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誼報]孫曉村解放前夕在杭州的日子里
發布時間:2013-11-28 14:40:29
|
作者: 程煒
孫曉村(1906~1991年)是我國著名的經濟學家、政治活動家,第七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民主建國會卓越領導人之一。他是浙江余杭人,青少年時期思想進步,有強烈愛國報國之心。1927年他在北京中法大學讀書時,加入了中共地下黨組織,積極參加愛國民主運動。1936年11月,因參加救國會活動在南京被國民黨反動當局以“赤匪嫌疑、危害民國”罪名,關押在南京憲兵司令部。營救出獄后,以上海法政學院教授、上海興華制茶公司副總經理等職業為掩護,繼續從事革命活動。
1948年,蔣介石在內戰中節節敗退,人民解放軍從戰略防御轉入戰略進攻,在全國革命勝利已成定局之時,蔣介石一面調兵遣將,作垂死掙扎,一面制造白色恐怖,瘋狂鎮壓愛國民主運動。孫曉村此時正在上海工作,一天,中共地下黨組織通知他,國民黨上海警備司令部的一張黑名單上出現了他的名字,要他設法盡快躲避。他和夫人吳元戌在接到通知的當天,就轉移到其他地方,由親戚幫助購買火車票,3天后全家到了杭州,住在華藏寺巷4號岳母家。這期間,他深居簡出,對外化名為孫春霖,頭銜是杭縣縣銀行董事,還印了名片。他的一切信件,全部是外套大信封寄到他的妻弟吳言的工作單位,由吳言轉交給他。
孫曉村居住在杭州岳母家,雖然很少外出,但并沒有停止活動,他利用熟悉杭州金融界、教育界、工商界上層人士的有利條件,做了大量的工作,向他們宣傳形勢和黨的方針政策,包括對原中國銀行杭州分行行長金潤泉、中國農民銀行杭州分行經理關龍蓀等人的爭取工作。
1949年三四月間,上海地下黨組織再次告知,說在他上海住宅周圍發現有國民黨特務轉圈子,認為現在住在杭州岳母家仍不安全,要他趕快設法轉移。這樣孫曉村就決定住到他夫人的干爹,原浙江大學出納主任陸纘何家,地點在杭州下城區一條偏僻的小巷水陸寺巷,與陸家相隔兩個墻門的一間破舊平屋內落腳。從此他閉門不出,由他女兒孫陽生和妻弟吳言輪流每天或隔日在傍晚時分,給他送去衣物、食品、信件、報刊等。在這段時間,果然有特務到其岳母家住處探聽他的去向,家里人回答說,已去廣州。因為國民黨政府的人員當時都是向廣州逃跑的,這樣回答是為蒙蔽他們。有一次,他戴了一頂大邊花呢帽(舊稱銅盆帽)想外出理發,就遇到了一個特務,他趕緊壓低帽檐避開回家,那個特務沒有認出他。自此他理發就找門外叫喊的理發擔子到家里理,不再外出。
孫曉村在杭州隱蔽期間,家人經常聽到他低聲吟唱《國際歌》,充分說明他身處逆境,但對共產主義信仰仍堅定不移,充滿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平日在家,他總是談笑風生,樂觀開朗,給全家人帶來了歡愉。我和吳言在上個世紀50年代同是民建杭州市委會機關干部,彼此熟悉,他常向我講起孫曉村在杭州解放前夕那段黎明前黑暗的日子,使我深感革命取得勝利來之不易。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女兒告知他杭州已解放的消息,并幫助收拾行李,接他們回岳母家住,同時帶來了杭州軍管會主任譚震林的請帖,邀請孫觀看京劇《闖王進京》,次日晚上又觀看歌劇《血淚仇》,軍管會工業部部長郭靜唐、交際處長胡成放還到其岳母家里拜訪。從此,孫曉村結束了隱居的生活,在軍管會的領導下,由孫主持召開了各界人士座談會,向省市教育界、金融界、工商界人士宣傳黨的有關政策,為恢復杭州經濟社會秩序,做了大量工作。湯元炳、唐巽澤等人都是孫曉村的摯友,解放前就相識,工作上有往來,建國后,民主黨派、工商聯籌建組織時都急需人才,孫曉村向譚震林推薦了合適的人選。
后來因工作需要,孫曉村調任上海華東油脂公司總經理,后又任上海市工商聯秘書長。1949年11月調北京,在陳云同志領導下任中央財經委員會委員、中央財經計劃局副局長。歷任中國銀行公股常務董事、北京農業大學校長、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院長、民建中央秘書長、副主席兼執行局主任、中央咨議委員會主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孫曉村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生前對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和統一戰線、多黨合作事業十分關心,多次來浙江指導工作。我們深切地懷念他。
