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寧波市委會:情為三農系 出謀也出力
發布時間:2004-07-08 09:31:18
|
作者: 屠光啟 龍筱勤 應慈利
近年來,民建寧波市委會在履行黨派職能中密切關注三農問題,情為三農系,計為三農謀,力為三農出,發揮了民主黨派的獨特作用,受到地方黨委、政府的重視和肯定。    憑借寧波“市委出題、黨派調研、政府采納、部門落實”的良好機制,民建寧波市委會積極履行參政議政職能,為破解寧波“三農”工作中的難點問題出謀獻策。 
去年上半年,民建寧波市委會承擔了市委下發民主黨派參政議政調研課題中《做好農村困難群體幫扶工作的建議》這一項目,抽調調研工作委員會的精干力量展開調研。在搜集大量相關資料基礎上,還專程到經濟薄弱的寧??h桑洲鎮沙地村實地考察,了解到該村集體經濟空白,農民生活相對比較貧困,至今還沒有用上自來水情況,并通過實地調研傾聽到農民群眾的心聲。成稿后的調研報告更加貼近群眾實際需要,從三個層面就寧波市農村困難群體的范圍界定及特征,農村困難群體的類型及形成原因,提出了必須做好的六項工作。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視和采納。該調研報告還在《寧波經濟叢刊》全文刊出。 
依托政協舞臺和民主黨派信息渠道,民建寧波市委會瞄準失地農民的社會保障這一焦點問題,為維護失地農民的合法權益坦誠進言。去年初,該市委會在對征地較多的鎮海、北侖、鄞州等區進行專題調研后形成《關于確保被征地人員養老保障和再就業的建議》的調研報告,在寧波市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上作了大會發言,從法律和政策兩個層面提出“改進補償方式,完善和健全養老綜合保障制度;完善農保與其他保險制度的銜接關系;提高被征地人員享受養老保障的待遇標準;建立被征地人員社會保險基金;廣開渠道,積極構筑適應城鄉一體化的就業平臺;加強職業教育和就業培訓,提高被征地人員的就業能力;采取扶持政策實施就業援助;努力開辟就業門路,積極創造就業崗位”等八項措施,得到了地方黨委、政府的重視。此外,民建市委會還利用信息渠道四通八達的優勢,向民建省委、民建中央以及寧波市委統戰部、市政協報送了《對地方推行失地農民社會保障試點工作的幾點建議》的信息,提出對保障基金予以立法,科學合理界定補償基金,對基金實施政府監控、公眾監督等切實可行的措施。 
發揮民主黨派在社會服務領域的優勢,民建寧波市委會特別關注農村貧困地區農家子弟上學難的問題,并給予實實在在的資助。該市委會從1997年起與地處革命老區的余姚梁弄中學長期結對,每年為10名貧困學生提供5000元學雜費以及學習用品等,至今已幫扶20余人。該市委確定由寧波大學信息學院執行院長、副主委徐鐵峰負責這項幫扶工作,定期送去資助費,與結對學生座談交流,從精神上給予了他們很大的鼓勵。據校方提供的資料顯示,受助學生已有多人考入高等院校。去年6月,民建寧波市委會又發動會員企業家對經濟欠發達的麗水市蓮都區巨溪鄉進行教育幫扶,經組織會員企業家實地考察后,簽訂了教育幫扶合作意向書,為巨溪鄉中心小學出資20萬元承建一幢教學樓。這些措施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