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信息報]民企反哺農業的破題之作 ---且聽高恒集團董事長胡樟松一席談
發布時間:2005-04-30 08:38:10
|
作者:
  近年來,農業開發成了香餑餑,浙江民企頻頻出擊,揮師高效生態農業,像萬向集團、傳化集團、華立集團、養生堂等省內著名企業紛紛搶灘。最近,又有一家浙江民企---高恒集團,利用自身的資本和技術優勢,打破地域界限,拓荒皖南歙縣農業,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和勞力資源,實施“有限區域,無限發展”的農業走出去戰略。
一個是富有活力的浙江民企,一個是著名商幫徽商的發源地,高恒為何對皖南歙縣情有獨鐘?旅游和農業的結合能否讓高恒的安徽之旅一帆風順?就此話題,記者與浙江高恒集團董事長胡樟松有了一席談。
關鍵詞:民企揮師農業要找準結合點 對《易經》頗有研究的胡樟松認為,高恒進軍皖南歙縣,看中的是當地的資源優勢,找到的是揮師農業的結合點。 緊靠黃山的歙縣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被譽為“東南鄒魯”,其旅游、文化和農業資源得天獨厚,新安畫派、新安經學、新安醫學、徽派版畫、徽派雕塑、徽派園林等在我國藝壇中可謂獨樹一幟;徽州文房四寶更是馳名中外;還有徽菜、徽戲、徽派盆景等,處處顯示了徽派特有的風格。歙縣境內有舉世無雙的棠樾牌坊群、徽商故里斗山街、舉世珍寶許國石坊等人文景點,加上世界級旅游品牌黃山風景區,旅游業開發潛力很大。而且歙縣又是一個以林、茶為主的傳統農業縣,目前全縣41個鄉鎮有26個鄉鎮地處深山和庫區,由于缺少有競爭力的林業產品,13萬余畝宜林荒地尚未得到很好的開發。 胡樟松對跨省拓荒顯得志在必得。其理由有三:一是高恒參與的是民建中央跨地區省際間協作開展的扶貧項目,作為民營企業家,又是金華市的民建副主委,承擔此項目義不容辭。二是安徽是個農業大省,農業資源的富饒正日益吸引著眾多浙江民企的關注。高恒涉足的是高科技苗圃建設和徽文化經營兩大產業,并帶有扶貧開發的責任,高恒與歙縣結緣水到渠成。三是目前該項目已被列入民建中央社會服務部扶貧工作聯系點,對該項目的立項和實施將給予最大的支持與幫助,高恒沒有理由不做好。
潛臺詞:民企開發農業要有好項目 要找準結合點很難。對此,胡樟松有自己的想法,他告訴記者,他們在歙縣的投資項目分為科技植物園、植物科研所、徽文化博覽園和新徽城文化商業中心四個項目,總投資約為11億元,力爭在皖南打造立足華東、面向全國、接軌世界的高科技苗木生產和徽文化經營兩大產業。 現在,高恒在歙縣的產業開發規劃已有了框架圖,像植物園將按照“政府扶持、企業投資、市場運作、實現多贏”的思路,依托當地資源優勢,運用科技手段,建成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高新種苗研發、科研成果產業化生產示范基地,可年產各類高新優質種苗600萬株,花卉20萬盆,新優特苗木10萬株。具有博士后工作站級別的植物研究所,則是以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等科研院校為依托,以科技植物園為平臺,以科技成果產業化實施和研究為重點的植物科研基地?;瘴幕┯[園則以科技植物園為依托,以徽文化體驗為中心,以休閑度假為重點,投資、經營、開發相結合,構建原生態景觀,樹立起徽州文化的新標桿,進一步推進黃山旅游產業的成線連片。新徽城文化商業中心的建設則是以商業投資開發為主線,以經營徽州古董字畫、文房四寶為主,融古董字畫鑒定、拍賣、休閑娛樂、旅游觀光為一體。預計這些項目建成后,可提供就業崗位3000個,緩解當地就業壓力,也能為高恒帶來豐厚的回報。
縱深分析:民企反哺農業開始破題 大手筆投資歙縣農業前景如何?胡樟松認為,眼下全國各地正掀起“生態立省、生態立市”的熱潮,花卉、苗木是生態建設中的必需品,市場廣闊。歙縣“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的地形格局,擁有未開發利用的13萬余畝宜林地,當地農民又有經營、種植花卉苗木的傳統和經驗,他們缺少的是農業龍頭企業的帶動和引導,才未形成產業化經營格局。再說,眼下黃山東線旅游開發,都是自然和人文景觀,尚無與之配套的集休閑、度假、旅游、文化體驗于一體的具有群落特色的旅游項目,市場空白明顯。只要通過“科研單位+公司(龍頭企業)+基地+農戶+市場”的經營模式,利用高恒集團廣泛的市場網絡資源,帶動鄉鎮和農戶發展科技型、效益型林業,快速形成主導產業和產品是完全可以實現的目標,到時企業自然就會有回報。 受到不久前出臺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的影響,浙江民間資本作為新興投資力量正在以自主創業、參股控股、兼并收購等多種形式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成為推動農業產業化進程的一支重要生力軍。浙江已在全國率先開啟了反哺時代,高恒在做的不正是民企反哺農業的破題之作嗎?  
