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影像打動你的心--記民建會員、中國攝影金像獎獲得者顧勇
發布時間:2007-12-25 09:00:20
|
作者: 記者陸梅紅 通訊員朱修萍
拿到中國攝影界最高成就獎——金像獎,民建會員顧勇毫不掩飾自己的喜悅之情,但與之相比,還是日前的開化慈善攝影展上他的一幅作品《龍頂茶》拍出了7萬元更令他高興。
這次慈善攝影展共拍出了17萬元,雖然離建一座希望小學還有差距,但卻讓他受到一次心靈的凈化。顧勇在錢江源頭看到,有一所小學只有一個老師,7位學生。他帶去一個足球,學生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送給他們的。那里的民風淳樸,夜不閉戶,有位103歲的老人看到他們來后,打發她87歲的兒子滿林子找他們,只為送他們一只老母雞。他們在飯店吃飯,當老板知道他們是為開化做慈善時,堅決不收錢。這次義舉讓顧勇重新度量了自己的人生。
從浙江畫報社起家的顧勇,現在已經有了自己的攝影工作室——“聚藝堂”。這里有著浙江最先進的商業攝影設備,最大的攝影棚。顧勇介紹說,這一行除了要掌握基本的攝影技巧,比如燈光、布局、構圖外,還需要工作技巧和經驗。拍龍頂茶時,顧勇先是作試驗,用一只直徑30多公分的超大號玻璃杯一遍遍地泡,看茶葉在哪種水溫下狀態最優美。確定好溫度后,開水一瀉而下沖開茶葉,再把躺倒、發黃、發白的茶葉一枚枚撿出來,然后用筷子不停地攪動,在茶葉完全舒展開,上層的茶葉顆顆直立,下層的茶葉疊疊翠綠,中間的茶葉像少女翩翩起舞這一最優美的時刻定格。為了這一刻,顧勇用掉了7斤最好的龍頂茶。有位老板買下了照片的版權,準備用作茶葉的廣告。“既捐助了開化,又宣傳了開化茶葉。”顧勇感到很舒暢。
“浙江的產品都是以小見大,這跟地區經濟有關系,因此,拍商業照片,第一是清晰,第二是唯美,適合眼睛的觀賞效果,第三要適應產品特殊的客戶群。”顧勇毫不避諱地說出自己的商業機密,“你看這幅眼鏡的照片,看上去檔次很高,其實12元一打。”
獲得了中國攝影的最高獎,成為浙江省第一位全國攝影藝術展評委,顧勇的事業達到了高峰,他又開始謀劃下一個目標,與別人合伙投資3000多萬在杭州搞了一個“299創意園”,2意味兩個人,99寓意淵源長久。“這里將成為中國最好的影像團隊,最高端的影像輸出、處理,和攝影信息交流、數碼影像培訓的基地,讓所有從事影像的人在這里得到升華。”這是典型的創意經濟,把不同領域集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新的產業鏈,他雄心勃勃,準備用五六年時間把這里打造成亞洲最大的攝影棚。
“拍照片其他沒有什么,最重要的是勤奮和執著。”談到成功,顧勇最終還是歸結到這兩點。因為他曾經為了拍西湖全景圖,連續23天半夜3點鐘起床,就是為了等待日出那最為輝煌與燦爛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