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文標
1966年1月出生,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浙江蘭溪人,現任浙江“普農家電”有限公司董事長,浙江省政協委員、省工商聯常委、省商會副會長,衢州市第四、五屆人大常委,衢州市工商聯主席。
商跡低調、內斂、儒雅。和蔣文標接觸過的人,都有這樣的感覺,他待人處事總是不緊不慢,言語溫和,目光堅定而充滿友善。和他相處,像品清茶,寧靜而深遠。似嘗老酒,時間越長越香醇。如沐冬日里的陽光,讓人全身暖融融。
20多年來,蔣文標只做一件事,就是全力打造“普農家電”。從1989年12月只身從蘭溪廣電局辭職下海,帶了兩名徒弟來到衢州創業。在市區老坊門街租了一間不到30平方米的店面,取名“普農家電”,專門經營家電零售和修理,21年后的今天,這個名叫“普農家電”的小店因為城市的改造已經蕩然無存,而“普農家電”這個品牌,經過蔣文標的精心打造,在衢州深入人心。目前企業已擁有資產3億元,員工從最初的4個人發展到現在的620人,擁有衢州、衢化、龍游、常山、江山、沈家6家門店和一個物流倉儲中心。家電銷售額多年來名列金、麗、衢第一,衢州地區的配送及維修能力覆蓋率達100%,市場占有率超過60%。今年銷售額預計達5億元,稅收1200萬元。
一個人幾年做一件事簡單,10年、20年做一件事,并把它做成一項事業卻不那么容易。一個人、一家企業幾天幾年讓人稱道信賴容易做到,10年、20年擁有良好的社會口碑,那是難上加難。在衢州商界,不事張揚的蔣文標做到了。
衢州家電市場發展史,“普農家電”無疑是一名重要的書寫者。從上世紀90年代的草創,90年代中期的崛起,再到90年代之后的連鎖擴大,而今的“多國”紛爭及穩居老大地位的格局形成,“普農”都擔當了代表角色。“普農家電”成了衢州家電市場的“標桿”,搬到哪里,哪里就成家電市場的核心。昔日的市區上街,今日的三衢路“普農家電”廣場,它似有強烈的磁場作用,迅速聚攏市場的人氣,繼而培育出一個新商圈的繁華。
英雄莫問出處。人們常常艷羨于成功者今日光鮮的一面,卻忽略了他們創業之初的艱辛坎坷。每每回首成長之路,蔣文標總是心潮澎湃。
21年前,臨近春節的前三天,2萬元起步的“普農家電”呱呱墜地,蔣文標親自點燃了一串鞭炮,躊躇滿志,憧憬著美好未來。和馬云一樣,他向店里的幾名學徒畫“餡餅”:3年后,你們都將成為家電維修技術能手,到本世紀末過上小康生活。
蔣文標憑著自己修家電的技術強項,把賣家電配件和維修作為商店主營,同時兼售黑白電視機、收音機、電風扇等。買點配件,搞搞修理,有時只賺幾毛錢。對很多夢想一夜暴富的人來說不屑一顧,但蔣文標卻把這些蠅頭小利一點一點地積攢起來。這家小店的名字有著蔣文標樸實的農民情懷,名為“普農”,意為普及農村家電,惠及農民的意思。
那時,蔣文標每周都要到杭州進購家電配件,別說自己有車,就是雇一輛車也不敢奢望。當時,衢州到杭州的路況很差,坐一趟車要十多個小時。蔣文標經常是頭一天去杭州,晚上找個最便宜的旅館湊合一夜。次日上午到市場進配件,下午帶著配件到出城路口攔衢州方向的車。有時一等就是好幾個小時,如果再碰上雨雪天,那真是又冷又餓又擔心,因為攔不到車就回不了衢州。遇上駕駛室滿人,蔣文標只有坐車背。
蔣文標初到衢州,全家租用了一間簡易民房,又矮又黑又潮,到了夜間,常會有一些小蟲滿屋亂爬,連床上都是,常常攪得蔣文標夫婦倆難以入眠。
這些都沒有讓他放棄創業的雄心。
