呈現自發松散性、反映能力薄弱、缺乏考核機制的問題。
(四)發聲平臺渠道不暢。由于基層組織對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機制的不夠完善,導致基層組織會員向會中央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渠道受阻。普遍體現為向誰投稿、由誰反饋、如何提高等問題,如何做好基層組織信息員的挖掘、如何提高基層信息員反映問題的能力、如何避免基層信息“領頭羊”斷層現象是目前基層組織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三大難點。
四、以民建紹興市委會為例,對挖掘基層組織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活力泉”建設的實踐與研究
(一)強化參政黨思想政治引領,提升會員履職意識。一是始終要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新型政黨制度理論等作為基層組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意識統領來抓。二是辦好兩個培訓班,即新會員培訓班和信息骨干研討班。通過基層組織對“兩會”精神的傳達、新會員會史教育和信息骨干的研討交流,加強會員參政履職意識,全面發動基層組織會員積極參與社情民意信息撰寫。以民建紹興市委會為例,2020年上半年發動100名會員、15名會友撰寫社情民意信息稿247篇,超過2019年全年信息稿來稿數量,會員參與社情民意信息熱度創新高,會員參與社情民意信息撰寫占在職會員的13.3%。
(二)推進組織結構型人才發展,重點關注會員履職素養。一是始終要把會員組織發展作為參政黨履職人才的基礎要素來抓,為社情民意信息員的挖掘提供組織支撐。在把好會員政治素質關的基礎上,重點抓好企業經營領軍人物、專業人才和政府部門代表性人士為組織發展的重點工作,加大在重點領域、重點地區發展代表性人士的工作力度。二是要注重社情民意信息員的挖掘。為高素質的代表人士開通入會“綠色通道”,為履職成績突出的會員搭好信息能力“提速專列”,為信息后備人才力量辦好“升級速成班”。以民建紹興市委會為例,2020年上半年,發展32名新會員,平均年齡為36.8歲、大學本科及以上占比達87.5%,中級及以上職稱占比18.8%、機關人員占比31.3%、企業高管及中層以上人士占比81.3%。
(三)完善基層組織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機制,挖掘基層信息活力泉建設。一是始終要把社情民意信息作為建言咨政的基礎項來抓。根據黨委、統戰、政協口對新形勢下信息工作的新要求進行“關鍵詞”梳理,全面發動會員參與會中央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二是建立基層組織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機制。建立定期信息熱點工作交流機制,定期通報社情民意信息得分情況,并分析得分趨勢,研究及調整下一階段信息工作部署。完善社情民意信息稿酬激勵機制,引導會員以社情民意信息為起點,逐步參與到高質量的調研工作中,提高區、縣級基層組織參與會中央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挖掘基層信息活力泉。以民建紹興市委會為例,2019年,有67名會員參與省委會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其中有19名會員來自區、縣級的民建基層組織,占比28.4%,當年獲得民建中央錄用9篇次,其中由區、縣級的民建基層組織供稿的有5篇次,占比55.6%。
(四)發揮“一刊一網一號一群”宣傳媒體的作用,鼓舞會員參與信息工作的士氣。始終要將現代化媒體作為體現黨派履職能力建設的常用載體來抓。以民建紹興市委會為例,今年疫情期間,80幾名信息員在微信群內集思廣益,發現疫情期間口罩短缺、中小企業突出的問題,以及將其他省市先行先試的優秀案例轉發到微信群中討論,及時組稿向會中央反映情況并提出建議,兩次獲得了國家領導人的批示,其中一則信息被會中央選為今年全國政協的團體提案。此外,“紹興民建”公眾號及時向會員曬出疫情期間社情民意信息成績單,在《紹興民建》月刊和網站及時刊登會員社情民意信息錄用文章,會員參與社情民意信息的熱情得到了鼓舞。
五、結語
完善民建基層組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制度優勢建設,發揮基層組織發動會員參與社情民意信息的重要平臺作用,是參政黨履職能力建設的堅實基礎;是新時代參政黨提高參政能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我們要不斷鞏固民建基層組織會員在經濟界優勢領域的建言咨政,提升民建基層組織會員在經濟界發聲轉向全方位專業領域發聲,以基層組織社情民意信息平臺為“重要窗口”展示,打造新時代民建參政黨履職能力建設的“金品牌”。
(本文獲2020年度民建省委會理論研究優秀結項成果三等獎)
參考文獻:
[1]劉春雷.民主黨派參政議政能力建設探析.湖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總第17卷第90期 第2期.2016年4月.
