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科技報]新農村•生態環境•食品安全--兩會代表委員關注的熱點話題
發布時間:2007-02-05 10:40:37
|
作者: 記者張巧琴
如果問本次兩會代表委員關注的熱點話題是什么,“民生”無疑是其中之一。記者1月29日從兩會的新聞中心了解到,代表、委員們所提交的議案提案,很多都與百姓生活 息息相關。
  農村社區化:讓農民有社區歸屬感
新農村社區化是我省新農村建設的一個方面。王文生代表說,我省農村新社區建設在物質基礎、思想基礎、工作基礎上都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在推進過程中 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問題和制約因素。他建議,在繼續深入實施“干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搞好村莊規劃建設,構建農村社區服務供給體系的同時,要大力開展社區公共活動,培育農民群眾的社區歸屬感。
   生態保護:生活在更美好的環境中
1月28目一大早,大會秘書處議案組就收到了代表提交的第一件議案。這份由紹興代表團和寧波代表團的陳章方等35位代表聯合提交的《要求加強地方立法,保護曹娥江水系》議案提出,曹娥江流域環境形勢嚴峻,重點行業、重點區域的污染問題突出,保護好曹娥江流域的生態環境,事關百姓的生產生活和當地的可持續發展,要更加引起重視。
周志明代表關注的則是我省植物生態保護的問題,他認為近年來我省農業有害生物的發生和危害呈加重趨勢,外來有害生物入侵的風險加大,他期望省十屆人大常委會盡快制 定出臺《浙江省植物保護條例》。
金錫康代表則更關注水環境。他說,作為政府,應該盡快出臺一系列政策,人大則應該出臺地方性法規,來強制性推廣或者保障節能產品的運用。   楊志清委員倡議全社會使用可再生物品,通過規范可再生資源的循環利用,推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
食品安全:吃得更加放心
近年來,我省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成效顯著,但食品安全問題仍不容樂觀,去年省外發生的紅心蛋、多寶魚藥物殘留超標等事件反映出食品經營者的誠信意識還很薄弱。
吳雷廷代表說,希望政府部門今年繼續加大執法力度,打擊不法經營者。同時,要加強源頭管理,如對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實行準入制,對銷售商要嚴格做到索證備案、做好臺賬記錄,對有關生產經營者,還要加強添加劑使用常識及法律責任的宣傳教育。另外,在打 假治劣的同時,扶持一批優良品牌和優秀企業,增強人民群眾對食品安全消費的信心,促進食品產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省政協副主席馮培恩則呼吁通過統籌檢測的計劃,解決目前社會上食品質量檢測機構過多的問題。   (本網站注:楊志清系民建界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