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報]委員專家呼吁恢復運河歷史面貌
發布時間:2006-05-25 10:31:24
|
作者:
[本報杭州5月24日訊] 今天上午,全國政協京杭大運河保護與申遺杭州研討會上,各位政協委員和專家齊聚一堂,呼吁恢復運河歷史原貌延續文脈傳承文明。    申遺的對象就是大運河本體,是具有千年歷史的古運河。我認為大運河保護重要的一點是要加強領導”,中國文物學會名譽會長謝辰生態度明確,“有必要建立一支由國家部委牽頭,運河沿岸各省市參與配合的運河申遺領導小組。”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建設部原副部長周干峙說:“大運河傳承著華夏文明,如果沒有保護好她,我們愧對祖先。”浙江省政協常委、民建浙江省委會副主委黃小杭和《浙江申報世界遺產研究》課題組負責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張蘋也表示,浙江應該加強與相關省、市的溝通協調,形成合力,為申遺加大力度。
委員和專家們對沿岸一些城市的運河保護措施表示滿意。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副院長李迪華向大家展示了一組風景優美的照片:“這是我拍的天津運河段,是我沿途見到的最美的運河風景”。而一位女政協委員則表示:“運河蘇州段的風景最讓我難忘。”蘇州古城內的寒山寺和寺前的楓橋、江邊橋,以及寺北的古鐵嶺關,沿途的吳門橋、盤門風景和覓渡橋等文化景觀都保護得很好。
在具體的運河保護方案上,委員專家們共同呼吁--運河整治要以恢復歷史原貌為宗旨,讓運河文化源遠流長。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劉慶柱表示:“運河的非物質文化遺存是不能打造的,我們不能改造歷史。”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博物館學會副館長舒乙的發言更加犀利:“對大運河的治理需要重新界定,不可隨意提‘改造’、‘打造’、‘公園化’、‘景觀化’這樣的字眼。”他認為,運河沿岸有的城市大拆大建,將運河段遺跡徹底推平后建設現代化景區的做法是對千年古運河的建設性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