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文瀾閣《四庫全書》開印
發布時間:2006-02-23 12:27:31
|
作者: 記者 孫連興 通訊員 蔡捷 汪永春
隨著印刷機的隆隆轟鳴聲,昨天上午,在桐廬縣杭州富春印務有限公司,文瀾閣《四庫全書》第一部“經部”正式開印。記者在印刷現場看到,新印刷的《四庫全書》第一部“經部”,均為手工楷體,紙張為16開,字面雋永秀麗。
據負責出版的杭州出版社有關負責人介紹,經過杭州出版社等單位工作人員一年多的整理編纂,文瀾閣《四庫全書》終于付諸印刷。再版后印刷的文瀾閣《四庫全書》共分經部、史部、子部和集部四大部,每套有1600多冊書,原書有480萬頁?,F在,再版印制為130萬頁。全套1600多冊的訂價為42萬元。第一部“經部”為235冊,在今年4月底前印刷完成,其他印刷任務計劃在明年上半年完成。
《四庫全書》內容豐富,吸引了不少學術愛好者和收藏家青睞。有關人員算了一筆時間賬:如果按每天堅持看100頁計算。那么,再版后的文瀾閣《四庫全書》,也要看36年。
據專家介紹,卷帙浩繁的《四庫全書》由清朝乾隆皇帝欽定纂修,歷時10年完成,共收錄圖書3503種,79337卷,共36000冊,計10億字。這是我國歷史上最大的一部叢書。 
《四庫全書》成書后,乾隆皇帝發出上諭,手工抄寫了7部,分別藏于北京內廷的文淵閣、圓明園的文源閣、沈陽故宮的文溯閣、承德避暑山莊的文津閣、杭州的文瀾閣、揚州的文匯閣、鎮江的文宗閣。后在太平天國戰亂、八國聯軍入侵、火燒圓明園中,毀損剩下4部,現3部存大陸,1部在臺灣。 
■鏈接
文瀾閣《四庫全書》跌宕史
文瀾閣《四庫全書》經歷了3次補抄和5次大搬遷。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文瀾閣在戰火中傾圮,藏書大量散失,值得慶幸的是被錢塘人丁丙、丁申兄弟發現并全部收撿??谷諔馉幈l后,文瀾閣《四庫全書》從1937年7月底開始了史無前例的西向大轉移,1946年又幾經歷險,安然無恙返回杭州。
   注:杭州出版社總編徐海榮系省屬民建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