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時報]浙江村鎮銀行貸款已超12億
只想來借錢沒人敢存錢最頭疼
發布時間:2009-11-20 10:58:45
|
作者: 時報記者 李靜 通訊員 陳卓
時報訊 村鎮銀行成為重要的金融力量。昨日,“2009村鎮銀行發展高峰論壇”在杭州舉行。會上透露,截至今年9月,浙江5家村鎮銀行,已為中小企業貸款12.2億。
目前,浙江村鎮銀行正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浙江省銀監局局長楊小蘋表示,浙江有5家村鎮銀行,分別為:杭州聯合銀行、蕭山合作銀行、紹興農村銀行、甌海農村合作銀行、建行村鎮銀行。地點在長興、玉環、蒼南、嵊州等地。
根據浙江省銀監局的統計,截至2009年9月末,5家已開業的村鎮銀行各項存款余額22.69億元,不良貸款率0.06%。其中,開業最早規模最大的長興村鎮聯合銀行,就是由杭州聯合銀行發起的,它是去年6月份開業了,到今年9月末,各項存款貸款余額達到了6.87億元。
雖然草根銀行在“貸農、貸小”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不過,吸納村鎮存款的吸引力還顯得相當薄弱。
“負債業務是銀行的立行之本,村鎮銀行在這方面的壓力很大。”永興村鎮銀行副行長趙顯一表示,由于缺乏網點優勢,客戶自動上門的自然增長存款幾乎為零。更重要的是,市場準入門檻高,如銀聯對村鎮銀行缺乏差別性的支持政策,高達300萬元的入會費,致使該行的卡業務遲遲無法開辦。
錢存在村鎮銀行到底保不保險,仍然是眾多農戶關心的問題。“他們會花大量時間排隊等候在各家商業銀行或農信社,也不愿走進近在咫尺的村鎮銀行。”象山國民村鎮銀行的一位負責人無奈表示。
有專家認為,村鎮銀行的發展卻受到“村鎮”本身的限制,浙江省資本與企業發展研究會理事長應宜遜說,“村鎮”兩字帶給公眾的印象是規模小、落后、可靠性差,這也是導致村鎮銀行“吸存困難”的重要原因。
他說,應當在村鎮銀行名稱中去掉“村鎮”兩字,以減弱不良的品牌效應。“村鎮銀行屬于商業銀行,‘村鎮’兩字不能反映其性質,應該去掉‘村鎮’,或者改用‘商業’。”
浙江省銀監部門表示,將在政策方面對村鎮銀行的發展給予支持,并表示,未來3年,浙江將增加30家村鎮銀行以推動農村金融業的發展。
目前,浙江村鎮銀行正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浙江省銀監局局長楊小蘋表示,浙江有5家村鎮銀行,分別為:杭州聯合銀行、蕭山合作銀行、紹興農村銀行、甌海農村合作銀行、建行村鎮銀行。地點在長興、玉環、蒼南、嵊州等地。
根據浙江省銀監局的統計,截至2009年9月末,5家已開業的村鎮銀行各項存款余額22.69億元,不良貸款率0.06%。其中,開業最早規模最大的長興村鎮聯合銀行,就是由杭州聯合銀行發起的,它是去年6月份開業了,到今年9月末,各項存款貸款余額達到了6.87億元。
雖然草根銀行在“貸農、貸小”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不過,吸納村鎮存款的吸引力還顯得相當薄弱。
“負債業務是銀行的立行之本,村鎮銀行在這方面的壓力很大。”永興村鎮銀行副行長趙顯一表示,由于缺乏網點優勢,客戶自動上門的自然增長存款幾乎為零。更重要的是,市場準入門檻高,如銀聯對村鎮銀行缺乏差別性的支持政策,高達300萬元的入會費,致使該行的卡業務遲遲無法開辦。
錢存在村鎮銀行到底保不保險,仍然是眾多農戶關心的問題。“他們會花大量時間排隊等候在各家商業銀行或農信社,也不愿走進近在咫尺的村鎮銀行。”象山國民村鎮銀行的一位負責人無奈表示。
有專家認為,村鎮銀行的發展卻受到“村鎮”本身的限制,浙江省資本與企業發展研究會理事長應宜遜說,“村鎮”兩字帶給公眾的印象是規模小、落后、可靠性差,這也是導致村鎮銀行“吸存困難”的重要原因。
他說,應當在村鎮銀行名稱中去掉“村鎮”兩字,以減弱不良的品牌效應。“村鎮銀行屬于商業銀行,‘村鎮’兩字不能反映其性質,應該去掉‘村鎮’,或者改用‘商業’。”
浙江省銀監部門表示,將在政策方面對村鎮銀行的發展給予支持,并表示,未來3年,浙江將增加30家村鎮銀行以推動農村金融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