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報]民建市委會:開發老字號特色旅游線
發布時間:2006-02-18 09:51:27
|
作者: 見習記者 祝潔煒
關鍵詞:老字號  提交單位:民建市委會 
萬隆、胡慶余堂、張小泉、翁隆盛……眾多的老字號不僅是杭州悠久歷史的注腳,還是杭州經濟發展的見證者。長期以來,老字號早已融入了城市文化中,成為杭州作為一個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 
杭州老字號在發展鼎盛時期共有69家,主要集中在河坊街、中山中路和湖濱一帶,行業分布涉及餐飲業、服務業、副食品業、日用百貨業及中藥業等。近年來,老字號企業發展呈現分化趨勢。在69家老字號中,目前仍在市場立足的只有36家,其中經營狀況較好的更是只有區區11家,有12家已陷入了經營困難狀態。 
目前,大部分老字號企業都堅持著原有單一的經營模式和產品形式,薄弱的品牌宣傳力度更是使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同時,由于市場機制尚不健全,法律體制尚不完善,一些老字號經常受到其他市場主體的不正當侵害,老字號商標、商號被盜用的情況時有發生,如前不久杭州張小泉訴上海張小泉侵權一案。 
在對老字號企業普查的基礎上,對不同的老字號采取不同的政策。對已消失的老字號,可以通過老字號博物館的形式展示圖片、器物,展示老字號的歷史風貌。對經營困難的老字號,通過企業體制創新,產品結構調整積極開拓市場。而對發展前景好的老字號企業,政府應多給予政策上的支持。     提案建議政府盡快出臺《杭州市保護和發展老字號的規定》,加大老字號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將老字號企業的商號、商標、傳統工藝等列入保護范圍,為老字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與此同時,在城市的規劃建設中,把老字號較集中的清河坊、中山中路等地段劃定為保護街區,將對老字號的保護與對老字號建筑的保護結合起來。 
此外,老字號的保護和開發還可與旅游、文化產業實現對接。文化、地方志等部門通過對老字號企業的歷史資料收集,出版一批反映杭州老字號的書籍畫冊。旅游部門可將老字號博物館和老字號企業開發成為杭州旅游的特色線路,結合旅游紀念品的開發,提高老字號在海內外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