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晚報]成思危金華縱論經濟形勢
說了8%就是8%,三四季度還是上升
發布時間:2009-11-11 17:52:07
|
作者: 嚴瑾漪
本報訊(記者嚴瑾漪)昨天下午,全國人大原副委員長、著名經濟學家成思危的一番話讓參加中國(金華)電子商務峰會的聽眾不僅有了意外收獲,更是精神一振:“今年三四季度,中國經濟還是上升趨勢。GDP中國政府說了8%就是8%,現在國外的一些經濟模型測算這個數據應該是六點多或是七點多,但任何經濟模型都包括不了中國政府的決心和信心。”
短短幾句話卻擲地有聲,引 來了現場長時間的掌聲。但成思危仍不失學者的冷靜和思辯,接下來的話是:現在的任務不光是保八,而是如何確保中國經濟發展的質量,防止重復建設、效益低下和污染回潮。既站在政府角度考慮實際問題,又將學者前瞻性和預警性的特點充分發揮,給政府提醒借鑒,這就是成思危考慮中國經濟問題的獨特角度。
這場經濟形勢報告多少有些即席味道,會議安排中本來沒有這項議程,他來主要是當本次峰會的嘉賓。但這位在中國經濟界影響巨大的人物難得來一趟,金華人不會輕易放棄這個機會。對于主持人提出的要求,成思危呵呵一笑,說你們又給了個新題目啊,接著就像電腦一樣開始往外蹦出清晰準確的各種數據和分析。不僅讓人驚嘆他的記憶力和邏輯思維,其深入淺出和風趣的演講風格更讓現場的與會者聽得聚精會神。
這場經濟形勢報告多少有些即席味道,會議安排中本來沒有這項議程,他來主要是當本次峰會的嘉賓。但這位在中國經濟界影響巨大的人物難得來一趟,金華人不會輕易放棄這個機會。對于主持人提出的要求,成思危呵呵一笑,說你們又給了個新題目啊,接著就像電腦一樣開始往外蹦出清晰準確的各種數據和分析。不僅讓人驚嘆他的記憶力和邏輯思維,其深入淺出和風趣的演講風格更讓現場的與會者聽得聚精會神。
“中國經濟大約是十年一個周期,本次周期從2001年開始,從2003年起,中國經濟開始兩位數的增長,進入周期中的增長期,一直到2007年增長達到頂峰。因此即便沒有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中國經濟也不會再保持這種高速上漲,而是進入周期性的調整。從13%的增長降到9%,這個降幅很大。而全球金融危機的出現更加快了經濟下調的速度,因此中央拿出了四萬億投資計劃。今年一季度,經濟下滑的趨勢減緩;二季度已經扭轉了下滑勢頭,下半年肯定會比上半年好,明年肯定會比今年好,到2011年中國經濟基本回歸正常的增長狀態。”成思危判斷說,“但現在經濟增長主要還是投資特別是中央投資在拉動,消費的促進作用還不夠,為GDP只貢獻了3.8%,出口的拉后腿作用仍明顯。如果要使消費成為拉動國民經濟的主要力量,必須要提高國民的購買力。因為外需的減少是不可避免的事實,重點就要靠內需拉動。除了應該進一步發展個人信用消費外,還應該改革個人所得稅的征稅體制。提高國民的工資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說到這里,他微微一笑說,“工資應該跟隨著物價的變化調整,這也是保持國民的購買力。而大家也應該轉變觀念,積極消費,把漲上來的工資花出去。”這倒與金華的第二屆浙中購物節的主題不謀而合。至于外貿,主要是美國等國家的經濟政策與以前換了個個,開始少借錢多儲蓄,中國的產能就過剩了。但對于美國人民來說,還是離不開價廉物美的中國產品,政府應該給予外貿企業更多更實際的支持。
“復蘇在望,任務艱巨,不可懈怠”這既是成思危在7月29日的《人民日報》上發表的文章題目,也是這場即席的簡短經濟形勢報告帶給人們的真實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