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報]2006:書畫市場如何走
發布時間:2006-03-07 09:53:57
|
作者: 通訊員 郟恬甜 記者 倪冰
本期嘉賓:●浙江皓翰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蔣頻 ●中國美術學院副教授 洛齊 ●《藝術與投資》執行主編 杜克   當春天的氣息漸漸濃郁,國內書畫拍賣市場也從冬天短暫的清靜中變得熱鬧起來。 春節一過,浙江皓翰搶喝了國內春拍市場的頭口水,在2月17日、18日兩天的拍賣中,1500多件拍品八成以上易主,拍賣總金額達到了2.12億元。因為對2006年藝術品市場具有一定的風向標意義,此次皓翰春拍吸引了上海崇源、北京瀚海等國內近20家拍賣公司高層在內的近千名買家。 而剛剛在上個雙休日結束的2006“西泠迎春”藝術品拍賣會,共出示拍品1674件,領號牌人數超過370位,總成交額4096余萬元,成交率高達85%。與以往的拍賣會不同,此次拍賣會上“大眾淘寶”的氛圍尤其明顯,到場的多數中小買家對拍品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在經歷了2005年下半年的市場下滑以后,2006年的藝術品市場將走出怎樣一波行情?哪些板塊值得投資者重點關注?對于初入藝術品投資市場的人來說,又應該注意哪些風險?讓我們來聽聽業內人士的說法。 大盤綜述: 平穩過渡 理性發展  《財經一周》:進入3月后,國內的藝術品春拍將陸續響槌。不知各位如何看待2006年的藝術品市場? 蔣頻:藝術品市場經過前幾年的大起大落,在2006年將進入一個平穩過渡期,市場將趨于理性發展。在市場逐步走向規范的同時,投資者經過多年的歷練后也變得更加理性。 洛齊:現在參與藝術品拍賣的人數在增加,浙江的投資客已經成為拍賣場上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而隨著浙江逐漸和北京、上海形成三足鼎立之勢,業內人士普遍看好杭州的拍賣市場。這對外地實力派畫家無疑具有吸引力,他們的作品將更多地涌入市場。 蔣頻:有一個現象我覺得很有意思。每年報考中國美院的學生都有好幾萬人,但錄取者不過寥寥。我倒是認為,這一批具有美術基礎和審美情趣的學生對藝術品具有潛在的情結,今后將成為藝術品投資市場的生力軍。他們對書畫作品的喜好勢必影響書畫市場未來的走勢。 重點推薦: 油畫古畫 各領風騷 《財經一周》:哪些藝術作品在今年會有較大的升值空間? 蔣頻:油畫市場在中國正漸入佳境,油畫作品潛在價值正待發掘。油畫色彩艷麗、時尚,非常適合現代居住環境,因此受到海歸人士、白領一族的青睞。他們已經成為油畫市場潛在投資群體,將引發新一輪的藝術品消費需求。 洛齊:對于具備“眼光”的投資者來說,我覺得中國古代書畫是最值得關注的,因為古代書畫是中國千百年來文化的精髓。但是,由于古代書畫真假難鑒定、又不容易收藏,因此一般的投資者往往“薄古厚今”。隨著藝術品投資市場愈來愈成熟,投資者對古代書畫鑒賞能力的提高,古代書畫將會出現較大的升值空間。 杜克:我認為名家精品尤其是具有震撼力的作品,價格仍舊會堅挺。另外,大批新生代中青年畫家作為市場的“潛力股”,他們的作品也值得關注。 風險提示: 興趣為先 循序漸進 《財經一周》:近年來,參與藝術品投資的人數成倍上升,而在市面上流通的贗品數量也不在少數。新入市的投資者該如何規避風險? 蔣頻:書畫投資市場是一個專業性極強的領域,要入門首先應培養對藝術品的興趣,去欣賞它,了解它,尊重它,然后再考慮投資的問題。近年來,由于書畫投資市場的火爆,吸引了眾多的買家和賣家,這也使得在市面上流通的書畫質量變得良莠不齊。因此,新入市的投資者應當多聽聽專家的意見,多參加大型書畫展覽,培養自己的眼力。書畫投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一入市就想賺錢的心態要不得。  杜克: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藝術市場起步較遲,至今還未成立公認的權威鑒定機構。當代畫家因大多在世,其作品鑒別起來就容易些。因此,剛入門的投資者可以先以收藏當代作品為主,等到具備一定的鑒賞能力后,再去接觸其他領域的作品。只有從純粹的商業投資過渡到真正的懂行入行,才能正確把握市場,減少投資風險。 注:浙江皓翰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蔣頻系省屬民建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