1948年,蔣介石在內戰中節節敗退,人民解放軍從戰略防御轉入戰略進攻,在全國革命勝利已成定局之時,蔣介石一面調兵遣將,作垂死掙扎,一面制造白色恐怖,瘋狂鎮壓愛國民主運動。孫曉村此時正在上海工作,一天,中共地下黨組織通知他,國民黨上海警備司令部的一張黑名單上出現了他的名字,要他設法盡快躲避。他和夫人吳元戌在接到通知的當天,就轉移到其他地方,由親戚幫助購買火車票,3天后全家到了杭州,住在華藏寺巷4號岳母家。這期間,他深居簡出,對外化名為孫春霖,頭銜是杭縣縣銀行董事,還印了名片。他的一切信件,全部是外套大信封寄到他的妻弟吳言的工作單位,由吳言轉交給他。
孫曉村居住在杭州岳母家,雖然很少外出,但并沒有停止活動,他利用熟悉杭州金融界、教育界、工商界上層人士的有利條件,做了大量的工作,向他們宣傳形勢和黨的方針政策,包括對原中國銀行杭州分行行長金潤泉、中國農民銀行杭州分行經理關龍蓀等人的爭取工作。
1949年三四月間,上海地下黨組織再次告知,說在他上海住宅周圍發現有國民黨特務轉圈子,認為現在住在杭州岳母家仍不安全,要他趕快設法轉移。這樣孫曉村就決定住到他夫人的干爹,原浙江大學出納主任陸纘何家,地點在杭州下城區一條偏僻的小巷水陸寺巷,與陸家相隔兩個墻門的一間破舊平屋內落腳。從此他閉門不出,由他女兒孫陽生和妻弟吳言輪流每天或隔日在傍晚時分,給他送去衣物、食品、信件、報刊等。在這段時間,果然有特務到其岳母家住處探聽他的去向,家里人回答說,已去廣州。因為國民黨政府的人員當時都是向廣州逃跑的,這樣回答是為蒙蔽他們。有一次,他戴了一頂大邊花呢帽(舊稱銅盆帽)想外出理發,就遇到了一個特務,他趕緊壓低帽檐避開回家,那個特務沒有認出他。自此他理發就找門外叫喊的理發擔子到家里理,不再外出。
孫曉村在杭州隱蔽期間,家人經常聽到他低聲吟唱《國際歌》,充分說明他身處逆境,但對共產主義信仰仍堅定不移,充滿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平日在家,他總是談笑風生,樂觀開朗,給全家人帶來了歡愉。我和吳言在上個世紀50年代同是民建杭州市委會機關干部,彼此熟悉,他常向我講起孫曉村在杭州解放前夕那段黎明前黑暗的日子,使我深感革命取得勝利來之不易。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女兒告知他杭州已解放的消息,并幫助收拾行李,接他們回岳母家住,同時帶來了杭州軍管會主任譚震林的請帖,邀請孫觀看京劇《闖王進京》,次日晚上又觀看歌劇《血淚仇》,軍管會工業部部長郭靜唐、交際處長胡成放還到其岳母家里拜訪。從此,孫曉村結束了隱居的生活,在軍管會的領導下,由孫主持召開了各界人士座談會,向省市教育界、金融界、工商界人士宣傳黨的有關政策,為恢復杭州經濟社會秩序,做了大量工作。湯元炳、唐巽澤等人都是孫曉村的摯友,解放前就相識,工作上有往來,建國后,民主黨派、工商聯籌建組織時都急需人才,孫曉村向譚震林推薦了合適的人選。
后來因工作需要,孫曉村調任上海華東油脂公司總經理,后又任上海市工商聯秘書長。1949年11月調北京,在陳云同志領導下任中央財經委員會委員、中央財經計劃局副局長。歷任中國銀行公股常務董事、北京農業大學校長、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院長、民建中央秘書長、副主席兼執行局主任、中央咨議委員會主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孫曉村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生前對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和統一戰線、多黨合作事業十分關心,多次來浙江指導工作。我們深切地懷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