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報]吃的影響真不小杭州百姓挺上心
發布時間:2005-03-12 10:32:13
|
作者: 記者王琦
“要加大對制售不合格食品商家的處罰力度,罰得他們不敢再做這種缺德事!”“我們老百姓只能根據外包裝上的內容來選購食品,真正是不是合格,我們哪里會分辨啊?”……昨日,杭州日報登載了全國人大代表蔣福弟關于加快制定《食品安全法》的議案,一石激起千層浪,“吃”的影響力可真不小啊,不少市民致電杭州日報新聞熱線,表達對食品安全的關注。
打擊不法商家決不手軟
金莉小姐認為蔣福弟代表的提議非常及時,也很重要。她打來電話說,現在生活越來越好,我們不僅僅要吃飽,更要吃好、吃得健康。但隨著科技發展,很多食品添加劑、輔助劑等被加入食品當中,有些不法商家,為了追求利潤,將那些對人體有毒的輔助劑摻進食品,賺取黑心錢,可坑苦了老百姓。對那些不法商家,一定要嚴厲打擊,決不手軟。
吃進肚里都分辨不出問題
“我們普通市民無法分辨食品的優劣,如果有一部系統的法律來約束食品產銷渠道,相信也能很好地清理目前混亂的食品市場。”李先生說,一般人買食品都是根據外包裝上的內容來鑒別好壞,其實有些內容是被商家夸大了的,但老百姓不懂這些。還有,因為沒有專業檢測設備,有些食品就是吃進肚里都分辨不出是不是有問題,所以才會出現毒酒案、毒香腸、毒奶粉、蘇丹紅一號等危害百姓生命安全的事情。如果有《食品安全法》的約束,相信這些有毒食品是很難進入市場的。
一位姓胡的老人來電話說,中國有13億人口,吃的問題是個大問題,有毒食品在市場上泛濫,危害人民生命安全,成為引發社會不穩定的隱患。
執法難度大盼著有部法
蔣福弟代表的議案也引起了我市執法人員的關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執法人員說,因為沒有一部系統的法律,食品方面的專門法又不夠健全,執法難度很大。根據目前的法律,執法人員只能對眼前的貨物進行查處,無法對不法商家的行為進行處罰。而很多黑作坊成本低,被查處也就是幾百元的貨物,按1-3倍的罰款,根本起不到威懾作用。還有,對那些查出性質很惡劣的企業,執法人員也無權將其關停。執法人員也呼吁能盡快出臺一部《食品安全法》,系統地來約束食品產銷廠家的行為,明確執法主體,整肅食品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