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晚報]浪莎三農學院異地辦班破解用工難
新一代農民工帶薪學技
發布時間:2010-03-16 10:47:28
|
作者: 方令航
本報訊(記者方令航)“我已經在浪莎三農學院衢州班上課了,學費全免,每月還有生活費800元,順利的話,4月份我就可以進廠上班了。”昨天,在義烏浪莎襪業工作的衢州蓮花鎮青年小麗,收到了表妹發來的短消息。
小麗3年前來到義烏打工,目前已經有2000多元的月收入。春節回家時,表妹吵著要跟她來義烏打工,小麗從公司獲悉,浪莎三農學院今春要在衢州開班,就幫她報了名,果然,現在表妹成了設在衢江區蓮花鎮蓮花村的浪莎三農學院衢州班首批學生。
3月5日,浪莎三農學院衢州班正式開班,來自衢江區蓮花鎮等地的80名女學員參加了開學典禮,這些農村婦女在浪莎集團創辦的特殊學校里學習,不僅學費全免,每人每月還能領到由浪莎集團發放的800元工資。這個班的學員年齡多在30歲至50歲之間,她們學到技術后上班可以增加收入,在自家門口帶薪學技術讓她們感到輕松,解決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后顧之憂。學員們在浪莎公司質檢和技術人員的輔導下,學習縫紉機操作和襪子縫頭技術,女學員們十分認真。
浪莎公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次到蓮花村辦班,公司買了100多臺縫紉機,投資了30多萬元,利用蓮花鎮富余的勞動力,讓這些勞動力能掌握一技之長,村民接受為期一個月的培訓后,將成為“浪莎”衢州分公司的首批員工。浪莎集團自2006年3月成立浪莎三農學院以來,已為6000多名農村學員培訓了電焊、鍋爐、機械、機修、縫紉等各種專業技術,支付學員工資400萬元。這次把三農學院衢州班辦到蓮花村,為當地農民在職業技能、實用技術培訓上搭建了學習平臺,不僅是破解用工難的有效舉措,也是服務“三農”、反哺農業的新嘗試,受到了當地村民的歡迎。
市工商聯副會長黃偉告訴記者,近期各地人才市場紛紛披露用工短缺信息:一方面對農民工的總體需求,特別是高技能人才需求在上漲;另一方面,由于培訓的乏力彌補不了農民工技能缺乏的短板,高技能人才供給缺乏,低技能或無技能的農民工在人才競爭序列中位于劣勢,薪酬增幅微薄。破解用工難,讓農民帶薪學技,要為浪莎三農學院的模式叫好。對于企業來說單靠高薪招人、留人不現實,這就更需要企業主動真情出實招,比如使農民工這一“就業脆弱群體”,技能上一個臺階。充分發揮民工家門口就業的優勢,切實解決員工的后顧之憂;針對年輕人更多選擇外出闖世界的實際,招用工實行“梯度轉移”,讓更多“4050”人員發揮自身特長等等。
(摘自3月15日金華晚報第二版)
小麗3年前來到義烏打工,目前已經有2000多元的月收入。春節回家時,表妹吵著要跟她來義烏打工,小麗從公司獲悉,浪莎三農學院今春要在衢州開班,就幫她報了名,果然,現在表妹成了設在衢江區蓮花鎮蓮花村的浪莎三農學院衢州班首批學生。
3月5日,浪莎三農學院衢州班正式開班,來自衢江區蓮花鎮等地的80名女學員參加了開學典禮,這些農村婦女在浪莎集團創辦的特殊學校里學習,不僅學費全免,每人每月還能領到由浪莎集團發放的800元工資。這個班的學員年齡多在30歲至50歲之間,她們學到技術后上班可以增加收入,在自家門口帶薪學技術讓她們感到輕松,解決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后顧之憂。學員們在浪莎公司質檢和技術人員的輔導下,學習縫紉機操作和襪子縫頭技術,女學員們十分認真。
浪莎公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次到蓮花村辦班,公司買了100多臺縫紉機,投資了30多萬元,利用蓮花鎮富余的勞動力,讓這些勞動力能掌握一技之長,村民接受為期一個月的培訓后,將成為“浪莎”衢州分公司的首批員工。浪莎集團自2006年3月成立浪莎三農學院以來,已為6000多名農村學員培訓了電焊、鍋爐、機械、機修、縫紉等各種專業技術,支付學員工資400萬元。這次把三農學院衢州班辦到蓮花村,為當地農民在職業技能、實用技術培訓上搭建了學習平臺,不僅是破解用工難的有效舉措,也是服務“三農”、反哺農業的新嘗試,受到了當地村民的歡迎。
市工商聯副會長黃偉告訴記者,近期各地人才市場紛紛披露用工短缺信息:一方面對農民工的總體需求,特別是高技能人才需求在上漲;另一方面,由于培訓的乏力彌補不了農民工技能缺乏的短板,高技能人才供給缺乏,低技能或無技能的農民工在人才競爭序列中位于劣勢,薪酬增幅微薄。破解用工難,讓農民帶薪學技,要為浪莎三農學院的模式叫好。對于企業來說單靠高薪招人、留人不現實,這就更需要企業主動真情出實招,比如使農民工這一“就業脆弱群體”,技能上一個臺階。充分發揮民工家門口就業的優勢,切實解決員工的后顧之憂;針對年輕人更多選擇外出闖世界的實際,招用工實行“梯度轉移”,讓更多“4050”人員發揮自身特長等等。
(摘自3月15日金華晚報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