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民建闊步發展的三十年
發布時間:2008-11-06 08:43:48
|
作者:
   “雪消門外千山綠,花發江邊二月晴。”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我國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歷史新時期。從那以來的三十年,中國共產黨人帶領全國人民以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和波瀾壯闊的創新實踐,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進新的壯麗史詩, 我國的經濟實力、綜合國力、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大臺階,中國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與此同時,改革開放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我國的民主黨派進入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作為民主黨派之一的中國民主建國會也得到了闊步發展。
回眸歷史,民建從誕生之日起,就具有愛國、革命、進步的性質,是中國社會的進步力量。在民主革命時期,民建團結愛國的民族工商業者和所聯系的知識分子,為爭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建立新中國作出了積極貢獻。新中國成立后,民建參加了人民政權和人民政協的工作,為鞏固人民民主專政,實現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的轉變,積極配合國家實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確立社會主義制度,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后,我國的多黨合作制度遭受嚴重挫折,民建的工作被迫停止。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后,我國實行了改革開放,從此,中國歷史又進入了一個新紀元,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也煥發出蓬勃生機。
200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也是民建恢復活動以來闊步發展的三十年。其主要表現在:民建的組織力量迅速壯大。1977年,民建恢復活動時,全國只有1.8萬多名民建會員,17個省級組織。到2007年底,全國民建會員已有11萬多名,除港澳臺和西藏以外的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均建立了委員會組織,省轄市級組織273個,區、縣級組織57個,地方基層組織5441個。在此期間,我們民建鹽城市委會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1996年成立時的只有8名會員的民建江蘇省委直屬鹽城市支部,發展成為今天的有115名會員、8個基層支部的市級地方組織 。
民建的性質地位發生了根本變化。建國初期,民建的社會基礎是民族資產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以及與其聯系的知識分子和其他愛國分子,屬階級聯盟性質。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民建發展的新會員中,有很多是在經濟界以及其他方面的各行各業有代表性的人士。民建業已成為聯系經濟界的一部分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擁護社會主義愛國者的政治聯盟,是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中國共產黨親密合作的友黨,是進步性和廣泛性相統一、致力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參政黨。參政黨的定位,明確了新時期民建在我國社會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民建的參政議政作用充分發揮。民建作為參政黨,參政議政是其主要職責之一。民建參政的基本點是“一個參加、三個參與”,即:參加國家政權,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和國家領導人選的協商,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參與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執行。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民建參政議政的范圍越來越廣,涉及到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其成效也越來越大。如就國有大中型企業、農業和農村、區域經濟發展、多黨合作等方面的一些重大問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反映社情民意,取得了豐富成果。其中如關于把多黨合作寫入憲法的建議,得到了中共中央的采納,被寫入八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 ;關于發展我國風險投資事業的建議,得到社會各界贊同,推動了這項事業的迅速發展等等。民建各級地方組織也都圍繞改革與建設,廣泛開展調查研究,提出了一些重大建議,為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作出了應有貢獻。我們民建鹽城市委會自成立以來就撰寫調研報告和提案、建議400余份。
民建的民主監督作用愈益顯現。中共十三大提出了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十六字方針,明確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互相監督的合作原則。因為共產黨處于領導和執政地位,所以互相監督主要是民主黨派監督中國共產黨。現在,全國有14244名民建會員擔任了各級政協委員,3748名民建會員被各級監察、檢察、法院、教育、衛生、稅務等機關聘為監督員,他們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切實履行了民主監督的職責。
民建服務社會的影響越來越大。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民建各級組織積極投身社會實踐,開展培訓辦學咨詢、各種形式的智力支邊、扶貧開發、思源工程等社會服務工作,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為黨和政府分憂解難,為改善民生、建設和諧社會作出了積極貢獻。如僅1998年一年,民建就培訓下崗職工84649人次,組織吸納安置下崗職工69348人;尤其是今年“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后,民建各級組織和廣大會員迅速行動起來,積極投身到抗震救災的斗爭中,作出了突出貢獻。剛成立一年多的民建中央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以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和頑強拼搏的作風,在抗震救災中創下“八個最先”, 在10月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舉行的全國抗震救災總結表彰大會上被表彰為全國抗震救災先進集體。民建中央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還啟動實施了思源.春雨、甘泉、薪火、寒窗、勵志、陽光、揚帆、綠原、天使、金牛計劃等十個扶貧項目。
民建闊步發展三十年的生動事實,見證了我國改革開放的成果,見證了我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日益發展和完善,也見證了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進程。中共十七大報告提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中國共產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我們要更加堅定不移的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改革開放,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我們相信今后民建的發展一定會更加輝煌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