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障:勞動者的堅實依靠
發布時間:2007-03-08 12:36:09
|
作者: 記者 袁艷 蘇曉春
【關鍵詞】 社會保障 【引文】 要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今年中央財政安排社會保障支出2019億元,比去年增加247億元。繼續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推進做實個人賬戶擴大試點工作。健全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制度。加快建立適合農民工特點的社會保障制度,重點推進農民工工傷保險和大病醫療保障工作。抓緊研究制定社會保險關系跨地區轉移接續辦法。進一步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特別要做好外資、私營等非公有制企業和城鎮靈活就業人員的參保工作。
--摘自《政府工作報告》 【浙江實踐】 今年我省要繼續擴大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建立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完善養老保險制度。加快推進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建立和實施城鎮居民醫療保障制度,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水平,爭取通過兩年努力基本實現醫療保障制度全覆蓋。全面推進工傷保險,積極擴大失業和生育保險。我省提出,今年要新增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60萬、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60萬、工傷保險參保人數250萬、失業保險參保人數56萬、生育保險參保人數67萬,被征地農民做到即征即保。 【委員感言】 封云芳(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理工大學應用化學研究所所長):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很高興看到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抓緊研究制定社會保險關系跨地區轉移接續辦法,這個問題也正是我一直思考的。我省目前約有1700多萬農民工,其中許多來自安徽、四川、江西等地。浙江省內已實現統籌,但社會保險關系全國性異地接續辦法還沒有出臺,所以工作地向戶籍地轉移養老保險存在障礙。因此,不少異地打工的農民工不愿參保,失去了退休后的生活保障。如果養老保險實現了全國統籌,無論是工作變動,還是去異地務工,保險關系都可以接續,農民工不愿參保的難題就能迎刃而解。 今年,政府很重視這個問題,已經把它正式提到議事日程上來。這對于解決流動人口的參保難題,保障參保勞動者的權益,將起到實質性的推動作用。建議可以分階段推開,先在全國省會城市之間實現接續,然后擴大到地級市之間,最后實現全國統籌。 高天樂(全國政協委員、天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農民工是一支新型的勞動大軍,他們背井離鄉,來到陌生的城市工作,最怕的是受了工傷無人管、得了大病無人問,這有可能使他們傾家蕩產。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專門強調要加快建立適合農民工特點的社會保障制度,重點推進農民工工傷保險和大病醫療保障工作,這說到了廣大農民工的心坎上。但目前,企業為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的比例不高,工傷維權機制不夠完善。對那些不參加工傷保險的企業,政府要加大檢查、處罰力度,特別是對那些高危行業應強制實施。另一方面,在企業參保方式上,可以探索不同的參保辦法,激發企業參保的積極性。 我建議,政府還可對全員參保、及時足額繳納工傷保險基金或沒有發生重大生產事故的企業,實行獎勵制度,以鼓勵企業加大對工傷預防方面的投入,從源頭上切實解決工人的后顧之憂。 (本站注:高天樂系民建中央常委、民建溫州市委會副主委、中國天正集團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