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誼報]高天樂:多措并舉營造民企公平融資環境
發布時間:2009-03-13 00:00:00
|
作者: 記者 湯媛媛
本報北京3月11日專電 近年來,民營企業越來越壯大,創造的就業機會越來越多,但在金融信貸中,民營企業占的比例卻越來越小。全國政協委員、天正集團董事長高天樂在兩會上呼吁,金融危機當前,政府需要實實在在地想辦法,讓民營企業公平地獲得金融信貸支持。
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08年1-11月,全國規模以上企業中,民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占23%;與此相反,過去幾年間,民營企業得到的貸款占比卻一直在縮小。2005年民營企業在全國短期貸款中的比例大約為11%,2006年下降到9%,2007年和2008年繼續下降。
“民營企業融資難,表面上是融資渠道狹窄,深層次原因是體制機制問題。”高天樂說,擁有全國70%以上信貸資金的四大國有銀行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對民營企業的“歧視”。在貸款發放要求、貸款審批程序和效率、不良貸款處理、信貸人員責任承擔等方面對民營企業的要求極為苛刻,遠遠超過國有企業。如部分銀行在民營企業申請貸款時,除要求正常的抵押擔保外,還額外要求企業法人代表以個人所有財產進行擔保。
“在當前民營企業面臨金融危機更需要資金支持的情況下,銀行對民營企業的貸款要求反而更加嚴格,嚴重影響了當前形勢下民營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高天樂說,當前倒閉的一些民企有些是因為經營不善,有些是因為產品老舊、效率不高,但也有些企業的經營管理能力還是不錯的,只是面臨一時的困難,希望政府能夠真正地推出一些好的政策來幫助民營企業渡過難關。
他建議,政府設立中小企業專項基金。對銀行給中小企業的借貸,政府給出一些優惠政策,以減輕銀行的風險。與此同時,中國人民銀行應加快推進《放貸人條例》的制定,將民間借貸通過國家法規的形式進行規范。這樣民營企業從金融機構貸不到錢的時候,還可以向社會融資。
“美國有上萬家銀行,中國除了四大國有銀行以外,就幾十家。中國有13億人口,我覺得銀行的數量是遠遠不夠的。”高天樂認為,我國政府要進一步降低銀行業門檻,讓更多有資質的金融體能夠開辦各種方面的客戶融資。“保增長首先要保企業,保企業才能夠保就業,保就業才能夠保穩定,再回過頭來才能夠保增長,這是一個良性循環。”高天樂說。
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08年1-11月,全國規模以上企業中,民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占23%;與此相反,過去幾年間,民營企業得到的貸款占比卻一直在縮小。2005年民營企業在全國短期貸款中的比例大約為11%,2006年下降到9%,2007年和2008年繼續下降。
“民營企業融資難,表面上是融資渠道狹窄,深層次原因是體制機制問題。”高天樂說,擁有全國70%以上信貸資金的四大國有銀行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對民營企業的“歧視”。在貸款發放要求、貸款審批程序和效率、不良貸款處理、信貸人員責任承擔等方面對民營企業的要求極為苛刻,遠遠超過國有企業。如部分銀行在民營企業申請貸款時,除要求正常的抵押擔保外,還額外要求企業法人代表以個人所有財產進行擔保。
“在當前民營企業面臨金融危機更需要資金支持的情況下,銀行對民營企業的貸款要求反而更加嚴格,嚴重影響了當前形勢下民營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高天樂說,當前倒閉的一些民企有些是因為經營不善,有些是因為產品老舊、效率不高,但也有些企業的經營管理能力還是不錯的,只是面臨一時的困難,希望政府能夠真正地推出一些好的政策來幫助民營企業渡過難關。
他建議,政府設立中小企業專項基金。對銀行給中小企業的借貸,政府給出一些優惠政策,以減輕銀行的風險。與此同時,中國人民銀行應加快推進《放貸人條例》的制定,將民間借貸通過國家法規的形式進行規范。這樣民營企業從金融機構貸不到錢的時候,還可以向社會融資。
“美國有上萬家銀行,中國除了四大國有銀行以外,就幾十家。中國有13億人口,我覺得銀行的數量是遠遠不夠的。”高天樂認為,我國政府要進一步降低銀行業門檻,讓更多有資質的金融體能夠開辦各種方面的客戶融資。“保增長首先要保企業,保企業才能夠保就業,保就業才能夠保穩定,再回過頭來才能夠保增長,這是一個良性循環。”高天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