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誼報]優先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郭吉豐代表民建浙江省委員會發言
發布時間:2010-11-15 15:50:20
|
作者:
我們認為,“十二五”期間我省應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優先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我省產業結構層次偏低,呈現出產品檔次低、科技含量低、加工程度低和勞動密集型、資源消耗型、代工出口型等特征,我省工業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任務重、困難大。在存量上,要通過調整提升一批、關停淘汰一批、有序轉移一批等辦法,加快發展方式的轉變。在增量上,一定要以科技為支撐、以創新為引領,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這次中央《建議》中十分明確,重點發展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并把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促進轉型升級、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開創科學發展新局面的重要舉措。無容質疑,科技創新的能力和水平是我省的一項弱勢,因此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我省顯得尤為緊迫和重要。一是要充分認識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內涵特征,正確加以選擇。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指關系到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具有全局性、長遠性、導向性和動態性特征的新興產業,具有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引領作用大的特點。因此,我們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選擇上不能過多過濫,同時要符合浙江實際,國家確定七項,我省也許五項就夠了,不宜過多。要明確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目標和主攻方向。對確定的每一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都要研究制訂其專項規劃,明確發展目標、重點領域、主攻方向和發展布局。作為戰略性產業,目標要實現規模化,每一個產業至少上千億乃至幾千億;經營要實現集群化,要形成總裝型的大企業、完整型的產業鏈、研發型的科技智力支撐、全球性的營銷網絡;布局要實現合理化,省政府要統一規劃、統一協調,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和各地市新興產業的主攻方向,發揮各自優勢,避免重復雷同,形成全省合力。三是要出臺相應管用的扶持政策。在資金扶持上,建議建立各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基金,政府少量投入為引導,帶動大量民間資金的加盟;在科技支撐上,科研經費要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傾斜,設立重大科技專項資金,并有針對性地引進和設立重大的科研機構;在人才戰略上,要積極引導培育國家和省級“千人計劃”人才向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在資源要素配置上,要重點保障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土地、用水、用電和相應的基礎設施配套。
此外,我省還應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洋經濟強省;積極深化生態省建設,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深化體制機制創新,增強發展活力。
我省產業結構層次偏低,呈現出產品檔次低、科技含量低、加工程度低和勞動密集型、資源消耗型、代工出口型等特征,我省工業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任務重、困難大。在存量上,要通過調整提升一批、關停淘汰一批、有序轉移一批等辦法,加快發展方式的轉變。在增量上,一定要以科技為支撐、以創新為引領,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這次中央《建議》中十分明確,重點發展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并把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促進轉型升級、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開創科學發展新局面的重要舉措。無容質疑,科技創新的能力和水平是我省的一項弱勢,因此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我省顯得尤為緊迫和重要。一是要充分認識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內涵特征,正確加以選擇。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指關系到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具有全局性、長遠性、導向性和動態性特征的新興產業,具有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引領作用大的特點。因此,我們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選擇上不能過多過濫,同時要符合浙江實際,國家確定七項,我省也許五項就夠了,不宜過多。要明確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目標和主攻方向。對確定的每一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都要研究制訂其專項規劃,明確發展目標、重點領域、主攻方向和發展布局。作為戰略性產業,目標要實現規模化,每一個產業至少上千億乃至幾千億;經營要實現集群化,要形成總裝型的大企業、完整型的產業鏈、研發型的科技智力支撐、全球性的營銷網絡;布局要實現合理化,省政府要統一規劃、統一協調,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和各地市新興產業的主攻方向,發揮各自優勢,避免重復雷同,形成全省合力。三是要出臺相應管用的扶持政策。在資金扶持上,建議建立各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基金,政府少量投入為引導,帶動大量民間資金的加盟;在科技支撐上,科研經費要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傾斜,設立重大科技專項資金,并有針對性地引進和設立重大的科研機構;在人才戰略上,要積極引導培育國家和省級“千人計劃”人才向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在資源要素配置上,要重點保障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土地、用水、用電和相應的基礎設施配套。
此外,我省還應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洋經濟強省;積極深化生態省建設,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深化體制機制創新,增強發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