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不等人,春日勝黃金。”眼下正是熱火朝天的春耕農忙時節。我在浙江農村調研了解到,隨著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農村出現了不少新氣象、新變化。種糧大戶經營的家庭農場作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農業發展前景充滿信心。他們增加對農業的投入,購置了大型農機具,全程采用機械化操作,還為周邊農戶開展代耕、代育、代插、代收、代烘、代銷、代治病蟲害等糧食生產一條龍服務。為提高復耕指數,采用水旱輪作或套種等科學種田方式的推廣,使得廣大農村普遍實現增產增收。經營理念轉變推動了農業業態的不斷創新。此外,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回到農村,其中不乏名校畢業生,甚至有碩士、博士。他們的回歸使農業生產后繼有人,也為農村面貌注入新的活力。
在我的調研中,種糧大戶也反映了他們的四個期盼:
一是期盼糧食承包田相對穩定。種糧大戶除自有土地外,大量土地是向農戶承包,每年支付租金。出租給種植苗木的或魚塘養魚的,每畝年租金在800元以上,出租給種糧的,年租金只有四五百元。這導致農戶不愿租給種糧的。而種苗木和挖魚塘的田,使用后破壞了農田水系和耕作層,土地修復很困難。這就形成了土地流轉往往伴隨著糧田減少的困境。有的種糧大戶只能承包一些較差的田或不連片的田。由于承包的糧田不穩定,種糧大戶不敢在基本農田設施方面增加投入。期盼政府通過政策引導和運用市場經濟手段,穩定糧食承包田,遏制惡性循環。
二盼農業保險能為農服務。種糧大戶大都購買了農業保險,但現實情況是農業保險的發展與農民的需求不匹配。比如,費率、保額厘定不甚合理;理賠時手續繁雜,獲賠時間較久,影響農業生產。此外,現在還缺乏農村雇工發生工傷事故方面的保險。期盼政府能重視完善農業保險,使之真正能為農民擋風遮雨。
三盼對糧食儲備給予支持。過去我國農村家家儲糧,可以說是“儲糧于民”。現在農民家里基本上不儲糧。雖然中央和地方有儲備糧庫,但中央儲備是用于應對大規模市場突發狀況,地方儲備用于區域性市場突發狀況,平時是不輕易動用的。做好糧食儲備也是確保糧食安全的重要工作,隨著種糧大戶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他們糧食儲備的需求也在逐漸凸顯。建議市縣儲糧應充分發揮家庭農場的作用,政府批準少量的建設用地指標,專項用于建造儲備糧庫。
四盼提高政策透明度。種糧大戶反映,許多惠農扶農政策出臺,他們并不知曉。政府已有明確政策,但農民仍繼續反映問題的情況屢見不鮮。希望政府著力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使農民能用好用足政策。
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政協副主席 陳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