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誼報]全國政協委員陳小平疾呼:請治治“受傷”的退役工業用地
發布時間:2015-03-16 09:54:36
|
作者:
聯誼報北京專電 (特派記者 徐建平)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我國不少城市老城區內的工業企業關、停、搬遷,留下了一些受污染之傷的退役工業用地。國家有關部門啟動了這些工業用地的修復工作,但由于政策體制、資金保障、歷史遺留問題、技術標準等多方面的原因,修復工作存在一些困難。全國政協委員、省政協副主席、民建省委會主委陳小平在今年全國兩會上為推進這項工作提出了建議。
陳小平發現,退役工業用地“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很難落實。比如,不少退役的污染工業場地屬于國企,土地多為劃撥,讓其治理幾無可能;很多企業股權經過改制、合并、分立而發生變更,有些則是經營范圍發生較大變化,很難界定污染場地的責任主體,影響了修復進程。
他建議,環保部門與國土資源、房產管理部門等積極聯動,要求退役工業用地所有權者在辦理企業土地轉讓、房產過戶等手續時一并提供土地污染檢測資料。同時加快建立受污染土地信息庫,將通過各種渠道收集的土地權屬、污染狀況等信息及時錄入,并進行統一管理。對不同類型的污染退役工業用地,研究制定性質界定及運輸、消納等技術規范,用以指導修復工程的實施。對于政府主導、規模較大的退役工業用地修復項目,政府統一協商立項、審批過程中各部門的職責分工、關系處理等問題。國家實行“以獎促保”政策支持工礦污染整治,建議配合這個政策的實施,積極幫助業主申請國家專項資金的補助。
“土壤修復不能只依賴政府,應該積極引導和鼓勵社會資金參與。”他建議,與有意向參與的企業簽署聯合開發協議,成立退役工業用地地塊開發的合資公司,由合作企業投資修復,聘請第三方評估機構對修復工程量進行評估,合作企業以所投入的工程價款入股合資公司,并享有該地塊開發項目的相應資產所有權或者收益。
陳小平發現,退役工業用地“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很難落實。比如,不少退役的污染工業場地屬于國企,土地多為劃撥,讓其治理幾無可能;很多企業股權經過改制、合并、分立而發生變更,有些則是經營范圍發生較大變化,很難界定污染場地的責任主體,影響了修復進程。
他建議,環保部門與國土資源、房產管理部門等積極聯動,要求退役工業用地所有權者在辦理企業土地轉讓、房產過戶等手續時一并提供土地污染檢測資料。同時加快建立受污染土地信息庫,將通過各種渠道收集的土地權屬、污染狀況等信息及時錄入,并進行統一管理。對不同類型的污染退役工業用地,研究制定性質界定及運輸、消納等技術規范,用以指導修復工程的實施。對于政府主導、規模較大的退役工業用地修復項目,政府統一協商立項、審批過程中各部門的職責分工、關系處理等問題。國家實行“以獎促保”政策支持工礦污染整治,建議配合這個政策的實施,積極幫助業主申請國家專項資金的補助。
“土壤修復不能只依賴政府,應該積極引導和鼓勵社會資金參與。”他建議,與有意向參與的企業簽署聯合開發協議,成立退役工業用地地塊開發的合資公司,由合作企業投資修復,聘請第三方評估機構對修復工程量進行評估,合作企業以所投入的工程價款入股合資公司,并享有該地塊開發項目的相應資產所有權或者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