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誼報]學前教育呼喚立法
全國政協委員陳小平呼吁解決“入園難”“入園貴”
發布時間:2013-03-12 15:37:21
|
作者: 本報記者 陳江英
聯誼報北京專電 “全國還有三分之一的適齡兒童未能入園,學前教育經費不到整個教育經費2%,教師持證上崗率上不去……”說起這些與學前教育相關的數據,全國政協委員、省政協副主席陳小平神情凝重。
眼下,社會各界對學前教育重要性認識不足,學前教育資源短缺、公共財力投入不足、學前教育發展環境較差、幼兒園辦園體制機制不完善等,導致“入園難”、“入園貴”成為群眾反映強烈的教育問題,學前教育已成為我國教育的薄弱環節。
陳小平認為,當前迫切需要制定《學前教育法》,來破解學前教育發展中的一系列具體問題,保障和促進學前教育得到穩定健康發展。我國現有與學前教育相關的法規有1989年頒布的《幼兒園管理條例》、1996年修訂的《幼兒園工作規程》,這些“老法規”已經不能規范和解決近年來學前教育的新關系、新問題。同時,他分析,現有的相關法規存在明顯的疏漏和不完善之處,零散而不系統,尤其在立法層次上,學前教育尚無全國性的法律,導致在領導體制、管理體制、辦園體制、經費投入、教師待遇和辦園條件改善等方面,存在諸多難以解決的問題,制約了學前教育的健康發展。
一方面,全國性的學前教育法遲遲不出臺,另一方面,不少地方積極探索學前教育立法,如杭州市2011年實施了《杭州市學前教育促進條例》,基本解決了發展不平衡、體制不明確、待遇不落實、投入不到位等難題。這為全國性學前教育立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陳小平建議,我國學前教育立法需要重點明確8方面問題:明確學前教育是國家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明確學前教育的管理體制與機構;明確城市和農村學前教育不同的投入體制;明確學前教育機構的舉辦者、教師(園長)、設施等資質要求與準入標準;明確學前教育教師身份與地位;明確學前教育督導和監管;明確受教者和社會、家長的權利和義務;明確經費、設施等相關的法律責任。
眼下,社會各界對學前教育重要性認識不足,學前教育資源短缺、公共財力投入不足、學前教育發展環境較差、幼兒園辦園體制機制不完善等,導致“入園難”、“入園貴”成為群眾反映強烈的教育問題,學前教育已成為我國教育的薄弱環節。
陳小平認為,當前迫切需要制定《學前教育法》,來破解學前教育發展中的一系列具體問題,保障和促進學前教育得到穩定健康發展。我國現有與學前教育相關的法規有1989年頒布的《幼兒園管理條例》、1996年修訂的《幼兒園工作規程》,這些“老法規”已經不能規范和解決近年來學前教育的新關系、新問題。同時,他分析,現有的相關法規存在明顯的疏漏和不完善之處,零散而不系統,尤其在立法層次上,學前教育尚無全國性的法律,導致在領導體制、管理體制、辦園體制、經費投入、教師待遇和辦園條件改善等方面,存在諸多難以解決的問題,制約了學前教育的健康發展。
一方面,全國性的學前教育法遲遲不出臺,另一方面,不少地方積極探索學前教育立法,如杭州市2011年實施了《杭州市學前教育促進條例》,基本解決了發展不平衡、體制不明確、待遇不落實、投入不到位等難題。這為全國性學前教育立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陳小平建議,我國學前教育立法需要重點明確8方面問題:明確學前教育是國家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明確學前教育的管理體制與機構;明確城市和農村學前教育不同的投入體制;明確學前教育機構的舉辦者、教師(園長)、設施等資質要求與準入標準;明確學前教育教師身份與地位;明確學前教育督導和監管;明確受教者和社會、家長的權利和義務;明確經費、設施等相關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