[2]鄭巍寧.關于加強參政黨參政議政能力建設的思考.湖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第5期.2007年10月.
[3]徐杰.對做好新時代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幾點思考.河東區政協.2018年10月
[4]王西翼.多措并舉做好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中國政協.2020年第13期.2020年7月
社情民意信息是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民主黨派人士參政議政建言獻策的常用載體,是做好新時代參政黨“一個參加 三個參與”履職能力建設的堅固基石,也是發揮基層組織積極性、動員基層力量參與參政議政的重要平臺。不斷鞏固新型政黨制度基礎,發揮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優勢,積極履行參政黨職能是當前社情民意信息工作面臨的新形勢。不斷強化質量導向,立足民建經濟界特色,圍繞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圍繞解決基層存在的突出問題和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并及時提出建議與對策,是當前新形勢下民建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新要求。
二、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發展的歷程和重要意義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提升參政黨履職能力建設的一項經常性、基礎性的工作,是參政黨履行基本職能的一個“重要窗口”,是參政黨反映社會輿情和群眾關心熱點難點的一種常態化工作機制。因此,發動基層組織民建會員積極參與社情民意信息撰寫,對新時代參政黨履職能力建設具有積極意義。
(一)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發展歷程。隨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發展與完善,明確了民主黨派具有參政議政、民主監督、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協商的基本職能。在這樣的背景下,民建的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經歷了三個歷史階段:1.1994-2005年的起步階段:《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頒布后,多黨合作事業蓬勃發展。1994年,時任民建中央主席孫起孟提出民建的參政議政工作要向反映社情民意和法制建設方面延伸,這成為民建在履行參政黨職能認識上的一個重大發展。1995年,經過民建中央的全面動員和積極部署,民建中央和各省級組織都陸續設立了負責信息工作的機構,同年,民建中央創立了《情況反映》內刊,并開始向全國政協報送內參,成為首家向全國政協報送信息的民主黨派。2.2006-2011年的發展階段:《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的意見》出臺后,2006年6月,民建中央召開了全國社情民意工作會議,通過了《民建中央關于加強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的意見》,并提出積極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充分發揮本會優勢和特色,通過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努力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這次會議的召開,標志著民建反映社情民意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3.2012年至今的轉型提質階段:隨著全國政協對社情民意信息報送提出了約束性指標,強調強化質量的新要求,反映社情民意信息逐漸成為民建界別政協協商成果的重要渠道,在2020年民建中央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培訓班上,民建中央專職副主席兼秘書長李世杰提出要把不斷強化質量導向,立足黨派界別特色,圍繞熱點問題及時跟進,在堅持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的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新要求。
