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我省經濟發展的歷程和現狀,最突出的問題是產業層次偏低,在制造業中,勞動密集型的一般加工業仍占工業總產值的6成以上,普遍存在著企業規模偏小、節能降耗壓力增加等一系列問題。因此,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發展從量的擴張向質的提升轉變,是我省今后發展的戰略性目標和重點方向。而促進我省低端產業有序轉移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切實可行的重要舉措之一。為此建議:
明確重點和方向,盡快編制相應的產業轉移規劃。首先要明確轉移的重點行業、轉移的主要承接地以及轉移的具體運作模式。從轉移行業看,需要重點轉移的是處于低端層次的勞動密集型為主的產業;從主要承接地看,應以我省周邊的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等省份為主;從轉移的具體模式看,可通過產業鏈延伸的方式加以轉移,盡可能把研發、設計、銷售、服務等環節留在本省,把生產加工基地轉移出去,通過建設特色工業園區等方式,與轉移地的政府部門合作,實現產業集群異地安置發展,形成配套完善的產業轉移承接基地。
及時有序推進,盡快總結有關經驗加以試點推廣。目前周邊省份主動承接我省產業梯度轉移的愿望很迫切。我省可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及時有序地加以推進,把杭、甬與衢州資源產業合作積累起來的有益經驗加以總結推廣,在周邊省份先選擇一至二個地方進行試點,與當地的承接產業轉移規劃相銜接,設立浙江省產業梯度轉移生產基地,政府牽頭,企業跟進,兩地協作,互利共贏,在試點成功的基礎上,逐步加以有序推進,使我省產業鏈進一步向周邊省份延伸。
制訂相應政策,鼓勵和促進企業把處于低端的生產基地轉移出去。進一步明確我省在新的發展階段鼓勵發展的產業、限制發展的產業、嚴格控制發展的產業以及禁止發展的產業。在此基礎上確定需要轉移的產業目錄及相關時序,制訂轉移的目標和任務,同時出臺相應的鼓勵或控制政策加以調控。
創新工作機制,充分調動各級政府和企業積極性。建議進一步增強我省國內合作部門的職能,完善工作機制,以推進低端產業有序轉移為重點,加快與周邊省份經濟發展的合作步伐。明確工作重點,把推進低端產業轉移作為各級政府年度考核的一項內容,并把各地市通過產業轉移騰出的發展空間與新增用地指標掛鉤。通過出臺相關政策,引導廣大企業積極主動加入產業轉移行列。同時加強與承接地政府的合作,為我省在外發展的企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