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報]藝術市場的春天還會遠嗎?--浙江藝術品市場回顧與展望
發布時間:2007-03-08 12:42:00
|
作者: 浙江省藝術品經營行業協會副會長、 浙江國際美術交流協會副主席 蔣 頻
2006年,對于書畫藝術品市場來說,仍處于調整時期。調整的不僅僅是書畫作品的價格,還有收藏者的思想認識、收藏心態。作為全國三大藝術品拍賣重鎮之一的浙江,2006年的書畫市場雖然沒有了2004年、2005年初的火爆行情,但也沒有陷入某些人所形容的“全面崩盤”,一年多的調整使浙江的書畫市場更加趨于理性。 正如全國其他地區的行情一樣,2006年浙江省的藝術品市場人氣減弱,一些作品價位回落,一度呈現出供大于求的局面。通過對省內各大拍賣公司拍賣結果的分析,2006年最明顯的表現是:國畫特別是近現代書畫成交情況較為低迷,部分作品價格回落,甚至有大約三至四成的跌幅;油畫部分上半年雖有一定程度的漲幅,但下半年也處于調整之中。相對而言,只有古代書畫因其作品的稀缺性,后期市場表現得相對較挺。這種局面的形成,主要還是由前幾年書畫市場的火爆行情所暴露出的一定泡沫成份所致。在泡沫包圍之中,一些書畫作品被盲目推至天價,非理性氣氛蔓延,使市場失去了良性發展的土壤。經過這兩年的不斷調整,當泡沫漸漸被清除,市場被拉向理性的軌道時,價格便出現大幅度的波動。還有就是股市呈現的“牛市”給書畫市場帶來的“震蕩”。2006年下半年股市的欣欣向榮,使這幾年進入藝術品市場的“游資”被迅速地抽離,在一定程度上對近現代書畫市場產生了影響。同時,收藏者的思想認識、收藏心態也在調整過程中變得成熟和理性,他們已失去了市場火爆時的熱情高漲,而一直徘徊于觀望、期待的狀態,他們已不愿再輕易地承擔高價接手可能帶來的巨大風險。收藏心態也由盲目的投資而變成精品意識的加強,在此非常時期收藏者對于一般的應酬之作則表現得更加審慎。所有的這一切,造成了2006年浙江書畫市場人氣減弱,市場處于觀望態勢。 通過對2006年書畫藝術品市場的回顧和分析,我們可預測2007年的總體趨勢將是會有所好轉,雖然短期內不會有大的轉機,但會呈現出趨于理性而平穩上升的趨勢。具體有以下特點:古代書畫經過最近幾年的“小火烘焙”,在市場調整中已表現出較強的抗跌性,價格走勢的穩定性會更強些。近現代名家書畫中的精品,特別是像潘天壽、黃賓虹、傅抱石等大師們已蓋棺定論的作品,在新的一年里不僅具有極強的抗跌性,同時仍會呈現一定程度的成長性,也不能排除有個別作品再次推出天價的可能。當代中青年書畫作品則相對樂觀,價位會有所拉動,但個別高價作品仍有回落趨勢,但值得關注的是,對于當代某些優秀的畫家,其本身具有相當實力,由于多種原因未被發現或未被完全認識,其作品市場價位明顯偏低,購藏這些作品,無論是在短期還是從長遠看,均具有豐厚的投資回報。至于油畫部分價位則更趨理性,年內不會有較大的反彈。同時因買家精品意識的加強,2007年價格分化的現象將更趨明顯,書畫家們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仍會有很好的市場表現和較高的升值空間,而一般性的應酬之作將面臨考驗。還有一點就是由于書畫作品地域的差異性,北派作品在浙江的行情始終不如海派、浙派作品的火爆,在未來一段時期,像齊白石、李可染等北派大家作品的價位在浙江不會高于潘天壽、黃賓虹等同質量的作品。 即使如此,我們還要承認這樣一個事實:2006年的市場調整是對近幾年市場普漲情況的良性調整,而并不是說市場從此就一蹶不振乃至陷入某些人所謂的“全面崩盤”。市場在成長過程中,間隔性的“洗盤”是不可避免的,“洗盤”即是排毒,排除市場中不現實的泡沫成分。因此調整是正常的,合理的,它給人們提供了更多的理性思考空間,是市場趨于成熟的體現,我們不應懼怕目前的調整時期。“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當前的書畫市場仍處于健康良性的調整時期。2007年的書畫市場多多少少還是有向好趨勢的。我們應該看到,經過一年多的盤整,一個極好的投資機會又開始來臨了。當前的書畫價格相比前兩年下降了大約四分之一甚至更多,相對于一批新的收藏者來說,此時正是進入書畫收藏領域的大好時機,而那些先前進入市場的投資者也可以利用這一時機調整自己的收藏結構。價格回落,市場的平穩發展以及書畫良好的流動性,將會吸引更多的藏家和投資者進入,新的書畫市場不斷的發展壯大,勢必促進市場價格的穩定和重新走高,浙江書畫市場的“回暖”也將指日可待。 我們期待著浙江藝術品市場春天的到來!
(本站注:作者蔣頻系民建會員、浙江民建書畫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