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科技報]省政協常委黃小杭呼吁:技術標準與科技創新協同推進
發布時間:2007-02-05 10:49:02
|
作者: 記者金樂平
“每年我們出口的茶葉、服裝、機電等吃、穿、用的產品,都要遭遇國外技術壁壘的封鎖,受到很大損失,就是因為我們沒有掌握標準的制定權,往往受制于人。”
省政協常委、民建省委會副主委黃小杭日前提交了一項民建浙江省委會團體提案《關于突破國外技術壁壘實施標準化戰略的建議》,提案呼吁,我省必須實施標準化戰略,以突破國外技術壁壘。   據調查統計,2005年我省有33.6%的出口企業遭遇國際技術壁壘,造成的經濟損失從2004年的25.5億美元上升到58.5億美元,增幅超過一倍,經濟損失居全國第2位,僅次于廣東。黃小杭說,掌握標準的制定權,就意味著占領競爭的制高點。但浙江技術標準水平與發達國家甚至國內先進省市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   據統計,在全國283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中。浙江只承擔7個秘書處工作,占2.4%,在全國排名第l7位:在全國327個分技術委員會中,浙江承擔13個秘書處工作. 占3.9%,排名第11位。據不完全統計.浙江企業僅參與了350項國家標準的制定,占現有20140項國家標準的l.73%。浙江企業參與國際標準制定的數量不到10家。   黃小杭調查后認為,我省專利納入標準的數量少,科研成果轉化率低。2004年,我省省專利申請量25294件,授權量15249伴.居全國第2位。據對210家擁有省級以上技術中心企業調查,企業共申請專利3121個,2278個專利被采納,占申請專利數的73%。但專利納入標準的數量僅153個,占專利采納數的6.7%。這從一個方面反映了我省很多科研成果,沒有通過轉化標準而形成現實生產力。
黃小杭建議,政府要加強對突破國外技術壁壘、實施標準化戰略的領導;支持企業開展重要技術標準研制.爭取對國際國內標準的制定權。他強調,要建立技術標準與科技創新、技術改造的協同推進機制。省經貿、科技、質量技監等部門要進一步分工合作,將形成技術標準作為科技計劃項目的重要目標,納入科技攻關項目計劃立項評審和項目驗收的關鍵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