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之星:訪浙江皓翰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蔣頻
發布時間:2004-07-08 09:31:18
|
作者: 朱琪 何曉萍
每一次潮汐,都孕育著一場生命的大躁動,每一次變革,都完成一次歷史的大跨越。今天,我們又站在歷史的連接點上,面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態勢,我國的藝術品市場如何把握時代脈博,接軌國際,精益求精,體現價值。這是許多有志于弘揚祖國民族文化的有識之士所思考的問題。由文人到儒商的浙江皓翰國際拍買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蔣頻先生就是一位活躍在浙江文化產業舞臺上的時代驕子。他常識淵博,思維敏捷,求變創新,思路開闊,他用嶄新的人生創意和執著的藝術情結,使年輕的“皓翰國拍”猶如一匹騰飛的“黑馬”,馳騁于廣闊的藝術市場之中。
蔣頻,浙江富陽人,1986年考入華東政法學院攻讀法律,畢業后曾在黨政機關和旅游部門任職,為響應省政府建文化大省,繁榮浙江藝術市場的要求,2000年8月,蔣頻毅然辭去公務員一職,下海探尋文化產業之路,由于他聰慧的藝術天賦,加上1988年、1989年曾兩次獲得全國青年書法大賽第一名,出類拔萃的藝術功底得到當代書法大師啟功、韓天衡、洪丕謨等教授的賞識和親授,在藝術創作上的水平日趨提高,藝術圈子的交往日益廣泛。隨后,在中國藝術品市場逐漸復蘇的大背景下,他依靠多年的社會積累、源于藝術、深入市場,勇于實踐,帶領浙江皓翰國際拍賣公司的一批精英,運用完備的操作系統,在主攻書畫藝術拍賣業務的同時,努力拓展其他各類拍賣業務,并在土地、房產、物資、無形資產等眾多領域大顯身手。
短短幾年時間,所創業績,品牌效應已成為浙江省,乃至長三角地區名列前茅的企業之星,并被省政府有關部門、多家新聞媒體及有關機構評為用戶信得過單位,省級重質量、守承諾,公眾三滿意誠信企業。正如蔣董事長所說的那樣,只有勤換腦子,開拓思路,才能撐起拍賣業的一片藍天。皓翰公司正是按照這個經營理念,在藝術品的“真、精、新”作為基本切入點,不斷拓展業務渠道,廣結良緣,求精做大,提升品牌,并且嚴格按照“拍賣法”的規定,誠信自律。皓翰國拍以“獨辟新境”這一經營理念出發,從接受客戶委托起,對拍賣標的詳細審視,周密策劃,使其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并通過良好的媒體效應,針對不同標的,運用多種手段,制定最適合的操作方案,使標的更具穿透力和感應力,以實現其價值最大化。
浙江皓翰僅去年一年,公司就成功舉辦了四場書畫藝術品拍賣,拍品包括明清各時期和近現代及當代名人名家的精品力作。同時,公司所屬的皓翰文化投資有限公司還積極拓展藝術品經營市場,先后從新加坡、日本、香港等海內外藏家手中回購大量的藝術精品,如徐悲鴻、傅抱石、齊白石、林散之、林風眠、潘天壽、陸儼少、啟功、少孟海等名家的作品,數量之多,品質之精,在浙江書畫收藏界也為少見。2004年1月,在浙江國際大酒店由皓翰國拍主槌的迎春拍賣會上,500多人座無虛席,氣氛熱烈,推出的680多件作品,成交率占92%以上,拍品以近代書畫為主,尤以海派為多。引人注目的還有明代文征明、藍瑛的山水立軸、清代蔣廷錫的孔雀圖、高其佩的指墨山水橫披、戴熙的山水手卷等。一直受藏家的廣為追捧。如吞湖帆的山水《南岳松云》,起拍價為25萬,經過多個回合的較量,終于以36萬成交;陸抑非花鳥冊頁6萬元起拍,以16.5萬元成交;沙孟海的四尺整紙書法立軸,落槌價為8.5萬,黃賓虹的《天臺紀游》,25萬起價,成交價55萬;吳昌碩的《紅梅》立軸,起拍價10萬,經過激烈競爭,最終以66萬成交,引來場內陣陣掌聲。
2004年6月6日,浙江皓翰一場規模宏大的藝術品拍賣又將隆重登場。當人們看到皓翰提前推出的厚厚三本精美的拍賣圖錄,無不為之欣慰,大家預感著又一場藝術盛宴將在西子湖畔拉開序幕,并將引來一番激烈拼搏。
浙江皓翰目前有60多位員工,大專、研究生以上學歷占了一半以上,并有多名國家注冊拍賣師和各類專業人才。公司現有的固定資產3860萬元,凈資產4500萬元,擁有國家文物主管部門頒發的《文物拍賣許可證》和浙江省財政廳頒發的國有資產轉讓資格證書,注冊資金2000萬元。設有綜合管理部、拍賣業務部、項目策劃部、藝術品部、業務拓展部等多個部門,下轄長沙、上海、嘉興、臺州、余杭、臨安等十余個分支機構。
作為浙江省民建會員的蔣頻董事長目前還同時兼西冷印社藝術委員會副秘書長,浙江省中國文化研究會藝術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浙江當代中國畫院副院長和杭州市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上海吳昌碩藝術研究協會理事、浙江民營企業家協會直屬分會理事等多個社會職務,日前,蔣頻還與民建浙江省委會的同仁一道,正在積極籌建浙江民建書畫院。雖然身兼多職,事務繁忙,但他精力充沛,意氣風發,他要把整個身心融入社會,并努力實現其回報社會的拳拳愛心。最近,公司應北京殘聯舉辦的第5屆“皓翰杯”翰墨情大型助殘書畫筆會。
近年來,皓翰公司在蔣董的身體力行下,還先后向慈善總會、西泠印社、省花鳥畫協會、杭州市書法家協會等團體共捐資50多萬元,體現了以實際行動真情回報社會各界對公司的多方支持與厚愛。
來源:《中國經濟信息》2004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