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完成偉大使命需要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發布時間:2006-03-12 09:36:42
|
作者: 徐立京
胡錦濤同志3月4日看望出席全國政協十屆四次會議的委員時指出,要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并精辟地概括和闡明了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豐富內容與深刻內涵。這一重要論述,在代表委員中引起了熱烈反響和強烈共鳴。民建中央常委、天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高天樂委員見到記者,談起他今年帶來的提案《民營企業要為新農村建設勇擔責任》時說,民營企業安排就業的時候要優先考慮來自偏遠、貧困地區的農村務工人員和農民工,盡力解決他們的生活和工作困難;要對農村務工人員加強培訓,提高其就業技能;要有堅定的“反哺”農業的意識,與周邊農村結成共建單位,為農村多做公益事業。這讓記者想起了他在多年前率先提出的“企業要承擔社會責任”。自從1998年成為全國政協委員后,他積極參政議政,先后遞交了數十篇高質量的提案和發言,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呼吁和倡導企業要自覺擔負起社會責任的。
“社會主義榮辱觀也是社會主義價值觀的生動體現。我們企業的價值觀,就是堂堂正正做人做事。即使因為擔負社會責任減少了企業利潤,也是值得的。”說到這里,高天樂委員回憶起了小時候母親對他的教育:要做于人有利、于社會有利的事。“母親是那種寧愿自己多吃苦,也要把好東西留給別人的人。她的言傳身教從小對我影響很大。青少年時代樹立怎樣的價值觀特別重要,人們對于使命和價值的主觀認同往往主導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我在這些年來的實踐中越來越感到,一定要有使命感和與之配套的價值觀,才能成就一個偉大的企業;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更是如此。”
正是出于這樣的切身體會,高天樂委員對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提出深表贊同和擁護,他深有感觸地談道,“我們要在全社會大力倡導社會主義榮辱觀,將人民群眾凝聚起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就偉大的事業。”
連日來,記者在代表委員中聽到了許許多多類似的感受和看法。大家一致認為,“八個為榮、八個為恥”,是根據時代要求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集中和升華。我們要看到,實現“十一五”規劃,既需要建立健全規劃實施機制,通過體制機制創新來營造良好的制度環境和市場環境,也需要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通過大力倡導和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營造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文化氛圍和道德規范。
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樹立,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思想保障,是實施新農村建設、自主創新、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等一系列重大戰略的精神動力。各級領導干部要率先垂范,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進一步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使全體人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為實現“十一五”規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提供強大思想保證和精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