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專題專欄
《浙江民建》
媒體報道
我的位置:主頁  > 宣傳教育 > 媒體報道
[聯誼報]民建杭州市委會建議系統規劃城區應急疏散避難場所
發布時間:2015-08-21 12:24:51
  |  
作者: 民建杭州市委會
城市應急疏散避難場所是對突發公共事件,諸如自然災害、事故災害、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以及戰爭災害引起的各類事件發生后的供人們緊急避難的集聚地。

  現狀
  建一個合格的緊急避難集聚地,并不是隨意找一塊空地就可以的,而必須具備一定的功能設施。首先要具有應急避難生活服務設施,另外還要可供居民緊急疏散和臨時生活。按照國家相關規定,最起碼應具備簡易安置區、醫療救護和衛生防疫的設施、應急供水供電設施、應急排污和應急廁所等,在此基礎上可增設應急消防設施、物資儲備設施和指揮通信設施,甚至增加應急停機坪、應急洗浴設施等。
  當前,避難場所主要有固定(長期)避難場所和緊急(臨時)避難場所,緊急主要針對社區級。可以細分為:室外應急場所,主要針對地震災害、事故災害、公共衛生等突發事件;室內應急場所,主要針對防臺、防洪、雨雪冰凍等自然災害。依據南方城市災害特點,區級應急避難場所容納人數為5000~10000人、街道級應急避難場所容納人數為2000~5000人、社區級應急避難場所容納人數為小于2000人。應急疏散避難場所選址應處于建(構)筑物倒塌范圍之外,保持疏散道路暢通;避讓地質與洪澇災害易發地區、高壓線走廊區域,遠離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倉庫、廠房等區域;以居住區、學校、大型公共建筑等人口相對密集區域的人員30分鐘內步行到達為宜。

  問題
  防災減災的體制不順。國家、省、市和區級均有減災委、應急辦,減災委和應急辦在職能上有較多重疊,特別是到了區級政府,應急辦辦公室設在政府辦,而減災委辦公室則設在民政局。
  防災減災專業能力不足。城市應急疏散避難場所涉及部門多,專業要求高,特別是涉及到規劃、建設方面的問題,僅僅靠民政部門是難以起到實效的。
  城市應急疏散避難場所建設資源有限。特別是對老、舊城區來講,資源特別有限。杭州市從2005年開始,除民防工程外,真正意義上的應急疏散避難場所寥寥無幾,且這方面的資源因管理主體的原因,通常使用率偏低。
  城市應急疏散避難場所的管理需加強。現在區、街道及社區中所建設的避災安置場所有部分是設在人防工程內的,實際管理中,這部分資源利用率并不高,需加強整合。
  城市應急疏散避難場所建設需系統規劃。為提高城市應急疏散避難場所的布局合理性,需要規劃部門做好前期規劃,只有充足的規劃才能做到合理建設。
  城市應急疏散避難場所建設意識需提高。很多城區多年未發生重大特大公共事件,城市應急疏散避難場所的需求也就沒有十分凸顯,但從居安思危的角度出發,應高瞻遠矚地做好城市應急疏散避難場所建設,這方面政府、團體、群眾都應提高意識。

  建議
  加強研究。應急疏散避難場所的建設是個新生事物,正處在探索和嘗試過程中,相關部門要有針對性地加大理論研究力度。研究擴大地下空間開發成為應急疏散避難場所的渠道,從規劃、建設、管理及融資的角度分析研究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和難點。通過理論研究,促進城市應急救援、突發事件防御和防災減災工作的開展。
  規劃保障。一是兩結合工程規劃。結合對上城區目前城市公園、廣場、綠地、商業娛樂設施地下空間的開發;結合城市地下軌道交通設施建設。尤其可在望江地塊、山南地塊的建設中給予充分考慮。二是加大對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尤其是人防工程的開發利用,作為災時,尤其是戰爭災害時的應急疏散避難場所。人防工程有較完備的應急救援設施和指揮通訊設施,有規劃要求的應急設施設備可及時轉換或有實施轉換的功能。
  資金保障。應急避難場所建設是一項公益性事業,非營利基礎設施項目,應納入社會發展計劃,以政府投入為主。同時建立多元、多渠道投入保障機制,對平時可進行營利性經營的基礎設施項目,可適當引導民間投資者參與開發,輔以政策優惠,積極推向市場,吸引民間資本參與城市建設。此外,還可嘗試組織和引導民間投資支持地下空間開發與建設應急避難場所,以最少的成本實現最大的安全保障目標。
  應急保障。一是完善應急預案體系。積極推進社區級應急預案的制定,加強應急預案機制建設,對區屬重要行業、企業和單位要編制應急預案,形成覆蓋全面的預案體系。二是健全應急管理體系。整合資源、明確職責、理順關系,建立區級應急指揮中心應急平臺,統籌各部門的救援資源。三是推進應急管理的基層基礎工作。落實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部位的應急管理工作,促使應急預案進社區和機關。做到應急有預案、救援有隊伍、聯運有機制、善后有措施,全面提高防災減災能力。四是推行應急避難場所的科學管理。應急辦、防災減震、民政局、人防辦、城管等部門應會同當地社區及相關管理部門,保障應急避難場所平時功能和應急使用,保證應急避難場所工作有條不紊開展。
  宣傳保障。通過各種形式進行防災知識的宣傳教育和人員防護技能的訓練,提高市民的防災意識和防災能力,鍛煉和提高市民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要適時組織居民開展應急避難演習,讓老百姓知道每個區域應急避難場所的位置,讓人民群眾熟悉應對災難的應急避難方法和措施,以保障災難來臨時群眾有序避難。
  物資保障。構建應急物資的儲備網絡和救災物資綜合保障體系,建立快速、高效的應急物資保障機制。根據“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日常管理由其權屬或管理單位負責,并按規定對應急設施(設備)進行檢查和維護,保持其完好,以便災害發生時能夠及時啟用。
极品少妇被啪到呻吟喷水|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 一个人看的日本www| 爱搞视频首页在线| 天堂/在线中文在线资源官网| 中文天堂在线www| 女人是男人的未来视频| 一个人看的www日本高清视频 | 亚洲va韩国va欧美va|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 久久精品国内一区二区三区|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超碰97| 久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小视频在线| 最新中文字幕一区| 在线亚洲v日韩v| 午夜寂寞视频无码专区| 久草免费福利资源站| 992tv在线| 猫扑两性色午夜视频免费| 投资6000能开一个sf吗| 国产无遮挡吃胸膜奶免费看 | 无码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蜜桃| 久久午夜伦鲁片免费无码| 黄瓜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精品blacked中文字幕| 已婚同事11p| 国产一级片免费看| 久青草影院在线观看国产|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永久∴|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 亚洲精品在线不卡| 久久免费看视频| 高潮抽搐潮喷毛片在线播放| 特级毛片爽www免费版| 怡红院在线影院|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