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著,也快樂著--訪浙經資產評估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智敏
發布時間:2004-07-08 09:31:18
|
作者: 陳江英
  初次見到省政協委員陳智敏的時候,她正在和客戶交談:“這一行不進入角色是做不出成績的。”直覺告訴我,浙經資產評估這位年輕漂亮的女舵手,是位十分敬業的人。
  “喜歡挑戰,面對新事物,先進人角色,然后解決它。”陳智敏如此定位自己的性格特征和辦事方式,這也正如一條主線,將陳智敏一路引向今天的人生道路,指引著她經歷了兩次心理矛盾期,讓浙經平安度過了兩個零起步階段。
  1997年,浙經資產評估的前身從省經濟建設規劃院下屬公司脫離出來的時候,陳智敏被推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規劃院投資初期公司連連虧損,原先留下的5個人連續走了4個。而陳智敏,用她自己的話說--已經走了一半,人走了,檔案關系還留著。在規劃院的熱情挽留下,陳智敏陷入了左右為難的境地:離開,這是一條為自己考慮的道路,她可以實現眼前的個人利益最大化;留下,是出于和工作單位之間的情感因素。想來想去,陳智敏最后還是選擇了留下的一半。
   兩間辦公房、四張辦公桌、一位中專實習生和銀行卡里僅夠添置一臺打印機的存款,就是遺留給陳智敏的全部資產。面對如此讓人心寒的狀況,陳智敏深深明白,既然選擇了與檔案一起留下,怨天尤人毫無意義,等侍幫助更是癡人說夢。于是,在邀請了一位退休的總工程師之后,三個人開始全身心地一筆一畫地書寫屬于他們的浙經資產評估有限公司。
   創業是艱辛的,尤其是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當時的陳智敏,早上7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跑市場、熟悉業務、學習企業管理……一系列全新的工作,無異于一層層壓力逼向陳智敏,讓她幾乎連體驗辛苦滋味的時間都沒有,她能做的就是不停地學習、工作。如今在她的腦中,那段時間具化成了諸如胃病等的遺留病癥,而且一直伴隨著她。陳智能敏接手兩個月后,公司扭虧,浙經告別了第一個零起步階段。
   然而,好景不長。1999年底,企業改制,國有資產全部返還,這對年輕的浙經來說無疑又面臨一次有形資助產的零起步。這時,陳智敏面前有兩條路:進規劃院和繼續經商。前者穩定,后者則風云變幻。結果,她又選擇了后者。原因只有一個,她愛上了這個行業:“在這個行業中,我可以不斷接觸新的事物,對自己有很強的開發性。”在喜歡挑戰的性格“作祟”之下,陳智敏又把浙經作為自己的人生發展方向。于是,白天跑市場、管理企業,晚上看工作報告,陳智能敏又很快進入了角色。她總對自己說,既然做了選擇,就要把工作做到最好。如今,浙經正以平均每年50%的效益遞增,業務范圍從單純的評估擴展到工程咨詢、工程造價審計、會計咨詢服務等5大領域,職業資格也逐步攀升到甲級,在杭州市和浙江省許多企業中樹立了良好的信譽度。浙經的再次零起步飛躍,又為陳智敏的人生選擇提供了滿意的答案。
   從1997年到2003年,陳智敏用“腳不停蹄、腦不停轉”來形容自己的日常工作。她用無數的體力和腦力贏得了國內第一個研究管理要素的漂亮成績和我省工程咨詢項目的良好業績,贏得了浙經的日益擴大和蒸蒸日上,贏得了原省政協主席劉楓“依法評估、客觀公正”的潑墨贊譽,也贏得了她自身道德和價值追求的實現。這樣的每一天都是辛苦的,但也充滿樂趣。“我喜歡挑戰,喜歡新事物,喜歡進入角色的過程,也喜歡成功帶來的成就感。”這句把她的人生貫穿至今的話讓她“愛不釋口”。“進入角色,就是鉆研,就是敬業,就是勤奮踏實地工作。”她又如此解釋道。也許,這也是對她成就事業的最好解釋。
   談到今后的發展,陳智敏非常有信心,從門外漢到行內專家,從浙經的一路發展,她的自信心不斷提升。“企業就像我的家,我的命運和企業密切相聯。”對浙經這份濃厚的戌感情和責任心,也讓我們對她的自信充滿信心,相信她的明天和浙經的未來將海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