1993年,“普農家電”銷售總額突破2000萬元,比1990年整整翻了20倍。蔣文標也走出了坊門街,分別在市區蛟池街和上街租用了原供銷社的兩間店面,加起來近百平方米,分別經營黑白家電。
1998年,“普農家電”公司提出了“二次創業”的口號,明確以區域連鎖為依托,進一步做大做強企業的發展思路。用800萬元的價格買下了市區上街84號三層近2000平方米的商場。
2000年,“普農家電”邁出了連鎖經營的第一步,以355萬元買下了龍游縣大眾路1號原龍游供銷社的一個千余平方米的商場,開設了第一家分公司。
2002年10月18日,“普農家電”又花了760萬元買下了常山縣城的一家商場,“普農家電”常山分公司順利開張。
2005年4月18日,投資1480萬元,坐落在江山市區鹿溪南路94-100號“普農家電”江山分公司開業……
“普農”連鎖擴張之路,可謂步步踩到了節點上,在6家門店中,有4家均以自有房產形式拿下,穩健經營加上正確決策,使經營的地位直線上升。
2005年,蔣文標再次做出大膽決定,原在上街84號的“普農家電”整體搬遷到市區三衢路。一時讓業界震驚,甚至讓內部的一些員工也感到不解。放棄黃金地段風水寶地,轉而到偏僻的“生地”去開發經營,是不是頭腦發熱太不理智?
蔣文標當然看得更長遠,他清醒地認識到,上街的普農商場從眼前看門庭若市,但面對越來越強大的競爭對手入駐,“普農”的經營面積將成為嚴重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而且短期內在衢城再找一個1萬平方米的商場已無可能。外表文質彬彬的蔣文標,當認定做一件事的時候,顯示出企業家理性與堅韌的一面。當年11月18日,位于市區三衢路208號的“普農家電”廣場正式開張,總面積達到1萬平方米的衢城最大家電商場登臺亮相。
事隔1年零5個月后,“普農”以4800萬元買下了整個商場的房產。
“普農家電”廣場的集聚效應超出了人們的預期。“普農”進駐三衢路以前,旁邊的清蓮里一帶還是相當的“荒涼”;如今,這里成了衢州市民的購物天堂,周邊光飯店就冒出了十幾家,房產價格增值顯著,“普農”當時不到5000萬元買下的資產,如今已超過1個億。更重要的是,““普農家電””牢牢占據了市區家電市場60%以上的市場份額。在全國地市級城市單店,市場份額、銷售占60%以上的,或許唯有“普農家電”廣場一家。
作為衢州家電市場的領航者,蔣文標將續寫家電經營的本土雄心。
對話
關于“專注”
記者:家電經營你已經有20多年,如果要總結成功經驗,你覺得最重要的是什么?
蔣文標:21年,我經營家電靠的是專注和堅持,什么時候也不動搖。做企業和做人一樣,在發展過程,會遇到風雨挫折,還有更多的誘惑,比如有人看到股市漲了,就一頭扎進股票市場;房地產熱了,又轉戰去炒房。這么多年,我從不羨慕人家,也從來沒有分心過,就是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做好家電,甘當高級“裝卸工”。
記者:家電經營已成為微利行業,你憑什么做大自己?
蔣文標:家電經營的毛利確實很低,行業平均毛利15%,我公司是12%不到。做企業要長遠,必須細水長流。我的優勢是什么呢,就是成本優勢和價格優勢。11年前我們開始走區域連鎖,低成本擴張,6個門店中有4個的房產都是自有的,不用房租,人家經營成本13%、14%是底線,我公司在7.5%時還能良性運行,這里面就是競爭力了。
記者:現在衢州家電市場“普農”占了60%以上的市場份額,但全國連鎖家電企業還在不斷布局二三線城市,你會畏懼和擔心嗎?