(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參政黨的職責和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65周年大會上強調:“要堅持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做到知民情、解民憂、紓民怨、暖民心,多干讓人民滿意的好事實事。”這是總書記的指示,是參政黨的使命,是我們的職責。職責使命在肩,我們就要責無旁貸、擔當實干,發揮民建人才薈萃、聯系面廣的優勢,廣察民情,廣匯民意,廣集民智,暢通參與國是的渠道,拓展為民干事的領域,作出應有的貢獻。中共中央印發《關于加強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的意見》明確指出:“通過協商會議、建議案、視察、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提出意見和建議,積極履行民主監督職能。”會的章程關于基層組織的基本任務也有“提出意見和建議,反映社情民意”的表述。社情民意是協商討論的客觀依據,是民主監督的重要內容,也是參政議政的基本素材,參政黨三大職能的履行,沒有一項離得開社情民意信息?,F在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已作為一項重要的專項工作。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地位在不斷提升、要求在不斷加強、作用在不斷體現。
(三)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基層組織參政履職的重要形式。民建作為參政黨,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備的組織體系。截止2019年底,民建在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大中城市都建立了基層組織,現有成員20.2萬人,大多數為經濟界和其他方面的代表性人士。其中,有各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有擔任區、縣級以上各級政府和司法機關領導職務的,還有擔任各級特邀、特約監察員、檢察員職務的。他們為參加國家政權,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和國家領導人選的協商,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參與國家方針政策等的制定和執行提供不少寶貴的建議。特別是近年來,他們圍繞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認真組織力量開展調查研究,有計劃地就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鼓勵、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等重大問題,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提出了很多重要意見和建議,為促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堅持和發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鞏固和擴大愛國統一戰線、維護安定團結做了大量的調研工作,提出了許多真知灼見。
三、在當前社情民意信息工作領域,民建基層組織普遍存在的短板和不足
會中央、省委會歷來高度重視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每年都組織召開專門的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會議,指導分析信息工作新形勢新要求,為地方組織搭建信息工作先進經驗的交流平臺。但由于基層組織會員結構多元化,參政議政主要由基層組織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參與,基層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向下延伸的抓手缺乏系統性的組織與發動。普遍存在“參政意識不足、參與熱情不高、反映能力薄弱、發聲平臺不暢”等短板。
(一)會員參政意識不足。由于民建基層組織的不斷發展壯大,不少基層組織的會員培訓都是交由當地統戰部門統一組織的,社會主義學院統一戰線教育難以涵蓋黨派自有特色為會員量身定制社情民意信息培訓,會員對參政黨履行職能存在意識薄弱的短板。主要呈現以下兩種意識的不足:一是會員完全不知道自己可以參與到基層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撰寫中來;二是會員存在社情民意信息只能通過政協委員來反映的誤區。
(二)會員參與熱度不高。由于民建基層組織對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重視度不足,導致基層組織會員參與社情民意信息的熱度不高。會員普遍存在三種消極情緒:一是會員認為參與社情民意信息對自身素養的提高和工作并沒有什么幫助;二是會員擔心參與社情民意信息的撰寫,可能會引起高層的不滿和不必要的社會反響;三是會員懷疑自己辛苦撰寫的社情民意信息是否能真正送達到領導層面并作為決策的內參。
(三)向上反映能力薄弱。由于基層組織會員結構多元化,以及基層組織分管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專職人員編制配備往往不足,或是基層組織應付當地層面對信息工作的考核壓力分散了向上報送信息的注意力,導致基層組織向會中央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普遍呈現自發松散性、反映能力薄弱、缺乏考核機制的問題。
