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日報]“浙江海力”領銜起草3個國家標準
發布時間:2008-11-21 10:40:54
|
作者:
一家地方企業一口氣領銜起草3個國家標準,這不僅在業內引起震動,連向來嚴謹的全國緊固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專家亦贊嘆不已。“11月11日,我們收到了全國緊固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寄來的快件,由‘海力’領銜起草的3個國家標準《緊固件熱浸鍍鋅層》、《緊固件螺紋在外螺紋上容納鍍鋅層》、《緊固件螺紋在內螺紋上容納鍍鋅層》,全部審查通過,并于2009年1月1日開始實施。”浙江海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江海林說。此前,該公司也曾多次被邀請參與緊固件行業國家標準制定工作。“這已足夠說明我們在這個行業的話語權。” 話語權還表現在一些國家重點工程、示范工程均指定由“海力”承建上。370米高,5710噸重世界第一輸電高塔—舟山大跨用的是浙江海力緊固件;“亞洲第一跨”--馬鞍山大跨用的是浙江海力緊固件;此外,國家重點工程如三峽工程、黃河跨越、吳淞口大跨、錢塘江大跨、甌江大跨等及80萬千伏、100萬特高壓試驗示范工程均指定“海力牌”緊固件系列產品。 從最初背著螺栓闖市場,到現在制訂國家標準,贏得市場話語權,“海力”憑借的是一條高端創新之路。然而,在企業創辦初期,“海力”和其它企業一樣,走的是一條“誠實守信、發貨及時、服務到位”的經營之路。可經過幾年的打拼之后,老總江海林發現,“海力”常在競標時敗北,而主要原因是其它廠家進行技術創新后成本下降,競爭力增強了。江海林敏銳地意識到,如果企業不進行創新,必定會面臨產品老化,銷售下降、市場萎縮等問題。應對危機,唯一的途徑就是創新,創新,再創新,只有站在制高點上,海力才有競爭力。 從2001年開始,該公司先后與河北工業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工業大學等高校合作,研發了熱浸鍍鋅內加熱技術,沖壓模具激光技術;2007年又與國網北京電力建設研究院合作,針對目前該類產品性能較低,無法滿足大型鐵塔建造安全的這種現狀而研發“大規格、高強度地腳螺栓”。2007年底,公司投資1000多萬元為該項目進行工程擴建,建成后預計年產量達5萬噸。與此同時,公司內部營造氛圍,激發員工對工藝、產品方面的創新與研發熱情,并設立專項資金進行獎勵。每年投入該項經費不低于50萬元,目前公司自主研發的新產品已先后獲得8項國家專利。 擁有話語權就擁有市場。眼下,“海力”每年的銷售量約占全國市場的40%,其中熱鍍鋅緊固件產品在全國高強度大跨越工程中占90%左右,今年前三季度銷量同比增長12.95%,銷售收入增長18.89%。(胡彩蓉胡小飛)
注:浙江海力董事長江海林系衢州民建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