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喜迎“兩會”召開民建提案多視角把脈浙江創新
發布時間:2006-01-12 08:42:34
|
作者: 沈明劍
浙江省“兩會”召開在即,民建浙江省委會已向省政協提交了10份團體提案,其中多份緊緊圍繞“創新”主題,分別從“打造創新浙江”、“提高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扶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和“創建工業技術研究院”等不同視角,為我省如何走好創新之路把脈。
視角一:打造創新浙江
民建省委會通過調研認為,我省的自主創新尚有一些問題需要改進完善,如:政府對自主創新的引導、推動、服務有待加強;企業自主創新的外部環境有待改善,尤其是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不夠;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薄弱,經濟增長的科技推動力還有待提高。民建省委會團體提案《打造創新浙江的十點建議》由此提出,要全面提高我省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由要素驅動型向創新驅動型的戰略轉變,可從十個方面入手:進一步營造自主創新的社會氛圍;制定我省自主創新的規劃;加大對自主創新的財政投入;加強對自主創新的統籌協調;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重視傳統產業的改造;倡導使用自主創新產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推進高新技術孵化服務體系建設和實施人才強省戰略。具體建議中包括了“完善各級黨政領導政績考核評價和科技進步目標責任制考核方法,增加對自主創新的考核權重”、“增加專項投資支持企業技術創新,出臺激勵自主創新的稅收政策”“統籌好創新平臺建設,建立行業技術研發中心”、“政府采購適度向自主創新的產品傾斜”等富有新意的措施。
視角二:如何提高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作為民營企業大省,創新浙江的重要方面是中小企業創新。民建省委會團體提案《逐步提高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在對我省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的現狀進行理性分析之后,提出了重點要做好的四項工作。其中提出了建立公共技術支持平臺的設想,還建議通過制定浙江省中小企業投資公司管理辦法,創立創新人才交易市場,開展知識產權和非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抵押貸款試點,建立針對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的信用擔保體系,發揮公共財政資金引導作用等措施,引導中小企業向有核心競爭力的品牌龍頭企業發展。
視角三:關于自主創新、扶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建議
民建浙江省委會進一步縮小焦點,把視角聚集在科技型中小企業上。團體提案《關于自主創新、扶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建議》提出,在我省積極實施自主創新戰略,要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平臺的建設和環境的優化,增強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扶持和培育。提案中的五方面建議都頗具亮點:一是實施人才戰略,提高企業主的科技創新意識和科學管理水平,培養和激勵研發人員;二是出臺和完善必要的扶持政策,引導培育和扶持各級各類科創中心及科技中介機構,增強服務效能;三是探索多元化投入的科技融資機制;四是完善法系和執法措施,加大專利保護力度;五是通過網上技術市場建設等措施,增強產學研結合實效。
視角四:創建浙江省工業技術研究院
以上提案在為我省自主創新工作搭脈時都提到了搭建技術中介平臺,加強產學研結合的建議。民建省委會的另一份提案則以此為獨立課題提出了可操作性強的具體方案。這份《關于創建浙江省工業技術研究院》的提案提出,這一技術研究院有別于當前企業與科研院所的項目合作,而是一個面向市場、研發實用技術的獨立運作的實體。其功能定位是研究開發產業應用技術,并向企業進行技術轉移,主要根據產業界和政府的需求,從事共性技術、關鍵性技術和前瞻性技術研究開發;在體制形式上,可采取“股份合作,政府支持,資源整合,市場運作”的原則;研究人員則實行開放、流動、聘任制的人事管理模式,根據項目需要來聘用或借用人才,當向企業轉讓技術成果或將成熟技術推產業化時,也可以連帶技術和人員整體向企業轉移,即人員跟著項目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