關鍵詞:民企揮師農業要找準結合點 對《易經》頗有研究的胡樟松認為,高恒進軍皖南歙縣,看中的是當地的資源優勢,找到的是揮師農業的結合點。 緊靠黃山的歙縣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被譽為“東南鄒魯”,其旅游、文化和農業資源得天獨厚,新安畫派、新安經學、新安醫學、徽派版畫、徽派雕塑、徽派園林等在我國藝壇中可謂獨樹一幟;徽州文房四寶更是馳名中外;還有徽菜、徽戲、徽派盆景等,處處顯示了徽派特有的風格。歙縣境內有舉世無雙的棠樾牌坊群、徽商故里斗山街、舉世珍寶許國石坊等人文景點,加上世界級旅游品牌黃山風景區,旅游業開發潛力很大。而且歙縣又是一個以林、茶為主的傳統農業縣,目前全縣41個鄉鎮有26個鄉鎮地處深山和庫區,由于缺少有競爭力的林業產品,13萬余畝宜林荒地尚未得到很好的開發。 胡樟松對跨省拓荒顯得志在必得。其理由有三:一是高恒參與的是民建中央跨地區省際間協作開展的扶貧項目,作為民營企業家,又是金華市的民建副主委,承擔此項目義不容辭。二是安徽是個農業大省,農業資源的富饒正日益吸引著眾多浙江民企的關注。高恒涉足的是高科技苗圃建設和徽文化經營兩大產業,并帶有扶貧開發的責任,高恒與歙縣結緣水到渠成。三是目前該項目已被列入民建中央社會服務部扶貧工作聯系點,對該項目的立項和實施將給予最大的支持與幫助,高恒沒有理由不做好。
潛臺詞:民企開發農業要有好項目 要找準結合點很難。對此,胡樟松有自己的想法,他告訴記者,他們在歙縣的投資項目分為科技植物園、植物科研所、徽文化博覽園和新徽城文化商業中心四個項目,總投資約為11億元,力爭在皖南打造立足華東、面向全國、接軌世界的高科技苗木生產和徽文化經營兩大產業。 現在,高恒在歙縣的產業開發規劃已有了框架圖,像植物園將按照“政府扶持、企業投資、市場運作、實現多贏”的思路,依托當地資源優勢,運用科技手段,建成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高新種苗研發、科研成果產業化生產示范基地,可年產各類高新優質種苗600萬株,花卉20萬盆,新優特苗木10萬株。具有博士后工作站級別的植物研究所,則是以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等科研院校為依托,以科技植物園為平臺,以科技成果產業化實施和研究為重點的植物科研基地?;瘴幕┯[園則以科技植物園為依托,以徽文化體驗為中心,以休閑度假為重點,投資、經營、開發相結合,構建原生態景觀,樹立起徽州文化的新標桿,進一步推進黃山旅游產業的成線連片。新徽城文化商業中心的建設則是以商業投資開發為主線,以經營徽州古董字畫、文房四寶為主,融古董字畫鑒定、拍賣、休閑娛樂、旅游觀光為一體。預計這些項目建成后,可提供就業崗位3000個,緩解當地就業壓力,也能為高恒帶來豐厚的回報。
縱深分析:民企反哺農業開始破題 大手筆投資歙縣農業前景如何?胡樟松認為,眼下全國各地正掀起“生態立省、生態立市”的熱潮,花卉、苗木是生態建設中的必需品,市場廣闊。歙縣“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的地形格局,擁有未開發利用的13萬余畝宜林地,當地農民又有經營、種植花卉苗木的傳統和經驗,他們缺少的是農業龍頭企業的帶動和引導,才未形成產業化經營格局。再說,眼下黃山東線旅游開發,都是自然和人文景觀,尚無與之配套的集休閑、度假、旅游、文化體驗于一體的具有群落特色的旅游項目,市場空白明顯。只要通過“科研單位+公司(龍頭企業)+基地+農戶+市場”的經營模式,利用高恒集團廣泛的市場網絡資源,帶動鄉鎮和農戶發展科技型、效益型林業,快速形成主導產業和產品是完全可以實現的目標,到時企業自然就會有回報。 受到不久前出臺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的影響,浙江民間資本作為新興投資力量正在以自主創業、參股控股、兼并收購等多種形式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成為推動農業產業化進程的一支重要生力軍。浙江已在全國率先開啟了反哺時代,高恒在做的不正是民企反哺農業的破題之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