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誼報]完善政策機制提升宜居指數
——民建寧波市委會獻計保障性住房建設
發布時間:2014-11-10 10:49:56
|
作者: 通訊員 龍筱勤
聯誼報訊 保障性住房建設是各級地方政府著力推進的一項民生工程,為解決城市困難群體、新就業大學生和外來務工人員等群體的住房問題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保障性住房在建設、準入、分配、退出等環節也存在一些瑕疵,“宜居”指數偏低,成為老百姓心中的隱痛。民建寧波市委會針對這一重大民生工程,組織住建、審計部門具有專業特長的會員深入調研,提出的《關于完善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設體系的建議》,被列為市政協重要提案。中共寧波市委書記劉奇專門作出批示,要求相關領導及部門對此進行深入調研。
提案認為,當前城鎮居民住房保障形式以舊城改造、經濟適用房、廉租房為主,公共租賃房比重較低,難以滿足實際需求;住房保障用地落實難度較大,選址偏遠現象時有發生,生活服務配套建設未能同步跟進;準入退出機制實施細則操作困難,配套政策不完善,機制不健全。同時,提案就進一步完善保障性住房體系提出建議:統籌城鄉保障房一體制,讓農村困難群體像城市居民一樣享受保障性住房;完善保障房準入和退出機制,讓有限的資源真正惠及有需要的群體;結合城鎮化發展推進,科學統籌保障房規劃,創新籌資模式,提升公共租賃房數量,進一步優化保障性住房套型、面積和周邊配套,讓保障性住房的宜居指數明顯提升。
寧波住建委作為提案主辦方,對這一提案高度重視,以面商形式登門辦理,表示將充分吸納提案建議,在《國家住房保障條例》實施以后,結合寧波實際情況,調整完善現有的住房保障政策法規,實現更為合理科學的住房保障管理制度,著力提升保障性住房的宜居指數。
提案認為,當前城鎮居民住房保障形式以舊城改造、經濟適用房、廉租房為主,公共租賃房比重較低,難以滿足實際需求;住房保障用地落實難度較大,選址偏遠現象時有發生,生活服務配套建設未能同步跟進;準入退出機制實施細則操作困難,配套政策不完善,機制不健全。同時,提案就進一步完善保障性住房體系提出建議:統籌城鄉保障房一體制,讓農村困難群體像城市居民一樣享受保障性住房;完善保障房準入和退出機制,讓有限的資源真正惠及有需要的群體;結合城鎮化發展推進,科學統籌保障房規劃,創新籌資模式,提升公共租賃房數量,進一步優化保障性住房套型、面積和周邊配套,讓保障性住房的宜居指數明顯提升。
寧波住建委作為提案主辦方,對這一提案高度重視,以面商形式登門辦理,表示將充分吸納提案建議,在《國家住房保障條例》實施以后,結合寧波實際情況,調整完善現有的住房保障政策法規,實現更為合理科學的住房保障管理制度,著力提升保障性住房的宜居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