(四)發聲平臺渠道不暢。由于基層組織對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機制的不夠完善,導致基層組織會員向會中央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渠道受阻。普遍體現為向誰投稿、由誰反饋、如何提高等問題,如何做好基層組織信息員的挖掘、如何提高基層信息員反映問題的能力、如何避免基層信息“領頭羊”斷層現象是目前基層組織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三大難點。
四、以民建紹興市委會為例,對挖掘基層組織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活力泉”建設的實踐與研究
(一)強化參政黨思想政治引領,提升會員履職意識。一是始終要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新型政黨制度理論等作為基層組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意識統領來抓。二是辦好兩個培訓班,即新會員培訓班和信息骨干研討班。通過基層組織對“兩會”精神的傳達、新會員會史教育和信息骨干的研討交流,加強會員參政履職意識,全面發動基層組織會員積極參與社情民意信息撰寫。以民建紹興市委會為例,2020年上半年發動100名會員、15名會友撰寫社情民意信息稿247篇,超過2019年全年信息稿來稿數量,會員參與社情民意信息熱度創新高,會員參與社情民意信息撰寫占在職會員的13.3%。
(二)推進組織結構型人才發展,重點關注會員履職素養。一是始終要把會員組織發展作為參政黨履職人才的基礎要素來抓,為社情民意信息員的挖掘提供組織支撐。在把好會員政治素質關的基礎上,重點抓好企業經營領軍人物、專業人才和政府部門代表性人士為組織發展的重點工作,加大在重點領域、重點地區發展代表性人士的工作力度。二是要注重社情民意信息員的挖掘。為高素質的代表人士開通入會“綠色通道”,為履職成績突出的會員搭好信息能力“提速專列”,為信息后備人才力量辦好“升級速成班”。以民建紹興市委會為例,2020年上半年,發展32名新會員,平均年齡為36.8歲、大學本科及以上占比達87.5%,中級及以上職稱占比18.8%、機關人員占比31.3%、企業高管及中層以上人士占比81.3%。
(三)完善基層組織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機制,挖掘基層信息活力泉建設。一是始終要把社情民意信息作為建言咨政的基礎項來抓。根據黨委、統戰、政協口對新形勢下信息工作的新要求進行“關鍵詞”梳理,全面發動會員參與會中央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二是建立基層組織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機制。建立定期信息熱點工作交流機制,定期通報社情民意信息得分情況,并分析得分趨勢,研究及調整下一階段信息工作部署。完善社情民意信息稿酬激勵機制,引導會員以社情民意信息為起點,逐步參與到高質量的調研工作中,提高區、縣級基層組織參與會中央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挖掘基層信息活力泉。以民建紹興市委會為例,2019年,有67名會員參與省委會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其中有19名會員來自區、縣級的民建基層組織,占比28.4%,當年獲得民建中央錄用9篇次,其中由區、縣級的民建基層組織供稿的有5篇次,占比55.6%。
(四)發揮“一刊一網一號一群”宣傳媒體的作用,鼓舞會員參與信息工作的士氣。始終要將現代化媒體作為體現黨派履職能力建設的常用載體來抓。以民建紹興市委會為例,今年疫情期間,80幾名信息員在微信群內集思廣益,發現疫情期間口罩短缺、中小企業突出的問題,以及將其他省市先行先試的優秀案例轉發到微信群中討論,及時組稿向會中央反映情況并提出建議,兩次獲得了國家領導人的批示,其中一則信息被會中央選為今年全國政協的團體提案。此外,“紹興民建”公眾號及時向會員曬出疫情期間社情民意信息成績單,在《紹興民建》月刊和網站及時刊登會員社情民意信息錄用文章,會員參與社情民意信息的熱情得到了鼓舞。
五、結語
完善民建基層組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制度優勢建設,發揮基層組織發動會員參與社情民意信息的重要平臺作用,是參政黨履職能力建設的堅實基礎;是新時代參政黨提高參政能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我們要不斷鞏固民建基層組織會員在經濟界優勢領域的建言咨政,提升民建基層組織會員在經濟界發聲轉向全方位專業領域發聲,以基層組織社情民意信息平臺為“重要窗口”展示,打造新時代民建參政黨履職能力建設的“金品牌”。
(本文獲2020年度民建省委會理論研究優秀結項成果三等獎)
參考文獻:
[1]劉春雷.民主黨派參政議政能力建設探析.湖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總第17卷第90期 第2期.2016年4月.
[2]鄭巍寧.關于加強參政黨參政議政能力建設的思考.湖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第5期.2007年10月.
[3]徐杰.對做好新時代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幾點思考.河東區政協.2018年10月
[4]王西翼.多措并舉做好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中國政協.2020年第13期.202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