蔣文標:你也看到了,“國美”、“蘇寧”到衢州的幾年,是我們增長最快的幾年,市場份額不降反升。關鍵要看到自己的優勢,發揮自己的優勢。比如我們建立自己的代理品牌優勢,還有實行了“家電同質化,服務差異化”戰略,針對家電行業“只管賣,不管售后”的現象,我們加大了維修售后人員的培養,產品銷到哪里服務就跟到哪里,現在“普農”不僅在市區有自己的維修中心,每個縣都有維修中心。接下來,我們的家電連鎖還會向鄉鎮滲透。
關于“誠信”
記者:現在經營企業,大家都會講“誠信為本”,事實上真正做到非常之難,信用缺失成為社會持續關注的熱點,你有什么看法?
蔣文標:成事始于做人,做人為了成事。早在2001年,我就提出“打造信用衢州,從我‘普農’做起。”20年來,“普農”已先后與全國100多個廠家建立經銷、代理關系,簽過幾千份銷售合同,但從未發生過一起因合同履行、貨款兌付等問題產生的糾紛。投之以桃,報之以李。“普農”也拿到了十大名牌空調在衢州的總經銷和特約經銷權,而且也獲取了更多的優惠政策,廠家也因“普農”得到了相應的市場回報。
記者:在衢州,對“普農”市民有著較高的認可度,并形成了很強的親和力。有什么秘訣?
蔣文標:做生意講得是商譽,關鍵看你怎么去做。以義立業、以誠經商、以信待人,是經營成功者的秘訣。也可以說是一種規律,具有普遍意義,應成為經商者共同遵守的準則。“普農家電”能成為中國商業名牌,前提是我們視誠信為天下第一品牌。
關于“社會責任感”
記者:一個有商業道德和職業道德的企業,必然是一家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普農”經過多年實踐,有怎樣的理解?
蔣文標:社會是企業利益的源泉。企業在享受社會賦予的條件和機遇時,也應該按照“社會所期望的目標和價值”來回報社會。第一,我們要為社會提供優質的商品和服務;第二,通過企業發展,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第三,要為政府分憂,積極投身扶危濟貧、扶貧助殘等公益方面的活動。
記者:這么多年,有哪些動作?
蔣文標:早在10年前,我們就積極投身“希望工程”,與數十位貧困孩子結對助學;2007年、2008年開展了為山區貧困中小學生送千件冬衣、千條棉被活動;為我市殘疾人士捐贈了300多輛輪椅;2008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我公司在第一時間向衢州紅十字會捐款,成為本地第一筆向災區捐贈災款的單位。2009年還成立了衢州第一家以企業命名的———““普農家電”紅十字博愛基金”,專門救助外來貧困孕婦。2006年,“普農”成為全市唯一獲得首屆“浙江慈善獎”的獲獎單位。2009年,我很榮幸被國務院殘工委授予“全國扶殘助殘先進個人”,受到胡錦濤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
關于生活與工作
記者:做企業很辛苦,你怎么調節工作與生活?
蔣文標:我的生活很有規律,和員工一起上下班,從不遲到,很少應酬。手機一般到晚上八點半就關機。有一次出國14天,單位一個電話也沒有。
記者:怎么做到的?
蔣文標:依靠一支良好的管理團隊,然后充分授權到位。我每天的辦公室是敞開的,廠家不用找我,找的只有顧客和熟人。因為顧客是“上帝”啊,對“上帝”不能拒之門外。
記者:成為衢州市工商聯主席,你的角色會改變嗎?
蔣文標:高興的同時更感責任重大。公眾人物更要注重自己的社會形象,一言一行都要自律,當好工商界的表率,在做好企業的同時,努力踐行自身職能。
(原刊于《衢州日報》2010年12月17日第七版 記者 章衛平/文 老鮑/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